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慢》 承認自己是壞人

2014-04-27 16:35:59

    大多數人不能承認自己有缺點,聽到別人對自己有負面的評價,第一時間努力做的是:解釋、辯駁,反而不容易去檢讨改進。孔夫子說的“聞過則喜”,其前提是要能承認有過,才能喜、才能改、才能進步。

    而人不能承認自己有缺點,其原因是認為自己是好人、是完人,如果我們能承認自己是壞人,身上有許多壞的基因,那就不會浪費時間去解釋了。

    每一次看到媒體報道我們的公司時,總是覺得不對勁,如果是負面的報道,那當然不是事實,都是媒體斷章取義,別具用心;就算是正面的報道,我也覺得不對,覺得媒體沒有寫出我們公司真正的好,媒體對我們公司了解不夠!

    這是對自己公司的看法,如果是聽到別人對自己的評價,那就更極端了。只要聽到別人談起自己,絕對聽不進任何負面的評價,一旦聽到任何負面的評價,我們通常的反應是:這是誰說的?第一時間要找到诽謗自己的兇手。通常知道是誰說的之後,接下來,我們就會這樣辯解:“因為我得罪過他,所以他就打擊我!”或者“這個人講話本來就不客觀,他看誰都不順眼……”有時候雖然覺得別人的說法有道理,我可能確實有這樣的缺點,但是最後還是免不了替自己辯駁:是別人誤會了,當時的情況不是那樣,我絕對不是那樣的人……

    有很長的時間,我活在別人的評價和自我認知間的人我戰争中,不論我多麼真誠,我改變不了別人可能對我的一些負面評價;不論我如何解釋,也無從讓所有的人都了解我,那是一段痛苦的日子,活在別人的陰影中,我找不到真正的自我。

    直到有一次,媒體上寫了一段我公司的負面新聞,其離譜的程度,到我不需要辯駁,社會大衆就知道不是真的。因為這樣,我反而哈哈大笑,自我嘲解:“一定是我過去當記者時,寫了非常多缺德的報道,現在才會有這樣的報應!”這次坦然面對的經驗,讓我有全然不同的觀感,我覺得真相永遠在那裡,其實沒有人能一手遮天的。而好壞之間似乎也沒有截然的分野,端看評價者對自己的立場和態度而定,朋友會說我是好人,敵人會說我是壞人,而我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呢?誰知道!

    有了這一次的經驗之後,我開始走出別人評價的陰影,我不再在乎別人對我的說法是否合乎我自己的認知,我只在乎造成這些評價背後的事實如何,如果這些負面的評價是事實,那我就努力去改正那些負面的評價。

    再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我的認知就更升華了,我明確知道自己可能是“壞人”,會有“壞心眼”,會“做壞事”,因為我不可能是完美的人,我只是一個會犯錯的平凡人,因此我對外界的評價,有更坦然的態度,我連分辨事實與否都免了。我根本假設我自己就是“壞人”,別人對我的負面評價,就是事實,因此我現在唯一該想、該做的就是如何去改善、如何去改變。

    我發覺我的調整變快了,因為過去我常會浪費時間去分辨真相,現在卻可以直接檢讨、直接改進,省卻了許多的口舌之争。更重要的是,當我“承認自己是壞人”之後,所有的人都願意給我意見,提醒我改善,因為我不像過去那麼自我防禦、拒人千裡,承認自己是壞人,才是真正變好的開始。

    後記

    有很長的時間,我已經不願意再規過勸善,就算是很好的朋友,我也不再直言不諱。

    因為給朋友建議,都要冒著引發争辯,引起不愉快的危險,甚至還會被誤會對朋友有成見。可是當我習慣閉起嘴巴之後,我知道受到最大傷害的是朋友,因為問題永遠會留在他們身上。

    ?許多人不能承認錯誤,主要原因是缺乏自信,更可能是能力不足,生怕承認缺點後,就會被人輕視。尋找自信,是改過遷善的開始。

本文摘自《從員工到總經理的成長筆記》


  “自慢”的職場私房學,是你增強專業競争力的捷徑。
  “自慢”,形容自己最拿手、最有把握、最專長的事。自己的拿手與在行,是不是比別人更好,其實不知道,但絕對是自己最自信、最有把握的事。每個大廚都有“自慢”的料理,每個職場高手都有自豪的本事。面對職場上的競争與起落,成功的最關鍵之處在於態度。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