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玩具召回風波
張樹鴻是“佛山利達玩具廠”的老闆。作為佛山當地玩具業的龍頭企業,利達的效益長期以來一直都保持良好增長的態勢。這與張樹鴻個人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根據媒體的描述,20世紀90年代初利達剛剛創立時,發展並不順利,公司在最初幾年裡連續虧損。對此張樹鴻一直都咬定牙關,堅持追加投資。在他的不斷努力下,利達終於闖出了一條新路——90年代後期,全球最大的玩具商“美泰”決定選擇利達作為合作夥伴,成為其玩具產品的供貨商。一度陷入困境的張樹鴻如遇貴人相助,開始帶領利達走出泥濘,大踏步向前邁進。利達公司逐漸發展成為佛山最大的玩具生產廠之一。張樹鴻並不知道,十年後,也正是這個“貴人”把他和他的玩具廠送進了深淵。
張樹鴻為人也十分厚道,利達公司與業内的其他企業相比,給職工的工資較為優厚,福利也很完善,工人的食宿都是免費的,在外面租房的員工,甚至還能獲得住房補貼。工人眼中的張樹鴻是個難得的好老闆。張樹鴻本人對玩具制造事業也雄心勃勃。在利達走上正軌後,張樹鴻又以合夥人的身份在佛山當地開設了兩家分公司,把他幾年來辛辛苦苦賺到的錢全部投回到玩具廠。此時的利達玩具廠,就如同一輛踩著油門的汽車,暢快地行駛在市場的快車道上。
所有的美好願景,都止步於2007年盛夏的一天。8月2日,美國美泰公司公開發表了一份聲明,稱由於美泰銷售的部分玩具存在“金屬鉛超標”問題,公司已向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提出“自願召回96.7萬件中國生產的兒童玩具”。隨後,美泰公開稱該批產品的生產商就是佛山利達玩具廠。於是,這家在之前還默默無聞的中國玩具廠,頃刻間便變得舉國皆知,張樹鴻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本文摘自《改變中外企業博弈的格局》
20世紀60年代,中國圍棋選手首創一種新型佈局方法,由於在對弈中利於搶占實地、獲得先機而聞名國際棋壇,遂被命名為“中國流”。
在中國與西方企業激烈博弈的今天,處於劣勢的中國企業要想突破困局,必須形成並購上的“中國流”,通過並購的方式獲得發展制造業所需的技術、品牌和渠道,讓中國的要素資源能夠在全球產業鍊上合理分佈,中國的企業得以在未來的產業鍊博弈中占據主動。
2008年以來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為試圖出海並購的中國企業提供了一個“百年一遇”的機會,歐美不少實體企業由於資金鍊斷裂而陷入困境,大大降低了中國企業的並購門檻和收購價格,由“各路軍團”組成的中國“遠徵隊”開始乘風起航,海外並購的“中國流”正在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