三 倫敦金融城市長、倫敦金融城市政廳和倫敦金融城市長官邸(1)

2014-01-05 18:47:58

  作為一個獨立機構,倫敦金融城的運作是通過其在各地的投資和“祖傳”的產業來支撐的,而不是通過地方納稅者。倫敦金融城内95%的商業稅收被用在倫敦的其他區域。

  倫敦金融城市長是在每年的9月29日密佳勒節(Michaelmas Day)選出,而11月初市長在巡遊結束後,就會舉行宣誓就職儀式。倫敦金融城市長一年一次的宣誓就職儀式是在建於中世紀的倫敦金融城市政廳(Guildhall)内舉行的。就職典禮在極為秘密的情況下進行,稱為“沉默交接”。在倫敦金融城市政廳舉行的典禮上,當年就任的市長會將象徵倫敦金融城市長權威的珍珠劍、國家之劍、權杖、官玺、水晶笏、錢包以及禦賜市長服飾交到來年擔任倫敦金融城市長的手中,典禮在絕對肅靜的環境下進行,歷時約20分鐘。圖1-9為倫敦金融城第677任和第678任市長。

  



  圖1-9 倫敦金融城第677任市長邁克爾R26;塞維利(左)

  與倫敦金融城第678任市長白樂威(右)

  (資料來源:倫敦金融城政府媒體圖書館)

  倫敦金融城市政廳的歷史可以追溯至12世紀初。自1192年以來,倫敦金融城市政廳一直就是倫敦金融城市政權力中心。現在,倫敦金融城市政廳伫立在倫敦金融城巴比肯摩天大樓群的遮蔽下。這座華麗的哥特式建築建於1411年,完成於1439年,由中世紀在倫敦金融城執掌大權的工商行會和形形色色的商業行業公會募捐所建,後來又大加修複。倫敦金融城市政廳是在1666年倫敦大火中幸存的極少數的建築之一。所謂的幸存也指的是倫敦金融城市政廳殘留的陽台、大廳牆壁和地下室(地窖)。這個中世紀陽台的正面在1788年曾由小喬治R26;單斯(George Dance the Younger)修建過。現在的倫敦金融城市政廳是倫敦金融城政府的所在地。倫敦金融城市政廳的大廳(Great Hall)是由司格特(G.G.Scott)以石塊和鋼材重修大廳屋頂和天花闆而成的。大廳的牆上裝飾有12個商業行業公會的彩色旗幟和全部92個商業行業公會的盾形徽,而市長的名字和國王的“紋章”則在窗上。倫敦金融城市政廳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再次被嚴重毀損。

  倫敦金融城市政廳一端的兩尊巨大雕像是高格(Gog)和瑪高格(Magog),當然,這些都是原物的仿制品。倫敦金融城市政廳還是下議院議員召集的地方。除了倫敦金融城市長的選舉,市府行政司法長官的選舉以及許多重要的國宴也都在這座富麗堂皇的倫敦金融城市政廳内舉行。2005年11月,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接受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邀請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的時候,就是在這裡接受倫敦金融城第677任市長邁克爾R26;塞維利的宴請的。當時,顯貴雲集,七百餘人參加了宴會,可謂“盛況空前”。圖1-10即為倫敦金融城市政廳。

  



  圖1-10 倫敦金融城市政廳

  (資料來源:倫敦金融城政府媒體圖書館)

  不得不提的還有倫敦金融城市政廳内的屬於倫敦金融城市政府的圖書館。倫敦金融城市政府圖書館是於1423年按照惠靈頓(R.Whittington)的遺願興建的,是倫敦的第一個公共圖書館。1549年,該圖書館被薩默賽特(Someset)公爵“占為己有”。1828年,倫敦金融城市政府圖書館經過整修後於1873年再度對外開放。圖書館内藏精美藝術作品、書籍、倫敦地圖、市長官邸辦公室的存檔文件以及世界各地的時鐘。1974年,倫敦金融城市政廳西側的新圖書館對外開放。

  當然,悲劇也曾經在倫敦金融城市政廳發生,1553年,僅僅在位當權九天的簡R26;格麗(Jane Grey)女王同其丈夫在倫敦金融城市政廳受到審判並被處予極刑。

  根據傳統,倫敦金融城市長宣誓就職儀式必須保持靜默,不可以喧嘩。這也是全球歷史最悠久的地方管理機構——倫敦金融城政府保留的衆多傳統之一。

  從13世紀起,成為集權利、富豪、地位、榮譽等象徵為一身的倫敦金融城市長(Lord Mayor of London)是每一個英國人、每一個商業行業公會官員以及每一個貴族的夢想,同時更是英國人日常的議論話題之一。倫敦金融城市長辦公室的運作資金由選舉產生的倫敦金融城市長負責。除了這個非常特點外,倫敦金融城市長辦公室也在英國和歐洲的歷史中顯得非常獨特,表現在權利、權力、傳統、責任、義務等方面。

本文摘自《倫敦金融城》


   現代世界經濟中,金融的地位極為重要。金融業是否發達是區分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顯著標志。金融業的不斷發展能為一個國家的經濟從以制造業為主的工業時代邁向以服務業為主的後工業時代創造必要條件。倫敦金融城被世界金融界巨頭奉為“全球的力量中心”。了解倫敦金融城的運作與特色對於我國從粗放型商品經濟轉變為以金融等服務業為重要支柱的集約型現代化經濟將會大有裨益。希望讀者通過本書吸取倫敦金融城的發展經驗,為中國金融體制改革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