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站穩立足點(2)(圖)

2014-02-21 17:17:29

  盡可能挺直我們的身體,首先是我們的脊柱:一根脊骨緊挨著另一根脊骨,擺正頭部位置,既不要過分挺胸也不要含胸,收起胯部。膝蓋不要僵硬,而是略為彎曲。我們把重心放在左邊,這樣左腳對地面的壓力就會加重。我們繼續移動腳掌,並通過感覺地面來站直身體。我們換一邊,把重心移到右邊,膝蓋略為放松,這樣我們的站姿是一個小小的屈膝動作,就像芭蕾裡面的下蹲,現在重量都壓到了右腳上。需要註意的是,整個腳掌從腳跟到足弓再到腳趾都貼著地面,這樣我們可以清楚地感覺到身體的重量。我們再次重複這個練習,先是左邊,然後右邊,多練習幾次。要註意一直保持收胯。整個身體必須像座塔一樣從一只腳上移到另一只腳上。多做幾次練習,感覺一下地面!然後試著加快速度,並且始終註意,這個動作的啟動不是從上部或者肩部開始的,而是從下部,也就是從腳開始的。繼續加快速度,再快一點,再快一點,似乎不需要自己去推動,而是像一個鐘擺一樣。感覺一下,腳開始變熱,血液都流到了腳上,也許有點腫脹的感覺,而你會感到它變得越來越重。然後停下來,放松地站著。這時候你會感覺到你的鞋似乎有了磁力。你的雙腳緊緊地貼著地面,就像宇航員穿著有磁力的鞋一樣。讓這種緊貼地面的感覺、這種身體的存在感傳遞到整個身體,並且體會到,你就在那兒。我猜想,當你擡起頭看的時候,你的目光是筆直向前的。你用手臂做一個大幅度的伸展運動也將毫無問題。你就在那兒,這讓你感覺很棒。如果你現在想要到達某個點,首先看著這個點,然後走到這個點,觀察一下,身體的任何一個部分都沒有擠對其他部分,身體的每一個部分都同時到達。並不是先把頭往前伸,或者是先挺起胸。你的整個身體都在運動,一步接著一步。在每一個動作中都試著去感受鞋的磁力,它緊緊地吸附在地面上。你會發現自己像巴洛克時期的貴族一樣踱著方步。以前國王和那些達官貴人可以優哉遊哉,今天我們也可以:對事情充滿信心的人,不需要四處奔波。這就像開車一樣。絕大多數超過我們的車,我們都會在下一個紅綠燈處再次遇到。踱著方步,感受地面,這樣你的整個舉止就像一個貴族,悠閑而淡定。單憑這一點就傳達出一種信息,我可以相信他,他還有時間留給我。我也會相信,他會花時間來找出問題的解決方法。

  練習2:地面黏著練習 Ⅱ

  



  這個練習也能幫助我們緊貼地面,也就是說,去感受腳踏在地面上的感覺。這一組練習在摩謝R26;菲登奎斯(摩謝R26;菲登奎斯 [1904~1984] 是一個出生在猶太家庭的俄國人,他不只是出色的科學家、工程師,其柔道亦相當了得。他創造了以感官認知為基礎的從動中覺醒的理論—菲登奎斯學派,並出版有關肢體與心理、動作與複健的系列書籍,如《從身態改變心態》、《從動中覺醒》、《大師之舞》、《費解的顯然》、《身體和成熟行為》。—譯者註)的課程中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被稱作“藝術之地”。我們需要兩個人一組。一個仰面躺在地上,擡起大腿和身體成一直角。另一個人用一本較大的書輕輕地推前面一位的腳掌。第一個人現在試著頂著壓力前後拉伸腳,而另一位盡可能用手輕輕地把前一位的腳往回移,當然這不會阻止他關節的活動,這樣他的膝蓋可以在胸前自由活動。請多練習幾次,並且左右腳交替,先是右腳然後換左腳。還有一種方法是,一只腳先練習25次,然後站起來走幾步,看看兩只腳之間有什麼區別。哪一只腳和地面貼得更緊?接下去再次躺下,換一條腿進行練習。如果你堅持有規律地進行這個練習,每週大約二到三次,你會確信你腳踏在地上的力量和你的抓地力一樣得到改善,這會給你帶來一種内在的甯靜和安全感。你不會再那麼輕易地從你站的地方逃跑。你獲得了更多站在那裡的勇氣。

本文摘自《身體語言使用手冊》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艾伯特R26;赫拉別恩曾提出過一個公式:信息交流的效果=7%的語言+38%的語調語速+55%的表情和動作。而表情和動作則是構成人們身體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
  如何才能獲得成功,人們總會想到天賦、能力和性格,卻很少提及一個人的行為舉止和身體語言。身體語言?人們内心願望所發出的信號,每一個看似無足輕重的表情、眼神、手勢和體態,都透露著人的情感、智慧、修養和心思。
  點頭、搖頭、聳肩、擺手、揚眉、撅嘴,每一樣表情都充滿意味;眉毛、眼睛、脖子、肩膀、髋部、雙腳,每一個部位都在與對方傾心交談。破解這些欲言又止、意在言外的信息,看穿對手僞裝的手勢,領悟他人微妙的感情,如果你能做到這些,成功也許就離你不遠了。
  身體語言大師賽彌R26;莫爾肖,不僅對如何改善我們的身體語言給予了行之有效的指導,而且深入探讨了身體語言與人生成功的本質關系,使本書不僅具有很強的實用性,還是一本指引我們邁向成功人生的心靈讀本。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