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公司的標準:拿出你的業績來(12)

2014-08-14 17:58:09

    第一,工作本身不是業績。

    第二,沒有成效的結果不是業績。

    第三,好結果才能出好業績。

    員工們需要了解並深深記住業績的這三重涵義,最重要的是第三點,明白這個道理,能使我們抛棄“做了”的錯誤觀念,而去追求“做好了”。不重過程,只看業績,你才可能笑傲職場。週克是一家紡織公司的銷售代表,他對自己的工作非常滿意,他覺得這個工作給他帶來了新的人生。他每天工作都很積極,總是不厭其煩地解答顧客提出的問題,他的態度也是一流的,每個月出差次數最多的也是他,總之,在公司,大家都知道他是一個積極上進的人。

    但是三個月的試用期過去後,週克卻被除名了,大家都感到非常奇怪。總裁通過企業簡報談了自己的看法,總裁說:“週克的確是個勤奮積極的員工,工作態度也很令人滿意,但是他這三個月始終沒有拿出業績來,這讓我感到很遺憾,週克也找過我,說自己每天都在辛苦工作,公司為什麼還這樣對他。實際上他沒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業績不是你每天辛苦工作能代表的,當然也不是他說的每個月都出差十幾次,這統統都不算,因為沒有作出公司想要的結果,沒有結果哪兒來的業績。公司需要更適合的銷售人員,只能請他另謀高就了。”我們很容易在職場上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很多人起早貪黑,忙忙碌碌,說辛苦也辛苦,說敬業也敬業,但每到月底,拿到手裡的仍然是那麼一點工資,那麼一點獎金,甚至有些人在拿到一點可憐的工資的同時,還拿到了一封辭退信。

    這不能怪老闆太狠心,要怪只能怪自己沒有作出能向企業交代的業績,試問,你沒有業績給公司,公司又能拿什麼給你呢?工作本身是我們的職業本分,過程是邁向最終結果的“旅途”,業績才是我們的“故鄉”,倘若像小尤一樣只一味糾結於“打電話打的我的喉嚨都快啞了”、“我每天做的事又不比別人少”這樣的表面事情上,那你只能駐足於末流員工的行列。

    業績—利潤—工資,

    “公司群落”的良性循環這個社會是公平的,你做了什麼就一定能得到相應的回報。抱怨和逃避都無益於你的成長,作出成績來,才能讓你和公司走上事業的“黃金大道”。如果我們把公司看成一個群落,那麼很自然的,這個群落和與之關聯的客戶群落便組成了一個“市場生物圈”。這個生物圈要想達到生態平衡,公司群落首先要做到和諧發展,而公司群落和諧發展的關鍵在於員工作出業績。員工業績是公司利潤的基礎,公司利潤是公司群落發展的根本,只有形成這樣良性循環的態勢,公司群落的機體才能時刻煥發勃勃生機。

本文摘自《業績決定工資》


   業績是體現價值的唯一標準,業績是打開高薪寶庫的鑰匙,業績是攀上成功高峰的武器!
  許多員工在工作時看過程,做過什麼工作,付出多少辛勞;在領薪時看結果,拿到多少工資,發了多少獎金。完全忽視了工作與薪水之間最重要的環節——業績!要知道,勳章只授予戰功赫赫的將士,高薪僅屬於業績卓越的員工。工資多少,不是取決於你做了多少工作,而是取決於你創造了多少業績。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