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造就成功的“内在環境”

2014-06-25 15:39:00

    成功不是追求得來的,而是被改變後的自己主動吸引而來的。

    ——美國成功學演說家金•洛恩

    有人說:“如果環境更好一些,我的成就可能會更高。”一個好環境的確有助於造就一個成功的人生,但是好環境可遇不可求,對於我們大部分人而言,始終是不可控的因素。在難以改變的環境面前,我們還能改變什麼?我們有能力改變嗎?

    有一位父親,酗酒、吸毒、盜竊、搶劫,無所不為,窮兇極惡,最後死在獄中。他有兩個兒子,長子步其後塵,堕落成為罪犯,將在鐵窗内度過一生;次子卻成為著名律師,擁有極佳的口碑和美滿婚姻。如此的反差引來人們的關註,於是記者分別採訪了他們。當問及他們何以走上今天的道路時,兄弟倆的理由竟然完全一致:“有這樣的父親,我還能有什麼辦法呢?”

    同樣一個家庭,同樣的環境,兄弟倆的差別竟然如此之大,是什麼導致了這兩個大相徑庭的人生呢?是環境嗎?似乎是,又似乎不是。因為環境只是影響成敗的其中一個因素,但絕不是決定因素。

    影響我們成功的因素可以概括為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兩大類。客觀因素就是我們身處的外部大環境,例如社會環境、人脈資源、學習條件、企業用人需求、個人機遇,等等,這些構成了我們成功所需要的“外部環境”。與此對應,個人能力、心態、人品、責任感等主觀因素,構成了我們成功所需要的“内在環境”,其中責任感是這些内在主觀因素的核心。一個有責任感的人,自然會有腳踏實地的心態,這樣的人即便能力平平,也會比其他人擁有更多的成功機會。

    韓國電視劇《大長今》裡有這樣一段劇情:長今為幫助朋友,私自出宮犯了戒律,被發配到多栽軒種藥草。根據往日的經驗,凡被趕出宮的人,肯定再也沒有機會回到宮中了,長今也很絕望。更讓人絕望的是,多栽軒從長官到普通宮女,整天不幹正事,除了喝酒,就是睡覺,他們對生活已失去了希望。這是一個可怕的環境,足以消磨人的鬥志和信念,幾乎所有來這裡的人都變得麻木和無所作為。

    長今就是處於這樣一種惡劣的環境下,人們都認為她可能下輩子還待在這個鬼地方,可事情卻在長今的責任感下出現了轉機。

    多栽軒的長官告訴她有一種珍貴的藥材,從來沒有人種植成功過,所以藥材非常昂貴。貧窮百姓買不起,只能放棄使用,導致病情加劇,長今聽到這件事情後,馬上明確了自己在多栽軒的責任。

    於是,長今決心種植這種藥材。她耥開一條壟溝,播下了種子,澆水之後依然不見發芽的迹象。有時候種子還沒等到發芽便腐爛了。除了撒播方式,長今又試了條播、點播。她試過澆少量水,也試過讓水分充足,還試過連續幾天停止澆水。肥料也都試過了,甚至澆過自己的尿。然而一切努力都沒有效果。歷經多次失敗後,長今開始翻閱所有關於這方面的書。經過不懈努力,她終於成功地種植出了這種珍貴藥材,多栽軒轟動了,所有的人都來幫助長今種植這種稀有的藥材。

    多栽軒惡劣的環境沒有改變長今,但長今卻影響了多栽軒所有的人。很多時候,我們沒有辦法選擇自己生存的環境。如果我們能夠像長今一樣,用責任去改變自己的“内在環境”,卻是可以馬上做到的。只有先改變自己,才能徹底改變自己的命運。正所謂“責任制造環境,環境孕育成功”,這是有道理的。

    唯物辯證法認為,“内因決定外因,外因影響内因”。内因就是内部環境,外因就是外部環境。我們無法改變外部環境,但我們可以承擔更多的責任,改善自己的内部環境,不斷優化提升自己,升級自己的“軟件”。當硬件(外部環境條件)具備的時候,我們就能夠像下文案例中的王兆蘭一樣,順利取得成功。

    王兆蘭原是北京一家工廠的擋車工,下崗後,她嘗試著找工作,因為學歷低,她最後只能在北京貴賓樓飯店當上了一名保潔員。

    貴賓樓對保潔員的要求極為嚴格,8小時工作時間内要不停地擦拭、清掃。一天下來,王兆蘭疲憊不堪,飯都不想吃,只想休息。時間不長,和她一起來的幾個同伴都承受不了保潔工作的勞苦而辭職了。家裡人勸王兆蘭不要受罪了。她想:作為一名下崗女工,沒有其他技能,選擇工作的機會不多,幹一行就要愛一行,幹一行就要把它幹好。由於她工作負責,得到領導和客人的一致好評,不久便由保潔員上調到商品部當銷售員。為了適應新的工作,她努力學習商品知識、銷售技巧、商業英語,並熱心對待每一位顧客,銷售額逐月上升,多次受到領導的獎勵。不久,她又得到提拔,成為銷售部的副主任。

    王兆蘭由一名將近不惑之年的下崗女工,本著“少抱怨他人和社會,多改造自己”的人生理念,對自己的工作盡職盡責,用責任心為事業鋪路,終於成長為企業的管理人員?

    中國儒家自古就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主張,講的也是要先從改變自己的“内在環境”入手,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事實上,當我們試著去培養自己的責任心,在工作和生活中主動承擔更多的責任時,成功的機會很快就會降臨在自己頭上。

    正如《彷徨少年時》的作者赫塞所說:“生命究竟有沒有意義並非我的責任,但是怎樣安排此生卻是我的責任。”責任是一種選擇,責任伴隨著每一個生命的始終。無論何時、無論何地、無論何種原因,你唯一能改變的就是提升自己,改善自己的“内部環境”。如果連自己都改變不了,那麼你更不可能改變任何人或事。

    思考題

    1.你認為想要成就一番偉業,究竟是“外部環境”重要,還是“内在環境”重要?

    2.怎樣用自己的責任心去培育成功的内在環境?

本文摘自《責任勝於能力(白金版)》


   負責精神是一個人、一個企業、一個國家乃至整個人類文明發展的基石。
  這是被中石油、聯想、海爾、蒙牛、華為、萬科、國航、海航、格蘭仕、海信、微軟、通用、IBM等無數中外優秀企業成功實踐的核心價值觀和第一行為準則。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