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與基督教文明(2)

2014-08-21 22:28:03

    事實上,啟蒙運動時期,孔子在西方非常火暴。李約瑟寫道,法國大革命的所有先驅,如伏爾泰、盧梭、達朗伯爾和狄德羅等,都如饑似渴地研讀孔子的經典著作。在1600~1649年間,歐洲每10年就要出現30~50部題名包含中國的著作,1700~1709年間則共出版了599部有關中國的著作。中國熱的出現恰逢30年戰争(1618~1648)剛剛結束之際,在這場戰争中,正是宗教造成了慘無人道的流血和傷亡。因此,在這之後一段時間内歐洲的許多自由主義者都把儒家學說奉為經典,並把它視為與“神聖法”相對立的“自然法”的基礎。伏爾泰在他的《哲學辭典》(Philosophical Dictionary)中一針見血地指出:“(孔子的著述中)沒有迷信,沒有荒誕的傳說,也沒有淩辱理智和自然界的教條。”後來,伊曼紐爾•康德更是把孔子稱為“中國的蘇格拉底”。既信仰宗教又堅持世俗主義的哲學家萊佈尼茨進一步聲稱:“我們需要來自中國的傳教士,他們將向我們傳授自然宗教的用途和方法……”

    早期的啟蒙思想家之所以熱烈歡迎儒家學說,是因為他們把理智而非神靈視為人類事務的指導原則。於是就形成了這樣一個命題:歐洲在科學和技術進步方面也許遙遙領先,但中國有著“更加先進的倫理道德”、“更具優越性的公民組織”(以美德而非監護為基礎)和“更加實用的哲學”,這一切“成功地造就了和平安甯的社會局面和組織良好的社會等級制”。1759年,伏爾泰出版了《風俗論》(Essai sur les moeurs)一書,使歐洲啟蒙運動中向往中國的情結達到“高潮”。根據德國學者福克斯的說法,伏爾泰在該書中“把中國描繪成一個政治烏托邦和開明專制的理想狀態,並以中國作為鏡子敦促歐洲的君主們進行自我反省”。1760年,最開明的歐洲君主腓德烈大帝撰寫了《中國皇帝的使臣菲希胡發自歐洲的報道》(Report de Phihihu,emossaire de Lempereur de la Chine en Europe)一書,這是一本虛構的“中國駐歐洲大使”向中國皇帝寫的書信集。腓德烈大帝撰寫此書的目的,是把天主教會的固執與中國人的理性進行對比。

    西方人經常發現,要理解宗教在中國和西方的地位有何區別是很困難的。讓我們根據耶魯大學的偉大歷史學家史景遷(Jonathan Spence)的記述,看一看葡萄牙傳教士利瑪窦在遠東的經歷。①16世紀80年代,利瑪窦剛到中國之時,為了凸顯自己是一個高貴之人,他把頭發和胡須剃光,穿了一身佛教的長袍。短短幾年之後,利瑪窦就發現這樣做是多麼地愚蠢,因為中國人並不高看和尚與聖人。於是,他開始坐著轎子到處遊玩,或者雇用仆人把他背在肩上,“就像高貴的中國人所做的那樣”。

    

本文摘自《大國崛起的經濟新秩序時代》


   全球百位最具影響力的公共知識分子、CNN節目主持人、《新聞週刊》國際版主編法裡德·紮卡利亞為我們重新界定各國經濟強弱,剖析全球發展及美國強權地位之變異!
  這是一個群雄崛起的時代!
  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南非、肯尼亞……
  以及許許多多國家的強大
  後美國時代來臨了!
  世界經濟新秩序重整,我們的基點和機會在哪裡?
  後美國時代,誰能為我們重畫世界經濟結構大藍圖!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