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年代的留學夢(3)

2014-09-13 11:47:23

    隨著留學人數的不斷增長,留學生所學專業也發生了不小的變化,最初派遣的留學生多以理工科為主,經濟管理類與人文學科等專業早期留學人員涉足較少。隨著國家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及市場經濟主體地位的確立,尤其市場經濟催發了創業大潮,人們甚至意識到科技的現代化也需要伴隨科技的產業化。因此,我國留學人員的專業開始發生巨大變化,更多的人選擇金融、工商管理、法律、會計、醫科以及計算機、網絡等實用型學科,同時文化創意產業的興起,也使人文社科專業的留學生日漸增多。而從最近幾年的留學大潮中也可以看到,留學生的學習興趣日趨多元化,專業也更細化,留學生分流到了各個專業領域,像通信、環境、建築、翻譯、生物、傳媒、市場等多個以前很少問津的專業,現在成為熱門專業。隨著國内就業難度增加,這兩年美國商科、醫科成熱門,英國理工科熱度增加;加拿大金融類專業持續走熱;新加坡物流類專業成新寵;愛爾蘭音樂治療教育引起關註;馬來西亞心理學、多媒體專業也受到一些學生追捧。跟當年的理工類留學生比,現在的學生更註重自身價值的體現。

    在珠海工作期間,張永琪對於社會的關註更多集中在日益蓬勃的市場經濟上面,心中潛藏的留學夢並沒有在這個時刻得到釋放,他考慮更多的是如何實現自身的價值。

    留學潮使得出國留學的整體年齡越來越“青春”。其實在國内老三屆的大學生當中,就有很多都是高齡生,公費留學一般又多是出國讀碩士、博士,因此年齡普遍偏大。到20世紀90年代以後,自費留學規模越來越大,同時,中國從中學教育到高考再到高等教育競争激烈,教育實力卻又不佳,與自身的國際地位嚴重不相稱,教育體系也屢遭诟病,因此,留學低齡化的趨勢開始出現,許多有條件的家長都把孩子送到教育先進的發達國家讀本科,甚至去讀中學。

    要追溯低齡留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朝。中國第一批留學生是清政府派出的120名留美幼童,他們的年齡都在9~15歲之間。其中,至少有50多人進入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等美國著名學府。可以說,中國留學的歷史是從低齡化留學開始的。但現今的低齡化留學趨勢,卻更多源自國内就業的壓力以及教育水平的落後。在當前的家庭中,家長多以子女的教育投資為主。因此,具有國際化和全球化意識的新一代學生家長會千方百計送子女出國接受更好的教育。

    而伴隨著歸國留學人員的增多,他們的就業領域也發生了巨大變化。20世紀80年代回歸的留學人員,特別是公費留學生,大部分都集中在政府機構、大學、科研機構以及國有企業就業。但20世紀90年代以來,大多數的海歸人才都在體制外就業,主要活躍在新經濟、高科技和第三產業領域,西方跨國公司的在華高管、新經濟領域的創業者大部分都是留學生出身,這些高層次人才是中國新經濟發展的主要推手。隨著本土企業走出去的需要,海歸人才未來還將在本土企業國際化上發揮重要作用。

    中國目前已有超過30萬的留學生回歸,海歸讓中國加速進入互聯網時代,也給許多傳統產業註入活力。海歸群體給中國帶來的多元效應還體現在觀念上,如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國際商業規則、國際化的思維與思想文化觀念等等,影響深遠。海歸從政也出現了新氣象。海歸派從政始自清末,輝煌於民國,黯然於“文革”,複興於當代。與歷史上的叱咤風雲相比,當代海歸對中國政壇的最大貢獻是憑借專業技能與先進理念,在政策設計與具體執行上,幫助中國經濟社會與國際接軌。

    

本文摘自《環球雅思的連鎖傳奇》


   蘇格拉底曾說:“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於為理想而奮鬥。”從1997年開始做雅思培訓,到如今12年彈指一揮間,環球雅思學校已經從當年僅有26平方米的教室發展成為今日在全國60個城市擁有分校的民辦學校,其獲得的榮譽更是不計其數。2009年環球雅思再次獲得軟銀賽富的投資,並開始籌備上市。
  如同所有的創業一樣,環球雅思的成立和成長,也伴隨著艱辛與困難,當然也有快樂與幸福。無論是困難還是幸福,沉澱下來的回憶全都是一種財富。把環球雅思的故事記錄下來,讓更多的人能在逆境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希望之燈。讓更多的人明白,創業並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而是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