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勞動力成本低並不是中國企業長期的競争優勢。低廉的貨品和勞動力吸引了全球各類企業進入中國,建立制造業基地。這些企業,從家具生產商到電子元件制造企業,無所不包。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世界級的制造業工廠,依賴的不僅僅是成本結構優勢,更為重要的是卓越的HR(人力資源)基礎。全球知名的人力資源咨詢機構DDI(智睿企業咨詢公司)和MPI(美國制造業績效研究所)對中國涵蓋所有行業的1000家工廠進行了調研,有406家工廠回答了其提供的包括100餘個問題的4頁調查問卷,調研結果與美國制造業的相關研究結果一起形成研究報告。報告顯示,中國擁有卓越HR管理經驗的制造業工廠不少,但是由於種種原因,中國的制造業工廠雖然投入巨大的成本,但在一些方面仍然有投入產出之間的差異。因為調查顯示,中國總的勞動力成本占銷售成本的25%,高於美國工廠的20%,但美國的日常管理成本為27%,高於中國的數據20%。勞動力成本占銷售成本份額較高特別體現在國有工廠和民營工廠中,在這些工廠裡,人們習慣於使用人力而不是使用設備、技術或者改善流程來解決問題。合資或者外資企業的數字是20%,原因在於它們的HR管理方式更多的是來源於西方,因此數字顯示其更接近於西方特別是美國工廠的做法。但是與美國相比,中國制造業留住員工的可能性更大。這一點尤其體現在國有和民營的工廠裡。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的流動率為5%,合資和外資企業的流動率為10%,美國工廠的流動率則達到了12.6%之多。
本文摘自《危機下中小企業的生存法則》
對於中國企業來說,2009年將是水深火熱的一年,全國6.8萬家企業倒閉值得警示。中小企業主,不要被金融危機吓破膽子,拿出自己的經營策略來應對,這才是上上之策,因為明天的經營環境比今天更加糟糕。亂世出英雄,狹路相逢勇者勝。
目前的經濟危機是一次空前的世界性經濟危機,也是一個前所未有、千載難逢的機遇。“危”與“機”並存,惟有未雨綢缪,運籌帷幄,才能決勝千裡,相信這是中國企業的一次機會,也是中國企業大變局的歷史時期。不管採用何種過冬策略,只要能使企業活下來,“剩者為王”,就是最好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