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於2008  原始點差  不加佣金。
十七年信譽保障
零起付:0.01美元返佣也可以支付到賬。
隨時付:隨時提現,無週期或次數限制。
免費付:不扣任何手續費,全額到賬。
2014-08-15 10:12:45
學生問孔子:“怎麼做個真君子?”孔子說:“君子道者三,我無能言。”哪三“道”呢?“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也就是說,一個仁愛的人,心裡就不會憂傷,一個智慧的人,心中就不迷惑,一個勇敢的人,心裡就不會畏懼。這三句話能夠指引我們一生成長。
面對世間那麼多壓力,我們能做到“仁者不憂”嗎?仁愛是我們跟社會打交道的原則。“仁”這個字,在兩萬多字的《論語》中共提到了一百零九次,“二”“人”成“仁”,仁愛就是與別人在一起時表現出來的態度。孔子談到什麼是仁愛的時候,用了兩個字:“愛人”。學生問:“如果一個人權力大,錢財多,他兼濟天下,讓每個人都得到他的恩澤,這應該就是大仁人了吧?”孔子不以為然,回答說:“人何必非得聖賢,你說的那個境界太難了,堯舜也做不到。”那孔子認為什麼是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矣”——這才是孔子認為的“仁”。“己欲立而立人”,我們每個人都想在這個世界上安身立命,你自己想立,也要有心幫別人立起來。“己欲達而達人”,你想要有所發展,也要一同讓別人也能得到發展。“能近取譬”,能對離你最近的人將心比心,換位思考。在家跟老婆孩子將心比心,在單位跟同事下屬將心比心,在外邊跟朋友鄰居將心比心。站在別人的位置,幫別人想一想。這些就是仁義的方法。
仁義無非就是推己及人,自己喜歡的事也去幫幫別人。而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就是《論語》裡面說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仁義說起來簡單,有幾個人能做得到?2007年,中央電視台《感動中國》的推薦材料裡,有一位叫林秀珍的河北婦女,從她嫁到村子裡開始,就義務贍養村裡的所有孤寡老人。她走到劉奶奶家門口,就對劉奶奶說,我家也不富裕,我們家吃窩頭,你也就跟著吃窩頭,我家喝稀飯,你就喝稀飯,但我保證每天都來,頓頓都有。從那天開始,林秀珍每天都去劉奶奶家做飯,做到第八年,劉奶奶從自己家破炕席上拿出一個爛紙包說:“妮兒,這紙包裡頭是安眠藥,這是我跟你劉爺爺預備的,如果哪一天我們實在走不動了,這就是我們老兩口的下場。我看你八年間一天都不耽誤地為我們做飯,到現在我覺得,這輩子可能是用不上這東西了。”她在這村裡見到一個這樣的老人就養一個,見到一家就養一家。她前前後後養了六個這樣的老人,一養就養到養老送終。這麼多年中,她的四個兒女陸續出生,兒女們就陪媽媽去照顧老人們,給這家剪剪指甲,幫那家買買菜,日子就這麼走過來,這就是她全部的事迹。她只是個目不識丁的農村婦女,她也沒讀過多少經典,如果不是劇組找到她,她可能這輩子都走不出村莊。在為她寫《感動中國》推薦材料的時候,我寫了一句話:如果是富人做了這樣的事,他是慈善;而窮人做這樣的事,他就是聖賢。
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人對自己的老人和孩子是什麼心,用這樣的心對別人和社會就好了。林秀珍最終入選了2007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推薦委員最後的評語是:“三十年間善良流過村莊,她用自己的人心溫暖了世道。”我們今天物質這麼繁盛,但是人與人之間卻多了冷漠,少了溫暖。什麼叫“仁者不憂”呢?就是你幫別人的時候,帶來的收獲更多。
“智者不惑”,那智慧是什麼?就是我們生活中真正的效率,人生的分寸。學生曾問孔子說:“如果我能做到以德報怨,這樣好嗎?”但是孔子反問他一句話:“以德報怨,何以報德?”意思是說,如果一個人對你不好,你還要對他好,那如果遇上真正對你好的人,那你該用什麼去回報呢?孔子就給了八個字的答案:“以直抱怨,以德報德”。我們行走在這個世界上,都會有一些猝不及防的傷害,當這些辜負和傷害來臨的時候,我們要用正直坦蕩去面對;但是生命中那些最溫暖、最熱情、最善良、最慈悲的東西,我們也要用美好與熱情來回報,這就是人生的分寸。生活中也會遇到很多人際交往,遇到工作團隊,這時有分寸的智慧就更加重要。
