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節:乙需要具備的5種心態(1)

2014-06-08 18:09:15



  乙需要具備的5種心態

  “你對自己的認識,決定你的命運。”

  ——享利·大衛·梭羅(Hernry David Thoreau)

  modest:放低自己

  “成功者都有個共同點,那就是謙虛。誰都不知道他們是因為謙虛才成功,還是因為成功了所以才謙虛。只有一點是顯而易見的,他們都具有謙虛的美德。”

  這是在報社打拼多年的中年記者說過的話。現實生活中成功的商人,他們大多對自己的成功並沒有表現出自滿,反而把自己放得很低。單純看來,似乎可以說成謙虛是成功人士的共同點。但是,現實並沒有這麼簡單。謙虛也是高水準的戰略。商人的最終目的是盈利。他們之所以謙虛,是因為這是“不虧本的生意”。如果傲慢對生意有利,他們的共同特徵可能就是傲慢了。

  “在商務世界裡,如果不謙虛,可能很難生存。不管多麼成功的人,如果不懂得放低自己,都無法得到認可。那麼,難道說企業家和商人是故做謙虛的嗎?不是的。在乙的世界裡生活久了,謙虛自然而然地變成了習慣。”

  是的。放低自己,這是乙的世界裡不成文的規矩。如果不謙虛,就無法忍受甲的牽制和乙的嫉妒,也就很難取得成功了。不懂謙虛的人很難得到別人的尊敬,即便是擁有巨大權力的甲也不例外。人們只會在他面前吹捧他,在背後可能會對他大肆诽謗。那麼,如果有一天他成為乙,結果會怎麼樣呢?也許人們會讨回曾經在他那裡受到的全部屈辱,而他必將受到人們的蔑視和鞭撻。

  我週圍有很多謙虛的乙,有位年過古稀的朋友竟然稱我為大哥。我比他年紀小很多,真是無地自容,但是對於這位總是放低自己、擡高對方的長者卻情不自禁地生出敬佩之情。有位在我的網絡報社擔任市民記者的職員,每次見面都向我舉手敬禮,跟我說“忠誠”。其實他的年紀比我還大5歲。他的問候是對老闆表現出來的禮節。我生活的公寓裡的保安,在我每天上班的時候都向我問好,目送我離開。看到上年紀的人表現得如此彬彬有禮,我真是不知道如何是好了。他們才是真正實踐謙虛美德的人。作為甲的我,總是想著有沒有什麼地方可以幫他們。像他們這樣,不管年齡、性別和資歷,把甲當作甲來對待的姿態,就是清醒的乙所具備的姿態。

  “You First”挂在嘴邊

  在社會生活中,總會遇到上下相差一兩歲,說不說尊敬語都很尴尬的情況。這時候,假設對方首先對我使用尊敬語,我自然也會尊敬對方,也就形成了相互尊重的關系。

  我們的合作公司中有一個人,他每次都彎腰90度向我行禮。其實他是我的甲,但是他對我總是極為尊敬,這是我學習的榜樣。

  “跟我有交易往來的日報社廣告部長原來是個記者。當過記者的人該有多麼難纏,可是這位部長每次見到我的時候,都給我行90度的大禮。剛開始我真是坐立不安。因為以前我是乙,他是甲。不過現在他的廣告需要托付給我,所以對我尊敬似乎也是理所當然,不過點頭致意和彎腰鞠躬是截然不同的。這讓我感覺他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人。”

  這是某公司管理人士對我講過的事情,故事中的廣告部長就是清醒的乙。他具備真正的乙的心態。放低自己,打動甲的心,這就是真正的乙應該具備的姿態。偶爾也會遇到一些人,他們明明是乙,卻表現得很不謙虛。在這個連甲都表現得很謙虛的時代,這種人應該算是逆潮流而動的群體了。有位企業家就遇到了這樣一個不懂謙虛的乙,結果大發雷霆。

  “有時候,確實會碰到沒有禮貌的乙。有一次,我給一個認識的乙打電話,想介紹一個甲給他,不料對方接電話的態度竟然冷冰冰的。我把打電話的目的說出來以後,他也沒有表現出欣喜。我是想做一件對他有利的事情,他卻用這種態度對我。如果我要介紹的那個甲對他沒有任何幫助,還不知道會怎麼樣呢。即便是這樣,他也應該對試圖幫助自己的人以禮相待啊。有一次表現得無禮,這種印象就深深地紮根到對方心中了。誰也不會再給他打電話了。”



本文摘自《職場戰士生存必殺技》


   一本叫做《乙的生存法則》的圖書在韓國一經出版就登上暢銷圖書排行榜,多次加印均很快售罄。人民日報出版社引進該書的中文簡體版權,精心打造,於2009年初隆重推出。書中作者把商業世界裡的人分為甲和乙,這個世界人人都想成為“甲”,人人都只想成為成功的“甲”。但是,我們既是“甲”,又是“乙”。面對消費者,大企業的CEO也是“乙”;面對下屬單位,最底層的小職員也是“甲”。必須洞悉甲和乙的真相,才能在這個世界上存活。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