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謹慎性
謹慎性要求企業對交易或者事項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時保持應有的謹慎,不應高估資產或者收益,低估負債或者費用。在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面臨著許多風險和不確定性,會計在這種情況下做出職業判斷時,應當保持應有的謹慎,要充分估計到各種風險和損失。謹慎性主要是投資者為了避免過於樂觀和盲目的決策而在會計信息上做出的一種取舍,但在閱讀財務報告時,應註意企業是否有秘密準備嫌疑。如果企業故意低估資產或者收入,或者故意高估負債或者費用,將不符合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和相關性要求,損害會計信息質量,扭曲企業實際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從而對使用者的決策產生誤導,這是會計準則所不允許的。
8. 及時性
及時性要求企業對於已經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應當及時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後。衆所週知,信息具有時效性,機會稍縱即逝,過期作廢。即使是可靠的、相關的會計信息,如果不及時提供,也就失去了時效性,對於使用者的效用就大大降低,甚至不再具有實際意義。在實務中,可能因為太及時提供信息而導致不可靠性,而不及時就會導致喪失決策良機,其有用性就大大降低。因此,為了保證會計信息的實效性,會計需要在相關性和可靠性之間尋求一種平衡,以確定信息及時披露的時間。投資者在閱讀財務報告的時候需要加以鑒別和認定,並根據自身需求制定或調整相應的決策。
以上信息質量要求,無一不是站在投資者等利益相關者的信息需求的角度來考慮和設計的。其中,可靠性、相關性、可理解性和可比性是會計信息的首要質量要求,是企業財務報告中所提供會計信息應具備的基本質量特徵;實質重於形式、重要性、謹慎性和及時性是會計信息的次級質量要求,是對首要質量要求的補充和完善,尤其是在對某些特殊交易或者事項進行處理時,它們可能構成對基本質量特徵的一種修訂或者校正,這些都是我們在解讀財務報告的過程中需要重點註意的事項。
1.2.3 另類財務報告:為什麼受傷害的還是我
“著眼於用戶”的會計信息價值定位和財務報告目標導向令人振奮不已,但我們必須註意到財務報告可能存在的消極的一面。特別是虛假的財務報告,已經讓投資者一再受傷害。雖然財務報告被看成是反映公司商業活動的透鏡,但它經常折射出模糊不清的圖像。我們往往非常重視公司財務報告披露的每股收益等數字,卻很少有人能夠分析出這些數字是否正確、有多少水分、盈利來源是什麼以及能否持續等。解讀財務報告,就要分析和糾正會計度量和報告中的缺陷,對於“好”與“不好”的會計概念和手法應該有較為充分的思想準備。巴菲特曾經給閱讀企業財務報告的投資者提出了三條建議:第一,特別註意會計賬務有問題的公司,廚房裡絕對不可能僅僅只有你看見的那一只蟑螂;第二,複雜難懂的財務報告附註披露通常暗示管理層不值得信賴,如果你根本就看不懂附註披露或管理層分析,這通常表明管理層壓根兒就不想讓你搞懂;第三,要特別小心那些誇大收益及成長預期的公司,企業很少能夠在一帆風順、毫無意外的環境下經營,收益也很難一直穩定成長。這些建議亦莊亦諧,耐人尋味。這就要求讀者能夠識別和防範財務報告中的陷阱,盡量避免受到公司及其管理層的蒙蔽,使投資風險盡可能降到最低。
本文摘自《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解讀與案例分析》
報告數據的生成原理和内涵予以解讀,隨後打開財務報告分析的工具箱,並通過指標體系的構建,揭開財務報告的神秘面紗,講述其背後的故事。在本書最後,作者選取了最新的並且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年報進行分析和解讀。這部分内容既是對前面所學知識的檢驗,又提供了撰寫財務分析報告的規範示例。
全書體現最新準則和最新年報之“新”,體現系統思維和知識架構之“全”,體現分析務實、知識實用、資料真實之“實”,以期給予讀者全新而實際的閱讀體驗。
本書主要面向具有一定經濟常識的社會大衆,其意不在於編報表,而在於如何識報表、用報表。此外,書中内容對於企業經營者和財會人員也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