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節:第四章 隐藏的壟斷與共謀(10)

2014-04-17 10:05:52



  東芝與清華合作抛出"中國版HD-DVD"

  阜國數字經過今典集團董事長張寶全的鬥争,雖然保住了中國公司的身份,但是經過這幾年的變故,到底有多少核心技術人員保留下來。雖然在創業初期獲得國家包括財政撥款等一系列支持,並成功開發了18項專利和擁有3項著作權,但是時至今日又有多少科研能力呢?EVD標準雖然作為國家推薦標準,但是各種先天和後天的影響,讓中國產業界喪失了信心。隨著三井-住友財團在中國信息產業上的不斷滲透,中國新一代DVD技術標準似乎不得不向日本靠攏。

  2005年9月26日,中國影碟機行業排名前三的夏新和彩電巨頭長虹同時宣佈:在全球兩大下一代DVD標準中,加盟東芝率領的HD-DVD陣營,即將向市場投放支持HD-DVD標準的高清晰度碟機。長虹數碼科技公司負責人表示HD-DVD標準對中國企業來說,更經濟、更開放。長虹和夏新因而成為首批接受日本DVD標準的中國企業,此舉也意味著EVD標準未能阻擋國際下一代DVD標準沖進中國。

  就在這個事件的2個月前,清華大學中國光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簡稱:清華中國光盤中心)和中國電子科技集團(阜國數字的大股東之一)向"國際DVD論壇藍光工作組"(簡稱:DVD論壇)提交建議,希望能基於HD-DVD標準開發一種只面向中國的DVD專用格式的可能性,獲得了小組通過。2005年9月14日,在韓國濟州島舉行的最高級指導委員會議上,DVD論壇管理委員會通過了這一計劃,並且還專門成立了一個名為"中國小組委員會"的特別工作小組。

  值得註意的是,這個編號為H-019的"中國小組委員會"的組長單位,恰恰是東芝HD-DVD陣營的大力支持者--住友財團的NEC公司。此時,清華中國光盤中心和台灣工業研究院共同出任副組長。事實上,擔任DVD論壇技術委員會主席的就是HD-DVD的發起者--三井財團的東芝公司。日本財團主導的這個DVD論壇之所以會同意設立一個中國版的HD-DVD,其最大的用意是間接利用中國廠商的生產能力,用"以華制華"的策略占領中國市場。

  為此,2005年10月20日《國際金融報》的一篇《張寶全"炮轟"清華光盤研究中心》文章中引用今典集團董事長張寶全的話說:"我就是要炮轟清華大學光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他們打著國家標準的旗號,把日本HD-DVD引進中國,對外說是研究開發'中國標準',實際就是日本HD-DVD中國區版本,還要申請國家科研經費。" 然而,張保全忽略了一個事實,在他的EVD聯盟陣營中,也還存在著"上廣電"這樣一個日本因素。

  清華大學光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是按照國家計委關於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產業化、企業化轉制的方針,由清華大學、清華同方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清華同方)作為主發起人,與北京電影學院、北京印刷學院、中國音像協會共同發起成立清華同方光盤股份有限公司,於1999年7月8日正式註冊。換句話說,清華同方光盤股份有限公司實質上是清華大學光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的轉型企業,是技工貿一體的清華同方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

  其實,三井財團的東芝公司和清華大學、清華同方的合作關系一直都很密切。在2001年,東芝在清華大學設立了"清華東芝獎學金"。2003年1月,清華同方與東芝、東芝(中國)共同出資成立了名為"北京同方清芝商用機器有限公司"的合資公司;另外,與東芝醫療系統公司在軟件外包方面成立了清華同方東芝軟件開發中心。從2001到2005年的5年間,東芝公司共向清華大學捐款超過130萬元。2005年12月13日,東芝公司首席技術官受聘為清華大學的顧問教授。

  與此同時,三井物產作為三井財團的綜合商社也正在積極啟動與清華大學在環保、節能等更多領域的商業活動,施加更大影響。2006年9月1日,由三井物產、松下電工與泰豪科技公司(清華同方的控股子公司)共同投資組建了北京清華泰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註冊資本1億人民幣。隨後,泰豪科技公司增持清華同方人工環境的股權至51%,進一步幫助三井物產密切了與清華同方的關系。此外,中央三井信托銀行這家三井財團的金融企業也和清華大學中國金融研究中心有大型合作項目。

  "東芝HD-DVD"和"索尼BD"齊頭並進

  2006年10月,東芝主導的國際DVD論壇在東京發佈了針對中國版的HD-DVD初步格式規範,11月底,HD-DVD中國版技術通過日本DVD論壇審查,DVD論壇為此成立特別小組來進行HD-DVD區碼限制技術開發。2007年2月28日,DVD論壇指導委員會批準通過了CH-DVD (中國版HD-DVD,中文名稱:中國高清只讀光盤)的物理規範,版本號為10.0,該規範僅針對中國大陸地區。對此,有關專家表示,清華大學的上述舉動是為中國争取在藍光時代技術話語權所做出的努力。



本文摘自《日本財團的中國佈局》


   本書把日本當作一面鏡子,用“三井”、“綜合商社”、“財團”這三個概念作為一條主線,將衆多熱點事件、中日企業競争與合作、重點產業分析等以案例的形式聯系起來。本書不僅僅揭開了這些三井財團企業的身世之謎,更重要的是暴露出他們之間互相配合在中國衆多產業上的隐秘佈局和擴張戰略,以及他們拓展市場和控制商權的手段,從而展現三井財團在鋼鐵、汽車、信息產業、石油、核電、高速鐵路等中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上開辟出的一個又一個戰場。對於很多堅持發展中國自主品牌的企業來說,《三井帝國在行動》這本書的推出,進一步展現了“商戰”的波詭雲谲。在中國和全球市場上,面對一個比豐田集團還要大數十倍的三井財團這樣一個“大帝國”。我們的企業如何找到自己生存和發展的空間,是一個急待研究的課題,涉及經濟體制的層面。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