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次收購

2014-04-15 23:21:07

    一家公司可能分幾次收購另一家公司的股權,如果投資公司在兩次收購中,對長期股權投資由成本法轉為權益法進行核算,則要進行追溯調整;如果每次收購都是在權益法的基礎上對長期投資進行核算,則除了在投資公司已經達到控股比例要編制合並報表外,對長期投資的核算不會產生新的會計問題,只是增加了計算投資收益及合並淨利潤的複雜性。

    例1?6:珠江公司在三次購買S公司股權後,獲得S公司90%的股權,具體資料如表1?7所示。

    表1?7收購時點的購買比例、投資成本及購買期初、購買日、購買當年和期末權益(單位:元)

    年份購買比例(%)投資成本期初權益當年收益購買日權益期末權益2004?7?12060 000200 000100 000250 000300 0002005?4?140148 000300 00080 000320 000380 0002006?10?130162 000380 00080 000440 000460 000

    S公司的賬面淨資產等於公允價值,購買成本超過賬面價值時,則體現為商譽。

    第一步:計算各年的購買商譽,如表1?8所示。

    表1?8各年商譽計算表(單位:元)

    年份投資成本淨資產乘以購買股權比例額商譽200460 000250 000×20%=50 00010 0002005148 000320 000×40%=128 00020 0002006162 000440 000×30%=132 00030 000

    第二步:計算各年的投資收益和長期股權投資餘額。

    20%權益40%權益30%權益總計

    投資成本60 000148 000162 000370 000

    投資收益2004年10 000——10 000

    2005年16 000?24 000—40 000

    2006年16 00032 0006 000?54 000

    總計102 000204 000168 000474 000

    

    10 000=50 000×20%。

    ?16 000=80 000×20%。

    ?6 000=80 000×30%×1/4。第三步:編制合並抵消分錄。

    抵消本年發生的投資收益和長期股權投資:

    借:投資收益54 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54 000

    抵消年初被投資公司的股東權益、購並前利潤(母公司股權部分)和長期股權投資,確認年初少數股權:

    借:購並前利潤18 000(80 000×3/4×30%)

    股東權益380 000

    商譽60 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420 000(370 000+10 000+40 000)

    少數股東權益38 000(380 000×10%)

    確認本年度少數股東收益:

    借:少數股東收益8 000(80 000×10%)

    貸:少數股東權益8 000

本文摘自《財務會計研究前沿》


  “會計學研究生系列規劃教材”是由廈門大學原副校長吳水澎、廈門大學副校長吳世農、暨南大學副校長王華、廈門國家會計學院副院長黃世忠牽頭組織全國相關院校的權威專家教授共同編寫,為會計專業研究生核心課教材。教材基本涵蓋了會計專業研究生所需掌握和了解的會計理論、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管理會計、財務管理、審計、國際會計專題研究、信息化環境下會計與審計研究等諸多内容。本書立足於國内外現有研究文獻,把握財務會計學科的發展脈絡,為研究生提供財務會計基本理論與方法的研究現狀、發展趨勢或研究空間,以便訓練或培養研究生的研究思維、研究方法和獨立研究過程。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