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 資產負債表觀念的演變
資產負債表取代利潤表成為企業財務呈報體系的重心,體現了一個經營主體價值觀念的歷史性回歸,並成為當代會計實務改革和發展的一個目標。當前國際會計準則、美國會計準則以及我國新企業會計準則都充分體現了資產負債表觀念的主體地位,並成為會計準則制定的一個基本原則,而且由此衍生出全面收益、公允價值等新的範疇和新的理念。資產負債表觀念與企業目標相一致,資產負債表也比利潤表等其他報表更能體現企業的價值和企業發展的目標——股東財富和企業價值最大化。股東財富或者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的實現過程和結果只能通過資產負債表而不能通過利潤表體現出來,可見資產負債表觀念與人類追求財富最大化的夢想也是一致的。但應當看到,資產負債表觀念的形成,還是一個辨證的否定之否定過程,其革命性的演進還值得進一步期待。一方面,人們似乎正逐漸明白這樣一個顯而易見的道理,即企業只有在資產減去負債後的餘額,即所有者權益(淨資產)增加的情況下,才表明企業價值增加了,股東財富增長了,企業的目標才算達到或者逐步實現了;另一方面,一個不争的事實仍舊是,會計實務界和企業經理人似乎對利潤仍然是一往情深,並圍繞盈餘管理、利潤操縱而大做文章。會計準則立意的高風格、長眼光似乎並沒有得到實務界的共鳴。所以,在某種意義上,會計準則制定機構強調資產負債表觀念也是有其良苦用心的:借此可望企業能夠著眼於企業長期發展戰略,改善資產負債管理水平,努力優化資本結構和資產結構,克服眼前利益的誘惑;同時也有助於進一步規範企業會計行為,提高決策和控制的水平,進而提升經濟資源配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促進市場經濟健康、有序發展。
3.2 資產負債表的主要功能
通俗地說,資產負債表主要反映企業有什麼資源,有多少資源,有哪些負債,有多少負債,所有者在企業擁有多大的權益份額,其構成怎樣等内容。在對財務報表的學習中,資產負債表是一個很好的開端,因為它體現了企業的財務狀況和資金結構。資產負債表描述了它在發佈那一時點企業的財務狀況,是關於企業持續經營過程中的一個瞬間剪影,是一幅靜態的畫面,它只描述了當時的狀況,進而也是稍縱即逝的信息。
關於資產負債表的功能,主要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1. 反映企業資產規模及其分佈狀況
資產負債表能夠反映企業在特定時點擁有的資產及其分佈狀況的信息。它表明企業在特定時點所擁有的資產總量有多少,這些資產以什麼形式(資金占用形態)存在著。例如流動資產有多少,固定資產有多少,長期股權投資有多少,無形資產有多少等。
2. 表明企業的債務規模及其構成情況
資產負債表能夠表明企業在特定時點所承擔的債務或者義務、償還時間長短及償還對象。如果是流動負債,就必須在較短時期内償還,這意味著企業短期的償債壓力,也是現實中導致企業陷入危機乃至破產的一個原因;如果是非流動負債,償還期限相對而言比較長,屬於企業可以長期占用的資金來源,諸如此類等等。從資產負債表可以清楚地知道,在特定時點上企業欠了誰多少錢,該什麼時候償還等,這往往是信貸決策的主要依據。
3. 反映企業所有者所擁有的權益
在資產負債表上,所有者權益作為資產減去負債後的餘額,體現企業擁有的淨資產及其來源,同時也體現了全體投資者對於企業的剩餘權益的要求權,其數值大小可以用來判斷企業資本保值、增值情況及其對負債的保障程度。在評價所有者權益大小時,要本著“先人後己”的原則,即“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而不是“資產-所有者權益=負債”,後者僅僅具有數學上的意義,而不具備經濟上的意義,更是違背了法律的精神。
本文摘自《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解讀與案例分析》
報告數據的生成原理和内涵予以解讀,隨後打開財務報告分析的工具箱,並通過指標體系的構建,揭開財務報告的神秘面紗,講述其背後的故事。在本書最後,作者選取了最新的並且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年報進行分析和解讀。這部分内容既是對前面所學知識的檢驗,又提供了撰寫財務分析報告的規範示例。
全書體現最新準則和最新年報之“新”,體現系統思維和知識架構之“全”,體現分析務實、知識實用、資料真實之“實”,以期給予讀者全新而實際的閱讀體驗。
本書主要面向具有一定經濟常識的社會大衆,其意不在於編報表,而在於如何識報表、用報表。此外,書中内容對於企業經營者和財會人員也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