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鎖就像跑馬拉松,階段性的領跑不是我們的目標,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才能夠最終第一個跑到終點。”
——張近東蘇甯電器董事長
“生活在人們尊敬中的慈善家,比孤獨地占有銀行存折上僵死的數字的守財奴要更光榮,更快樂。”
——陳光標黃埔再生資源公司董事長
“無論對自己還是對別人。我骨子裡的沉默、務實、緩慢與持久得自於出生地西安的傳統文化;而頭腦中的新銳、前衛、時尚,得自於清華和美國的求學經歷。”
——張朝陽搜狐董事局主席
“白領的優勢是了解中國人,了解他們的購買行為……產品研發我們暫時超不過國外,但服務我們一定可以比他們強。”
——苗鴻冰白領董事長
“任何商業規則都是一致的、簡單的,就是企業通過一種產品對用戶的服務,使用戶對它產生依賴性。企業可以對這種依賴性進行控制,便賺到了錢。”
——李小龍263集團董事長
“其實我並不覺得專業性是最重要的元素,關鍵在於企業的體系和執行力。”
——鄭南雁7天連鎖酒店總裁
本文摘自《商道中人自我對照的心靈讀本》
何謂中國式成功?這又是一個更加關乎中國創業者心理潛能的設問——
是什麼樣的動機才激發了他們創業的沖動?又是什麼樣的心理勢能在持續支撐他們跋涉於激流險灘?馬雲說:“真正的企業家,既要審時度勢對宏觀大局洞悉把握,也需要關鍵時刻撸起袖子跟人家拼刺刀。”毋庸置疑,這一代企業家幾乎都是“馬背上的一代”,可運籌帷幄,能身先士卒,是強烈的自我意識支撐著他們強大的獨立人格,他們的睿智與勇氣完全滿足馬雲所诠釋的這種“企業家素質”。
但是,僅僅如此就足夠了嗎?
本書所記錄的人們雖各自有著長度不同的創業歷史,所面臨的艱難與壓力也不盡相同,但每每面臨關鍵抉擇,他們總能鎮定清醒,押對籌碼,涉險過關。是什麼樣的心理因素起到了神奇的作用?當事業面臨轉折,甚至命運即將傾覆,他們依然有著驚人的心理調節和自愈能力,那麼這種從容淡定、處變不驚的神經與氣質又是如何修煉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