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浪潮的自然驅動力(5)

2014-08-06 20:19:50

  是誰造成的?

  我們已經知道溫室氣體是從哪裡來的。二氧化碳占溫室氣體的70%,它的排放主要來源於化石燃料的燃燒,由比例大致相當的三個部分組成:交通運輸、住宅和商用、制造業。溫室氣體的第二重要成分是甲烷,主要來自於天然氣洩漏以及稻田和脹氣的牛的排氣(信不信由你)。其餘的成分是一些微量氣體的混合,例如氮氧化物。

  關於溫室氣體,還有另外兩點值得一提。首先,這些氣體覆蓋整個地球,所以它們是從哪裡排放出來的並不重要。這意味著沒有哪個國家(或者哪些國家)單獨行動能解決這個問題,全球合作聯手行動才是關鍵。第二,溫室氣體在大氣層中聚集了幾十年甚至數百年,所以今天我們遇到的問題是過去幾十年間排放積累的結果。照此說來,即使我們立即大幅度地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也要到21世紀中期才會開始下降。

  有人說,相比於大自然的碳循環(從植物腐敗到火山爆發等都包括在内),人類制造的溫室氣體是很少的。從理論上來說,這是正確的,但實際上卻偏離了正題:人類真正造成的後果,是讓整個自然界失去平衡。試想,一個浴缸的水龍頭和排水口同時打開,只要流出的水量和流入的水量相等,水就不會漫出來。但是哪怕只把水龍頭再稍稍開大一丁點兒,水最終就一定會漫出浴缸。

  我們也知道現在的問題是過去很多年積累的結果。發展中國家排放的溫室氣體量增加很快,不容忽視。但是,現存的絕大多數問題卻是由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引起的,這一點也毋庸置疑。

  氣候變化會對地球和人類產生怎樣的影響?

  坦白地講,沒有人確切地知道氣候變化究竟會有什麼影響,不過已經有了一些不錯的理論和預測可供參考:

  氣溫升高。有史以來最熱的10個年份中,有9個出現在1995年以後,而2005年是其中最熱的一年。雖然平均氣溫的上升看起來並不太多,但這種變化更多表現為更頻繁的極端最高氣溫值的出現。2003年歐洲的熱浪吞噬了2?6萬人的生命,而到2040年時,歐洲一半年份的夏天都會有這麼熱。

  海平面上升。全世界的冰層都在融化。這些年來,美國落基山脈的積雪已經減少了16%,非洲乞力馬紮羅山上的冰層則已減少80%。這些冰層(尤其是格陵蘭島和南極洲的冰層)融化的潛在後果,是海平面的顯著上升。很多低窪國家的大部分地區將被永久淹沒,全世界的海岸線都會向陸地大幅後退。

  暴風強度增大。早在卡特裡娜飓風襲擊美國海岸的一年前,《紐約時報》就報道說,科學家們普遍認為,氣候變化正在顯著地增大飓風的強度。關於某次超級飓風(如卡特裡娜)是否是氣候變化的徵兆這一點尚不明確。但是,毫無疑問,隨著海洋溫度的升高,我們將會面臨更強烈的飓風和台風。

  

本文摘自《從綠到金》


   2001 年聖誕前的幾週,荷蘭政府查封了索尼公司運往歐洲的130萬台 PlayStation 遊戲機。是什麼令索尼公司面臨失去假日搶購這一重要商機的風險?貿易戰?還是針對暴力視頻遊戲的禁運?答案是,在遊戲控制器的電線中發現了雖然很少,但已超過法律限制量的有毒元素“镉”。為解決這個“小小的”環保問題,索尼付出了超過了 1.3 億美元的代價。
  遭受過類似經歷的,並不只是索尼一家。但索尼的經歷突出的表明:即便是最好的企業也會出乎預料地遇到環保問題。它並不是可有可無的附加議題,而是會令企業實實在在地付出經濟上的代價。聰明的企業會通過對環保挑戰的戰略管理取得競争優勢。
  本書探讨的正是每一個企業高管在應對企業與社會所面臨的環保挑戰時,所必須了解的一切。丹尼爾和安德魯以多年的經驗和對全球數百位企業領導人的採訪為基礎,介紹了企業如何通過將環保思維融入其企業戰略,以創出源源不絕的價值——削減成本,降低風險,增加收入,並建立強有力的品牌。
  兩位作者也提供了明確的建議,通過世界各大企業在這方面的成功和失敗,對企業的“從綠到金”之路提供了切實的工具和方法。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