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吉利出擊(3)

2014-08-17 14:57:27

    如果把中國企業的這種現狀放在制造業國際化分工的大背景下去看,實際上這是一種西方發達國家的制造業企業與發展中國家企業在分工與合作的博弈中形成的結果。

    多年以來,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企業與歐美發達國家企業一直在進行著一場博弈——產業鍊上的博弈。歐美企業通過占據產業鍊的制高點,把技術、品牌、渠道等產業核心要素掌控在手裡,進而牢牢鉗制住了中國制造業的咽喉,使中國企業始終只能停留在產業鍊的底端位置,形成外向依賴的劣勢格局,整個中國制造業也逐漸陷入一個低端產能過剩、高端技術缺乏、資源耗費巨大、環境污染嚴重的困局之中。

    正是基於這種原因,中國企業才開始嘗試通過海外並購的方式,去獲得企業發展所需的技術、品牌、渠道等要素。這種“走出去”的風潮盡管早在本世紀初時已暗流湧動,卻由於時機尚不成熟,缺乏一場推動其形成潮流的“東風”,因而並未成氣候。近年來,中國企業海外並購的案例數量已不少,但並購的質量卻一直不是很高:存在著並購支付對價高、獲得核心技術少、並購後整合難度大等難點。這其中的根本原因,就是發達國家的企業仍牢牢把控著核心技術,即使名義上向中國企業出售技術,也多是些過期的甚至是淘汰不用的技術,例如,華立收購飛利浦CDMA技術、TCL收購湯姆遜彩電技術、京東方收購韓國現代液晶面闆技術等案例,並購後並沒有給中國企業形成核心競争力。“走出去”的口號盡管提了很多年,卻一直沒有形成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潮流。

    而當前正席卷全球的“金融風暴”,為“走出去”從暗流形成潮流創造出了條件。衆多的歐美實體企業在風暴中“落水”,陷入嚴重的資金困境,為獲得資金渡過危局,考慮把手中有價值的核心東西拿出來,這使得中國企業在海外並購中占據了主動。

    吉利就是乘著這場“東風”,在大潮中出海的中國企業之一,而它也不過只是“千帆下西洋”中的一帆而已。還有衆多的中國企業也從這場經濟危機中看到了並購良機,於是揚起船帆,遠徵出海。

    位於產業鍊底端的中國企業,正在利用這個“百年一遇”的機會,在博弈中悄然改寫自己的命運……

本文摘自《改變中外企業博弈的格局》


   20世紀60年代,中國圍棋選手首創一種新型佈局方法,由於在對弈中利於搶占實地、獲得先機而聞名國際棋壇,遂被命名為“中國流”。
  在中國與西方企業激烈博弈的今天,處於劣勢的中國企業要想突破困局,必須形成並購上的“中國流”,通過並購的方式獲得發展制造業所需的技術、品牌和渠道,讓中國的要素資源能夠在全球產業鍊上合理分佈,中國的企業得以在未來的產業鍊博弈中占據主動。
  2008年以來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為試圖出海並購的中國企業提供了一個“百年一遇”的機會,歐美不少實體企業由於資金鍊斷裂而陷入困境,大大降低了中國企業的並購門檻和收購價格,由“各路軍團”組成的中國“遠徵隊”開始乘風起航,海外並購的“中國流”正在展開……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