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組是存貨和經營成本及經營性應付項目的制衡。存貨問題可以說是争議最多的問題之一,理清思路顯得尤為重要。下面可以看一個抽象的平衡公式,即
期初存貨+本期購貨-本期銷貨=期末存貨 (1)
本期購貨=本期銷貨+(期末存貨-期初存貨) (2)
註意到“本期購貨”包括付現和未付現兩類,可進一步導出:
本期購貨付現=本期銷貨+(期末存貨-期初存貨)-本期未付現購貨 (3)
上式中,“本期銷貨”(即產品銷售成本)表示對利潤的影響數,“期末存貨-期初存貨”表示存貨增加(減少用“-”號表示),“本期未付現購貨”表示經營性應付項目的增加。可見對相關現金流量和利潤之間的關系的考察,將同時涉及產品銷售成本、存貨增加數和經營性應付項目的增加數三種因素。根據(3)式,若存貨增加(減少),則現金流出增加(減少),淨現金流量減少(增加),所以就應調減(調增)淨利潤。當然這要由應付項目的增減變動加以配合,二者也是互相驗證、此長彼消的關系。
如果僅僅基於“精確”的態度,而不考慮項目間的制衡關系,實際工作中就容易出現顧此失彼現象。如在(3)式中提到的“本期購貨”中,可能包含有因沒有付款而引起的應付項目的增減變動,它與銷售成本和存貨的增減變動交織在一起,很難區分哪一部分僅對現金流量產生影響,哪一部分既對利潤又對現金流量產生影響,但它們卻可以互相協調而達到平衡。
例如:本期購貨10萬元,其中付現8萬元,2萬元未付款。假定沒有期初存貨,本期購貨銷售70%,則期末存貨為3萬元,銷售成本為7萬元,利潤因此減少7萬元,而現金流出8萬元。那麼二者的差額1萬元該作何調整呢?
如果因為沒有涉及現金流量和損益而對應付項目增加的2萬元不予考慮,那麼對其他項目的調整(調整銷售成本?調整存貨?還是二者都予調整?)因無直接可利用數據而複雜化起來,這樣反而不利於有效探讨現金流量和淨利潤之間的關系。如果利用(3)式中項目間的制衡關系,我們在“利潤-7萬元”基礎上簡單地調減“存貨增加數3萬元”,調增“經營性應付項目的增加數”2萬元,就可以很簡捷地得到“淨現金流量-8萬元”。
本文摘自《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解讀與案例分析》
報告數據的生成原理和内涵予以解讀,隨後打開財務報告分析的工具箱,並通過指標體系的構建,揭開財務報告的神秘面紗,講述其背後的故事。在本書最後,作者選取了最新的並且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年報進行分析和解讀。這部分内容既是對前面所學知識的檢驗,又提供了撰寫財務分析報告的規範示例。
全書體現最新準則和最新年報之“新”,體現系統思維和知識架構之“全”,體現分析務實、知識實用、資料真實之“實”,以期給予讀者全新而實際的閱讀體驗。
本書主要面向具有一定經濟常識的社會大衆,其意不在於編報表,而在於如何識報表、用報表。此外,書中内容對於企業經營者和財會人員也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