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美國金融風暴複仇記
全球經濟正面臨最嚴重的信心危機,金融危機造成的痛苦將大幅向外蔓延,威力可比2001年發生的"9·11"恐怖攻擊事件。
--紐約市長佈隆伯格
自2007年2月13日美國新世紀金融公司發出2006年第四季度贏利預警,美國次級抵押貸款風險浮現開始,次貸危機開始逐漸顯現。2008年9月15日,有著158年歷史的雷曼兄弟公司宣佈申請破產保護。同日,美國銀行以約44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華爾街投行美林公司,美國國際集團(AIG)的信用評級下調。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稱,美國遭遇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那麼,這場危機的根源到底是什麼?
禍起"次貸"
【次貸危機連環效應】
房價下跌■房地產證券化商品價格暴跌■銀行倒閉■資本市場信心危機■信用緊縮,現金為王■銀行抽銀根,緊縮企業貸款■企業因週轉不靈而歇業或裁員■失業潮來臨■消費緊縮,開始節省度日■經濟衰退,一片蕭條。
"次貸"是啥魔
在美國,大多數人想買房子,都需要貸款。對信用較好的人,房貸主要由美國的銀行承做。但對信用較差的人,銀行不願貸款,美國就發展出一種專門借錢給信用較差者的房貸機構,這些機構所承做的房貸,就稱為"次級房貸"(Subprime Mortgage)。
幾年前,國内各種傳媒曾經廣泛流傳一個寓言故事:
一位剛剛故去的美國老太太和一位剛剛仙逝的中國老太太在天堂相會,交流起在人間的苦辣酸甜。美國老太太說:"我辛苦了一輩子,昨天終於還清了購房所欠的銀行貸款。"中國老太太說:"我辛苦了一輩子,昨天終於攢夠了錢,替兒子買好了結婚的新房。"
在美國,貸款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從房子到汽車,從信用卡到電話賬單,貸款無處不在。美國人很少全款買房,通常都是長時間貸款。
現在這一次的危機,就是明顯的借貸經濟關系。它現在雙赤字,實際上吸入了大量全世界的儲蓄,美國的消費信貸占全球GDP的21%左右,2005年美國人均借款8 000億美元。整個國家的負債,1998年時是國家GDP 2.5倍,2007年變成3.5倍。這種大量的消費,高負債、低儲蓄,不僅居民大手大腳超級消費,國家也鼓勵超級消費,美國的個人消費占GDP達到70%。
次貸是次級按揭貸款,是給信用狀況較差、沒有收入證明和還款能力證明、其他負債較重的個人的住房按揭貸款。相比於給信用好的人放出的最優利率按揭貸款,次級按揭貸款的利率更高。
一群華爾街金童想出了聰明的方法,把這些貸款(債權)打包,組合成一個新的金融商品,賣給債券市場的投資人。
本來,這一切都皆大歡喜:原本買不起房子的人,現在有人肯借錢給他們買房子;而這類次級房貸機構,把商品賣出後也賺了一筆差價;債券市場的投資人則因為買了這類商品,可以收到利息,可說是一個三贏局面。
然而,人都是自利的,總要不斷地將自己的利潤極大化,何況是華爾街金童們。於是,他們開始將次貸產品當成"千層派"來設計,利用衍生性產品把結構複雜化,就像加上奶油、核桃、巧克力一樣,層層包裹,讓千層派看來很誘人,每一層都可切割出來賣,每一次轉手都有利潤落入金童們的袋中。但是對投資人而言,千層派一層層剝開後,糖衣的裡面卻可能是毒藥。
美國的住房抵押貸款主要可以分為三類:一是優質抵押貸款,二是"Alt-A"抵押貸款,三是次級抵押貸款。它們的分類是按照對借款主體的信用條件的評級好壞來區分的。此外,在美國還有政府支持的抵押貸款和優質大額貸款等兩類抵押貸款。
次級抵押貸款新產品深受信用程度較差和收入不高的購房人的追捧,主要原因在於抵押貸款中介的誤導和購房人本身金融風險意識不強。中介在營銷貸款時打的旗號是:超低的月供。收入不高的人群也可具備還款能力,兩年後即使利率調高,由於房地產升值,萬一還不起貸款,只要他們把房子出手,風險也是可控的,還可以賺一筆,何樂而不為呢?火熱的房地產給人的幻覺是房地產上漲的速度會快於利息負擔的增加,而且房地產市場在兩年内不會冷卻。殘酷的現實世界是,美好的願望往往被市場的無情徹底粉碎。
本文摘自《世界經濟權力交接的新進程》
這是一場空前全球性金融危機,其不利效應如同多米諾骨牌接踵而來,全球目光聚焦於紐約那條著名的街——華爾街。本書像一幅幅素描、一段段寫實記錄片,把危機中的“風雲人物”和五大投行的所作作為完整地展示在讀者面前,是一篇華爾街次貸危機的全紀錄,以其身臨其境的故事解說,將我們帶到了事件的現場,見證華爾街在過去年代累積的冷酷與貪婪、傲慢與偏見、自私與堕落、陰謀與猙獰。回顧世界經濟發展的歷史,不難看到,世界經濟實際是在一系列寡頭國家間進行著權力傳遞,這裡沒有“不死鳥”的傳奇故事。然而這次金融危機的爆發卻意味著一個世界統治模式的終結。此後,多極世界將取代寡頭國家。 本書分析了這次華爾街危機對世界與中國和平發展的影響,讓讀者進一步了解美國金融體系和操作模式。對於世界經濟發展趨勢以及中國如何抓住危機中的機會穩步發展綜合國力,作者提出了全新的看法,在這場危機中給我們註入更多的冷靜與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