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未來為什麼是濕的
《互聯網週刊》主編姜奇平
伊凡娜丢失了手機,拾到者不還。
這件小事在網上迅速成為人人關心的熱點,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無組織的組織力量,將衆多角色一一卷入進來。事情鬧大了。
類似的故事在這本書裡還有很多,其實講的就是未來的組織方式。
在克萊·舍基筆下,微軟軟件與開源運動在組織方式上的區別,象徵著舊組織與新組織("沒有組織的組織")的區別。
這其實也是軟件與濕件的區別。濕件(wetware)這個詞,由魯迪·盧克(Rudy Rucker)1988年在《濕件》中首次提出,後來成為新經濟增長理論的一個術語。新經濟增長理論把知識分為"軟件"和"濕件"兩種類型。"軟件"也稱"思想"(ideas),是編碼化的、儲存在人腦之外(如書籍、磁盤、錄音錄像帶等)的知識;"濕件"也稱"技能"(skills)或"只可意會的知識"(tacit knowledge),是儲存於人腦之中、無法與擁有它的人分離的知識,包括能力、才幹、信念(convictions)等等。我們可以把濕件理解為是處於生命狀態的東西,它和軟件可以保存於無生命的代碼狀態不同,和包括機器、設備在内的硬件更是不同。所以說,微軟在軟件的維度中存在,而開源運動在濕件的維度中存在。
從更廣泛的意義上說,前現代的組織,是按硬件的方式組織的;現代的組織,是按軟件的方式組織的;後現代的組織是按濕件的方式組織的。所以,未來是濕的。
濕是很具體的,但是說未來是濕的,就顯得很抽象了。
本文摘自《無組織的組織力量》
舍基,一個新文化的最敏銳的觀察者,對此種社會革命的後果——無論是好是壞——給予了明晰而富有穿透力的解析,並思考了我們是誰,我們可以做什麼。一位婦女丢掉了手機,但徵召了一群志願者將其從盜竊者手中奪回。一個旅客在乘坐飛機時領受惡劣服務,她通過自己的博客發動了一場全民運動。在倫敦地鐵爆炸案和印度洋海嘯中,公民們用可拍照手機提供了比攝影記者更完備的記錄。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書是由管理甚少的參與者們撰寫的……不論在何處,你都能看見人們走到一起彼此分享,共同工作,或是發起某種公共行動。一部集衆人之力的百科全書、一個丢失手機的傳奇,這些事情看上去似乎沒有什麼聯系,但它們乃至更多事情的影響實際上有著共同的根基: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我們的交流工具支持群體對話與群體行動。聚集一群人並使之行動原本對資源有極高的要求,使得全世界範圍内的群體努力都被置於一種制度的壟斷之下。今天,全球分享與合作的工具終於交到了個體公民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