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資產負債表,有兩個有趣的歷史逸聞。美國著名會計學家張伯倫(Chamberlain,1974)曾經評價“世界上第一個億萬富翁”洛克菲勒在19世紀50年代開始經商的時候,“他精通於查看資產負債表,這給美國克利夫蘭的商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作為反例,曾經有過百年輝煌歷史的前英國老牌銀行帝國巴林銀行的董事長彼得R26;巴林則認為資產負債表沒有什麼用。他曾經在1994年3月有過這麼一段不屑的斷言:“若以為揭露更多資產負債表的數據,就能增加對一個集團的了解,那真是幼稚無知。” 但隨後不久,巴林銀行就因為内部控制不力,而且資產負債表對於衍生金融工具風險方面的信息沒有得到應有的揭示而倒閉了。很多人都承認,如果巴林銀行新加坡分行能夠將衍生金融交易過程中的風險敞口通過資產負債表較為充分地加以披露,從而引起總部和相關監管機構的重視,巴林銀行也許就不會倒閉。透過這兩則逸聞,資產負債表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便可見一斑。
3.1.1 資產負債表觀念的回歸
關於企業績效的反映,現代會計體制中存在兩種觀念,即利潤表觀念和資產負債表觀念。在我國新發佈的會計準則體系中,資產負債表開始取代利潤表成為第一報表。這其實也暗示著一種觀念的轉變,即資產負債表觀念要取代傳統的、根深蒂固的利潤表觀念,而進一步的意圖在於扭轉傳統的、不夠健全的短期經營績效觀念。正如會計準則制定機構領導人公開表示的那樣,作為新會計準則的一個重要的創新,著眼於企業長遠的可持續發展,在確認、計量和財務報表結構方面確立了資產負債表觀的核心地位,並有助於避免企業的短期行為(王軍,2006;劉玉廷,2006)。這預示著會計將越來越以一種戰略發展的眼光,以一種面向未來的開拓精神和理念,對企業價值增進及其目標實現進行更加全面而公允的透視和把握。
從歷史角度來看,從資產負債表到利潤表,再從利潤表到資產負債表,財務報告重心的轉移經歷了一個辨證的揚棄過程(葛家澍、杜興強,2005)。資產負債表觀和利潤表觀争論的焦點就在於如何對收益進行確認和計量。在資產負債表觀下,收益的計量從屬於資產的計價,一般採用重置成本法或定期對期末資產進行估價來求得一定時期内的資產淨增量,並以此作為會計收益。換言之,一定期間的會計收益的衡量標準就是期末淨資產的公允價值相對於期初公允價值的變動情況。利潤表觀嚴格因循著會計分期假設和權責發生制基礎,主要關註當期“實現”的收益,對於因市場價格或價格預期變化而導致的資產持有收益不予以確認,因而不能反映企業真實的財務狀況及其變化結果,甚至扭曲企業全面真實的業績信息。
本文摘自《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解讀與案例分析》
報告數據的生成原理和内涵予以解讀,隨後打開財務報告分析的工具箱,並通過指標體系的構建,揭開財務報告的神秘面紗,講述其背後的故事。在本書最後,作者選取了最新的並且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年報進行分析和解讀。這部分内容既是對前面所學知識的檢驗,又提供了撰寫財務分析報告的規範示例。
全書體現最新準則和最新年報之“新”,體現系統思維和知識架構之“全”,體現分析務實、知識實用、資料真實之“實”,以期給予讀者全新而實際的閱讀體驗。
本書主要面向具有一定經濟常識的社會大衆,其意不在於編報表,而在於如何識報表、用報表。此外,書中内容對於企業經營者和財會人員也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