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節:第九章 誰在觊觎"核按鈕"(7)

2014-04-16 13:06:25



  在海外能源開發方面,三井物產和三菱商事這兩家綜合商社總是一對形影不離的戰友。2006年10月,三菱財團的三菱商事與俄羅斯技術供應出口公司正在進行一項鈾礦開採可行性研究活動,該鈾礦位於俄羅斯東部,開採的鈾礦將提供給日本。其中,位於Sakha的Yuzhnaya礦將於2009年開始投產,其建設需要花費2.45億美元,2015年年產量將達到1000噸。此外,另一處的Elkon鈾礦的儲量據估計將達到25000噸,三菱商事社希望擁有25%的股份,並將為可行性研究投入600萬美元。

  不僅三井物產和三菱商事開始在鈾礦資源上發力,日本其它綜合商社也不甘落後。據路透社報道,日本第一勸銀財團的伊藤忠商事透露,該公司要把現有的每年4000噸的鈾交易量,在五年内擴大到7000噸到8000噸。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中國15年後最高的需求量。2005年10月,也是中國發佈核能使用規劃不久,伊藤忠商社同哈薩克斯坦國家鈾礦公司簽訂了10年的購買合同,這些鈾用以轉口美國以及日本國内需求。

  2007年4月,以富士財團的丸紅(綜合商社)為首的"日本企業聯盟"購買了哈薩克斯坦南部Harasan礦區40%的股權,丸紅、東京電力、中部電力、東北電力這4家企業分別按照55%、30%、10%、5%的比例分配。該礦山由哈薩克斯坦國家原子能公司和"日本企業聯盟"共同開發。2007年8月,東芝與丸紅達成協議,接受丸紅轉讓的22.5%比例的股份,從而獲得該礦山的開採權。自2014年開始的40年時間裡,"日本企業聯盟"可以獲得份額為2000噸/年鈾精礦。其中,東芝每年可獲450噸鈾精礦,預計可滿足2~3座核電站的需求。

  鈾礦換股權,形成利益共同體

  2007年4月,日本經濟產業相(部長)甘利明和東芝公司社長西田厚聰等人一同訪問了哈薩克斯坦,並與哈方就擴大鈾燃料的進口及加強核電站技術的合作等問題達成了共識。同年7月,東芝公司透露出,計劃將旗下的西屋電氣公司10%左右的股份轉讓給哈薩克斯坦國家原子能公司。顯然,面對世界範圍内資源争奪戰越演越烈,鈾燃料價格直線飙升的情況,東芝希望通過和哈薩克斯坦形成利益共同體,來強化三井財團對核電業務的統合。

  此後不久,東芝公司將所持西屋電氣公司10%的股份以5.4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了哈薩克斯坦國家原子能公司,將擁有西屋電氣的股份從77%減少到67%。三井財團的東芝公司通過這項交易旨在強化與全球第二大鈾儲備國哈薩克斯坦的關系,建立起從鈾燃料到核電設備制造的一條龍全球核能業務體制,使其在全球越來越多的核電談判中占據優勢地位。

  也許是受到東芝的啟示,中國很快與哈薩克斯坦達成以鈾礦換股權合作協議。2007年11月19日,英國《金融時報》發出消息稱,中國核工業集團和中國廣東核電集團將共同持有哈薩克斯坦境内一家鈾礦公司(Zhalpak項目)49%的股權,哈薩克斯坦國家原子能公司保留另外51%的股權。作為交換,哈薩克斯坦國家原子能公司將獲得中國核燃料加工或發電廠的股權。該報評論說:"對於行動隐秘的中國核工業而言,該交易是個突破,突顯出中國在中亞積極獲取能源資源的攻勢。"

  遺憾的是,中國與哈薩克斯坦達成這個"實質性的核能合作協議"可謂有些姗姗來遲,而且是小巫見大巫了。Zhalpak項目是一個鈾礦總儲量僅15000噸,年產量1000噸,2012年投產的一個小項目,中國每年獲得不過500噸鈾精礦。相比之下,日本僅在2007年5月就同哈薩克斯坦有關方面簽署了25項關於能源合作的協定和備忘錄。其中,最引人註目的當屬日本每年從哈薩克斯坦進口鈾的長期協議以及哈鈾礦開採權的備忘錄。與此同時,日本有關方面還同烏茲別克斯坦政府就共同開發鈾礦達成了一致。

  其實,中國商務部網站早在2004年11月15日就公佈了消息說:"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與哈薩克斯坦原子工業公司上週在北京草簽了'長期戰略夥伴關系協議',並簽訂了到2020年原子能工業領域合作工作綱要。正式協議將在2005年兩國首腦會晤期間簽署。" 也許正是捕獲到這個消息後,日本綜合商社搶先於中國政府與哈薩克斯坦盡快達成了更多實質性協議。與日本財團快速實現佈局相比,中國方面則更多的是"雷聲大、雨點小"。

  2007年12月26日,住友商事、關西電力、日本原子燃料工業及哈薩克斯坦國家原子能公司簽訂了合作文件。日本公司將從2010年起利用哈薩克斯坦國營企業擁有的工廠,將礦山開採出的鈾加工成核電燃料,這樣可自己完成以往依賴於歐美的"再轉換"等高難工序,穩定核電燃料的來源。由此,三井-住友財團與哈薩克薩斯坦之間的合作從鈾礦勘探,邁向了包括燃料加工等下遊領域在内的更為緊密的合作階段。

  要建核電廠,就必須要有足夠的鈾礦資源。中國自己國内探明的鈾礦大約有7萬噸。但是,中國現在核電廠每年需要的鈾為1500噸,當40座核電站建成後,每年需要的鈾將達到7500噸。這樣一來,中國現有的鈾礦不到10年就耗盡了。理所當然,中國只有把目光放在海外,寄希望海外原料供應地能供應中國?電站所需要的燃料。試想,如果鈾礦都掌握在外國財團的手中,那些中國人花巨資建好的核電站不就成了外國資本的提款機了嗎?

  第六節 日本是怎麼贏的?

  東芝又一次走到了時代的前列; 實力雄厚的日本核工業基礎; "單兵突進"難敵"集團軍作戰"

  下章接第十章:財團就是力量



本文摘自《日本財團的中國佈局》


   本書把日本當作一面鏡子,用“三井”、“綜合商社”、“財團”這三個概念作為一條主線,將衆多熱點事件、中日企業競争與合作、重點產業分析等以案例的形式聯系起來。本書不僅僅揭開了這些三井財團企業的身世之謎,更重要的是暴露出他們之間互相配合在中國衆多產業上的隐秘佈局和擴張戰略,以及他們拓展市場和控制商權的手段,從而展現三井財團在鋼鐵、汽車、信息產業、石油、核電、高速鐵路等中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上開辟出的一個又一個戰場。對於很多堅持發展中國自主品牌的企業來說,《三井帝國在行動》這本書的推出,進一步展現了“商戰”的波詭雲谲。在中國和全球市場上,面對一個比豐田集團還要大數十倍的三井財團這樣一個“大帝國”。我們的企業如何找到自己生存和發展的空間,是一個急待研究的課題,涉及經濟體制的層面。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