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如何才能達到内心的平衡?(1)(圖)

2014-02-21 13:29:11

  我們的主題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系。我們與他人的關系怎樣,取決於我們怎樣對待自己。如果要了解我們所維持的與我們自己的這種關系,那就首先要回答這個問題。這可能聽起來有點奇怪:與我們自身的關系。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是獲得其他方面成功的前提條件。如果我們不相信自己,那也就無法讓別人信服。精心培育這種能使自己内心平衡的與自身的關系,我們就能找到那種可以令人清晰思考問題的平靜。如果我知道自己身在何處,就能決定往何處去。我能夠正確地判斷與他人相比時自己的強項和弱點、優點和不足。一個人只有内心達到了一定程度的平衡才能確定目標,逐漸實現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想象。

  那種内心的平衡也會傳遞給身體。如果思維不清晰或者内心不平衡,能量就會分散,身體就會完全在解決不了的矛盾中搖擺不定。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沒有一個團隊能協同工作,也可以把一個人本身看做是一個團隊,更確切地說是一個由強烈願望和鮮明特徵組成的團隊。

  我經常會說我們身體裡有一個標準的“印第安人的内心”。在看牙齒時我們會體驗到一種發自内心的聲音大合奏。理智告訴我們:“你做得對,必須看醫生!這樣你會很快康複!”而恐懼在說:“你坐在那個椅子上想要什麼?你只會更痛苦,你會感到不舒服!”勇敢的印第安人說:“印第安人從來不知道什麼是痛!”而懷疑論者說:“必須要這樣做嗎?疼痛自己會消失嗎?”

  印第安人的喋喋不休沖擊著我們,我們的内心波瀾四起。我們必須把印第安人的内心統一為一個決定,從而使目標明確並聚集起我們的能量。如果這對於一個人是可行的,那對一個團隊也是可行的。“這話聽起來很動聽,”湯姆說道:“但我想肯定是說易行難。我們中的哪個人不是常常處於矛盾之中,所以我們對是否能做到内心的平衡根本就不清楚。如果要做到這一點,那這個人必然已經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我們中沒有人能完全避免得了,”我反駁道,“此外,我們本來就由於社會地位、家庭和週圍環境的不同而在持續地發生著改變。對變化的恐懼會導致一種自我欺騙,它會使我們遠離社會。當然我們也不需要總是進行180度的大轉彎。實際上,在大多數情況下只需做一些修正,比如展現出有利於與他人交往的特徵。我們不會成為別人,我們只是在合理地組織自己的内心體系。如果我在與他人說話的時候自己沒有明確的觀點,而是在虛幻和現實中來回擺動,那麼就會把我的不安傳遞給別人。所以我必須先向自己解釋清楚自己為何來回擺動。我有哪些害怕的東西?哪些恐懼會讓我無法安靜,無法繼續面對對方?這難道是造成我擔心的最終想法?我還擔心其他什麼沖突?那些新穎的想法總是令人無法接受嗎?沖突總是非建設性的嗎,難道它們在某種情況下不能充實我的思想?如果我學會了向自己提問,我對否定的答案就不會再產生害怕了。

  因為對一種想法的否定也可能是對一種新想法的肯定。使用新的想法經常有利於思考問題。也許你們會指出我的一些思維錯誤,但我自己能夠加以改正。我承認,因為懶惰,改變自己哪怕很小的一個方面常常都是很困難的。”

  羅伯特笑了。“這讓我想起曾經打算放棄一些東西,”他說道,“我曾嘗試著節食,也很有成效,我當時瘦了好幾公斤,但很快就反彈了。”

  “你這不是改變,而是急功近利,雖然你肯定也付出了,但你毫不感激。你必須要改變你對飲食的態度。你可以自問一下為什麼常常要用食物來獎勵自己?為什麼你僅僅跟自己說成功了還不夠?你將看到,原有習慣的改變也會使生活的態度發生改變。

  “回想一下,我曾把成功看成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習慣制約著我們,引導我們去不停地消費。能夠繼續前進首先意味著真正的享受並且同時也為新事物留出了空間。誰如果改變了對飲食的態度,那他也會更新對生活的態度,尤其是對他身體的態度。飲食並不是對未實現夢想的獎賞。一個人吃飽了,他就不願去更多地感知新的東西。如果他能在飽的感覺出現之前就停止吃東西,那他就能保持清醒,能去感知新的東西,保持快樂和滿足,這要比吃飽以後昏昏欲睡的感覺好多了。

本文摘自《身體語言使用手冊》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艾伯特R26;赫拉別恩曾提出過一個公式:信息交流的效果=7%的語言+38%的語調語速+55%的表情和動作。而表情和動作則是構成人們身體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
  如何才能獲得成功,人們總會想到天賦、能力和性格,卻很少提及一個人的行為舉止和身體語言。身體語言?人們内心願望所發出的信號,每一個看似無足輕重的表情、眼神、手勢和體態,都透露著人的情感、智慧、修養和心思。
  點頭、搖頭、聳肩、擺手、揚眉、撅嘴,每一樣表情都充滿意味;眉毛、眼睛、脖子、肩膀、髋部、雙腳,每一個部位都在與對方傾心交談。破解這些欲言又止、意在言外的信息,看穿對手僞裝的手勢,領悟他人微妙的感情,如果你能做到這些,成功也許就離你不遠了。
  身體語言大師賽彌R26;莫爾肖,不僅對如何改善我們的身體語言給予了行之有效的指導,而且深入探讨了身體語言與人生成功的本質關系,使本書不僅具有很強的實用性,還是一本指引我們邁向成功人生的心靈讀本。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