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全球化三個階段

2014-08-07 13:55:55

美國《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托馬斯弗裡德曼在其著作《世界是平的》中,將全球化劃為3個階段:"全球化1.0時代"發生在1492年到1800年,主要推動力量是國家與政府;"全球化2.0時代"從1800年持續到2000年,主要推動力量為跨國公司;2000年開始進入"全球化3.0時代",這一階段主要動力是互聯網和個人。

  盡管托馬斯弗裡德曼只是诠釋自己全球化的理念,但也折射出了一些人才戰争新趨勢:例如跨國公司帶來的人才本土化;互聯網使個人可全球"零距離化"工作,因此使人才戰争可以繞開國籍、綠卡、簽證等限制行事。但是,"國家全球化"時代的徹底結束,是以兩次世界大戰、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作為標志性尾聲事件;現代意義上跨國公司的全面崛起則發生在二戰之後;"個人全球化"時代的人才戰争,最主要的推動力不是信息科技革命和互聯網,而是知識經濟時代的確立,讓人才成為了國家發展的第一資源。

  過去,自給自足的經濟決定了人才戰争所争奪的對象,只能是少數領域的極少數高端人才。有識之政治家盡管會招攬"天下賢能"以及"收買"敵國的人才,但依然局限於小範圍之内。中國最強盛的堪稱為世界大國的漢唐時代,無一不與國家的開放有關,秦用商鞅變法始成強國,匈奴王子金日成為了漢武帝五位托孤輔政大臣之一,而在唐朝,政府内部僅僅高麗人就有高仙芝、王毛仲、金允夫、金忠儀、李正己等人擔任過地方最高長官或高級將領。但是,與全球化時代的世界大國美國每年14萬的職業移民當中,直接發放綠卡的傑出人才名額都高達4萬相比,還是不可同日而語。

  1492年的大航海時代開始了全球化的進程。從古至今,人類從未停止過認識世界,但海洋一直是不可逾越的天塹。而哥倫佈的冒險、麥哲倫的環球航行,則使人類第一次成功地跨越海洋,把有人類居住的各自隔絕的六大洲聯結成為一個整體。這是"全球化1.0"的"國家全球化"階段。此時的全球化為各國政府所主導,進程取決於一個國家的認知、政策以及實力,從開辟新航路的冒險家,到那些在歐洲之外進行人力和能源掠奪的殖民公司,例如早期統治印度的英國東印度公司,背後都有著濃重的政府色彩。

  這一世界塊壘鏟平的過程當中,伴隨著的是血腥的屠殺、野蠻的戰争、奴隸的販賣、資源的掠奪。打破國界的敲門磚是赤裸裸的武力威脅和侵略;萌芽的市場經濟需要的自由勞動力通過圈地運動來保障;經濟全球化帶來勞動力跨國流動的要求,但其背後是總量過億的奴隸販賣;能源、資本、消費形成世界統一市場的同時,則是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淪為少數國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在這一階段,歐洲國家更看重實體物質資源的掠奪,但全球人才戰争已經開始漸現端倪。

  全球化第二個階段是"企業全球化"時代,跨國貿易和跨國企業開始崛起。許多政府發現占領一個國家,不過是為了使用其土地,獲得其礦產、人力資源,銷售自己的產品,而這些完全可以通過文明而"體面"地全球化自由貿易來實現,這一徵服世界的方式比充滿血與火的戰争無疑要"和平、合法並且文明"多了。

  同時,私有經濟也逐漸崛起為全球性壟斷企業。自1882年由27家公司合並組成美浮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開始,到2000年全世界跨國公司已經超過6萬家,在全球建有分支機構80多萬家,遍佈世界各個國家、地區以及所有的經濟領域和產業部門,占世界總產值的40%,國際貿易的60%,國際技術貿易的70%,對外直接投資的90%,基本左右整個世界經濟。

  私有企業的跨國擴張也許會受到政府和政策的影響,但更多的是一種市場行為,並不一定懷有政治目的,盡管政府的決策與政策可能會為私有企業的競争,並影響他們的命運。企業與企業之間争奪人才,企業也與政府為自身需要的人才而展開競争,企業全球化還使全球人才戰争延伸到了民間領域,並且本土企業即使不從事跨國貿易,也一樣可能在本土面對來自海外政府與跨國公司的競争。跨國企業帶來了"人才環流"、"人才本土化"等新趨勢,也使人才戰争成為涉及全球每一個主要行業的常規戰争。

  "全球化3.0"時代是"個人全球化"時代,但這個階段對於人才戰争的最大影響,在於包括信息產業在内的知識經濟的確立,使人才成為第一資源,智力成為第一生產力。簡單地說,知識經濟就是人才經濟。

  知識經濟不等同於虛擬經濟,也包括實體經濟例如制造業的高端部分。與傳統經濟不同,知識經濟的社會生產力決定性要素不再是機器、勞動力、設備、能源等實體物質,而是人的智力、知識、創意、技能等腦力因素,產業價值和利潤也大部分流入這一個環節。世界銀行一份報告中也指出,當前世界工廠、土地、工具以及機械所凝聚的財富日益縮水,而人力資本對於一國的競争力正變得日漸重要,在以知識經濟為主的美國,人力資本"與實物資本相比,重要性要高出三倍多" 。

  知識經濟成為一個"時代",意味著一個龐大的人才階層創造了主要的國家生產總值,這是一個個的產業,各國需要争奪的不僅僅是頂尖?學家和領軍型人才,還包括高新技術人才、基礎領域的高級人才、以及自身缺乏的實用型技能人才。因此,世界各國不能只是為諾貝爾獎得主之類人才開通移民入籍的"綠燈",諾獎得主需要的助手與研發團隊、其發明專利產業化所需的經營型人才,也在同樣的引進範疇。

  

  

本文摘自《講述全球最稀缺資源的争奪戰》


   為什麼因為缺乏醫生,塞拉利昂2003年嬰幼兒死亡率高達16.6%,人均壽命不足40歲,而在美國芝加哥的塞拉利昂醫生卻還比塞拉利昂全國還多?
  為什麼美國的“氫彈之父”、“電子計算機之父”來自歐洲?為什麼歐洲免費輸送科學家讓美國爆炸了原子彈、制造出了導彈、把人造衛星送上天、使宇航員登上月球,冷戰中卻還需要美國人的保護?
  為什麼美國最近十年的高科技企業三分之一都有印度或中國的創始人?為什麼美國的科學與工程博士接近40%來自外國出生?為什麼這些外國出生的科學與工程博士有22%來自中國大陸?為什麼中國科學與工程領域的留學博士學成不歸的比例高居新興國家首位?
  為什麼1985年以來,清華大學80%、北京大學76%高科技專業畢業生都去了美國,並且從2006年開始榮登美國大學博士生來源最多的兩所院校?為什麼美國《科學》雜志把清華、北大稱為——“最肥沃的美國博士培養基地”?
  為什麼中國送出了世界最多的140多萬留學生,卻只有30多萬人回國?為什麼中國官方的社科院也不得不承認:中國流失的頂尖人才數量在世界居於首位?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