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2007年上海土地二級市場裡難得一見的"香饽饽",地傑置業無力承擔之下將餘下的土地轉讓,自然引起多家地產商的濃厚興趣,争奪在意料之中。但最終"花"落複地與萬科兩家,更是行業資源向優勢公司集中的表現。
一個是全國地產龍頭企業,正在各地不斷擴張;一個是上海老牌地產巨頭,正在穩步推進其全國戰略,在上海二級市場遭遇,對同一項目志在必得,聯合收購自然優於互相競争,其目的當然是"為避免形成相互擡價的惡性競争,降低成本而選擇聯手收購"。在萬科董事長王石看來,這趨向於行業"利好",一方面可以減少土地閑置,將土地的開發速度大大提高;另一方面還可以更好地保護購房者的權益,減少"囤地"、"捂盤"的發生。
在房地產巨頭積極部署、果斷出擊,為以後的發展儲備足夠土地的同時,中小房地產商的命運各異,但大部分沒有逃脫"悲慘"二字。
2007年12月24日,廣州市建委出台一條新規,其内容是:連續兩年沒有新開發項目,開發資質要被註銷。此次資質年檢的房地產企業涉及113家,廣州時代豐卓投資有限公司等25家開發企業不符合資質年檢要求,暫緩通過年檢,限期在2008年2月29日前完成整改。廣州宜富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等41家開發企業的房地產開發資質被註銷。
這是商場優勝劣汰自然法則的突出表現,市場要求資源共享,同時也對資源整合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能者多勞,多勞多得,類似宜富房地產等企業的"不作為",將自己置身於房地產"食物鍊"的最下端,其被淘汰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地產開發商如此,原本草木皆兵的地產中介更是如履薄冰。2007年12月20日中午11時30分左右,位於深圳南山創業路保利城花園的某地產中介門店内,4名員工正在漫不經心地收拾辦公用品,10平方米的店鋪裡一片淩亂,五六台電腦主機已被匆匆打包。"因公司戰略調整,這個門店等一下就要關門了,我們要轉移到缤紛假日廣場的那個門店上班。"僅僅在兩天前,與這家門店僅一街之隔的另一家門店也遭受了同樣命運。
然而,這並非個案,繼中天置業、長河地產全線關閉店鋪引發行業動蕩之後,深圳的地產中介行業再次走向風雨飄搖。創輝、世華、星彥、景河田、順馳、金地、天健、通泰、美聯、滿堂紅等在内的16家地產中介公司均選擇了關閉部分門店。但無一例外地,他們都選擇了同樣的關店理由,即"戰略調整"。
如此冠冕堂皇的理由,並不能掩蓋關店的真相,事實上,自11月份以來,這些中介店鋪已是舉步維艱、門可羅雀,店内只零星地坐著一兩個工作人員,蕭條景象與上半年的擁擠熱鬧形成鮮明對照。地產中介關鋪,最大原因當然是投資方的不贏利,正如股票市場的割肉一樣,是投資者的一種止損行為,隨著交易量不斷下降和利潤迅速下滑,關店之風只會越來越盛。
本文摘自《樓市的震蕩與洗牌》
金融危機肆虐全球、勞動力成本上漲、人民幣升值、資本市場慘淡、銀根緊縮、原材料漲跌互見……在内憂外患的雙重重擔之下,中國經濟轉型的困難輻射到各個角落,作為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房地產的調整自然也在所難免。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裡,房地產就由輝煌走到了迷茫,國家政策招招有力、銀行關起敞開的大門、土地變成拖累、購房者持幣觀望……於是,招架不住的企業紛紛退出市場,實力與野心兼具的企業“陰謀”、“陽謀”一起發,外資趁機流入。市場上每時每刻都在上演著房地產的悲喜劇,每天都是競争日,每月都是淘汰月,一年都是洗牌年。在這場還未結束的房地產震蕩與洗牌中,無論是失敗者,還是繼續抗争者,或是政府、購房者,都留下了一串串自己的足迹。這些或深或淺的足迹組合起來,就勾勒出此書的大致輪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