學生子路問孔子:“如果您今天帶兵打仗,您一定選擇我這麼勇敢的人吧。”但是孔子說:“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我絕不會選擇和他同行。”意思是說,赤手空拳就去打老虎,任何準備都不做就去遊泳渡河的人,我絕不會選擇這種人一起共事。那什麼樣的人才是真正能成大事的呢?孔子說:“臨事而懼,好謀而成。”在初接到一個任務時,多少有些惶恐畏懼的心理,這樣才能讓自己把工作重視起來;而臨到做事時,一定週密思考,全面謀劃,最終完成。這不是生活的大智慧嗎?不是單純的勇敢,不是匹夫之勇,而是你能夠找到可行的方案。法國曾在報紙上出過一個智力測試題:假如我們的凡爾賽宮不幸失火,你只能搶救一幅名畫,你將搶救哪幅呢?絕大多數人的答案都是“蒙娜麗莎”,都覺得要搶最有價值的畫。但是,他們都沒有得到測試題的獎金。最後獲獎的是法國作家凡爾納,她說我搶救離安全窗口?近的那幅畫。因為這個答案是最有可行性的,這才是真正經過缜密思考後的答案。
孔子有一句名言:“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那個時代,四十不惑,而今天四十歲的人卻正是大迷惑的時候。究竟是什麼造成了我們今天的迷惑呢?今天的生活有多少選擇:大到孩子挑個專業,一家人買房子,小到上超市買牙膏,有多少品牌供你選擇,我們無所適從,不知所措。
“惑”,下面一個心字底,一顆心在下面,上面一個“或”字,意味著無窮無盡的選擇,這就是我們產生迷惑的原因。如果我們對這個世界能夠用智慧對待,選擇雖多,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這就是不惑。迷惑與不惑,就是外在的諸多事物,與一顆心大小的較量。智者不惑,就是我們真正了解自己的生命何去何從。
第三條叫“勇者不懼”。真正的勇敢表現為一種鎮定從容,而不是一句話不合,就老拳相向,那不是勇敢。孔子曾經在一次遊學中,被一幫人包圍了,這些人拿著兵器圍了數重。他弦歌不辍,唱歌彈琴頭也不擡。這時,大徒弟子路一推門就進來了,問老師:“何夫子之娛?”意思是你老人家還樂什麼,外面那麼多人圍著。孔子說,子路啊,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種不同的勇敢:在水中穿行不避蛟龍者,那是漁夫的勇敢;在陸地行走,不怕犀牛猛獸者,那是獵人的勇敢;白刃交於前,而大義凜然者,那是烈士的勇敢。當然,還有一種勇敢就是處變不驚。每臨大事,都能用自己的智慧,安安靜靜渡過是非,鎮定從容去迎接一個光明的結局。這種勇敢,叫做君子的勇敢。孔子說,你在一邊少安毋躁,我自己命運什麼樣,我自然知道,我又沒得罪誰,憑什麼這麼多人攻伐我。話音剛落,包圍的人敲門進來,做個揖說,對不起,我們的仇人是陽虎,我們認錯人了,現在就撤。
人真正走到知天命之年,就要把握世界和生命的密碼,不要再去逞匹夫之勇,要讓心思遼闊。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
《通向財務自由之路》的作者範K·撒普博士指出:交易成本是影響交易績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很少有交易系統可以創造比它的成本更高的利潤。通過外匯返佣代理開戶,可以大幅有效的降低交易成本,從而提升獲利潛能、改善交易績效。
風險提示:
金融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極高的風險,未必適合所有的投資者,請不要相信任何高額投資收益的誘導而貿然投資! 在您決定投資槓桿類金融產品時,請務必考慮您的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投資導致的損失有可能超過存入的資金,因此您不應該以不能承受損失的資金來投資!投資風險不僅來自於槓桿交易,也有可能來自於交易商, 請仔細甄選合規的交易商以規避風險!所有投資者的交易帳戶應僅限本人使用,不應交予第三方操作,任何由接受第三方喊單、操盤等服務而導致的風險和虧損應自己承擔,責任自負!
兄弟財經是一間獨立的咨詢服務公司,不隸屬於任何交易商,僅向投資者提供信息咨詢、降低投資成本的咨詢類服務。 兄弟財經不邀約客戶投資任何槓桿類的金融產品,不接觸投資者資金及賬戶信息,不提供交易建議,不提供操盤服務,不推薦交易商, 投資者自行選擇交易商,兄弟財經僅提供信息咨詢,交易商的任何行為均與兄弟財經無關!
投資者在兄弟財經進行任何咨詢行為均代表接受和認可上述聲明!
所有投資者均為自行選擇且直接前往交易商官網進行投資行為(包括提交開戶資料和存取資金),兄弟財經不承擔客戶與交易商之間的交易争議及由交易商問題造成經濟損失的責任。 如果您不了解槓桿類金融產品市場的風險,請千萬不要參與相關投資交易!
請確保您具備以下條件:專業級的投資知識與能力;可以承受損失的資本(虧損不會導致負債或影響生活)。否則切勿參與槓桿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