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謀 攻——盛唐名將高仙芝(2)

2014-09-18 21:58:32

    反方大臣進言:萬萬斬不得!高將軍冤啊!賊兵都是久經考驗的虎狼戰士,高將軍的新團隊名為精銳,實為流民。他再有本領,也是羊送虎口,不退不行。所以,說高將軍是逃兵,冤!

    正方皇帝吓道:當年韓信能用3萬流民背水列陣大敗20萬趙軍。都是名將,他高仙芝怎麼不能?還不是故意!

    反方大臣又進言:我軍勢弱,能打則打,現在打不過,只有據險固守等援軍,時機到了一舉破之。潼關是長安門戶,地勢險要,易守難攻,高將軍退守潼關是個好辦法。本應表揚鼓勵,今反砍其頭,高將軍冤啊!

    正方皇帝怒了:夠了!賊兵遠道勞頓,都累了。我方生機勃勃,正好一鼓作氣、以逸待勞,一定大勝。寡人幾次暗示高仙芝迅速出戰,他不但抗旨,還帶頭當逃兵,就該斬!

    反方大臣再進言:高將軍開倉放糧,為了將士填飽肚子,不得已啊!說他燒了太原糧倉,那是為的不給敵人留下一粒糧食。說他沿途亂扔東西,那是沿途做路障,正是高將軍的緩兵之計。天地良心,高將軍用心良苦!現在,城牆牢固了,潼關固若金湯,賊兵正找不著北,一切正向好方向發展!……

    正方皇帝大吓:住口!究竟你懂還是我懂?寡人自幼深知兵法,打仗講究“以逸待勞、以虞戰不虞者勝”。現在賊人大老遠來了,就應該攻其不備,打他個措手不及。更不用說賊兵乃不義之師,誰都可以誅之!不要說了。傳旨,高仙芝盜減糧賜,違抗聖谕,贻誤戰機……死罪!

    來辯論的都是高手,不過高也沒用,唐皇帝是認準了死理,非殺人不可了。結果當然唐皇帝如意了。

    公元756年1月24日,這一天,高仙芝走到傳旨官面前,看了看帳外說道:“我兵敗有罪,死不敢辭,但說我盜減軍士糧賜,實屬誣陷。”說完,高仙芝轉向帳外的將士,大聲說了這輩子的最後一句話:“如我有罪,此刻你們就可直說;如我無罪,你們就喊冤枉!”

    話音未落,帳外喊聲動天:冤枉!

    ……

    一代名將高仙芝遺恨而去了,他的繼任者哥舒翰在皇帝的逼迫下,放棄了守潼關的策略,出兵決戰,一敗塗地。沒多久,剩下的將軍們怕同樣方式追隨高將軍而去,就擒了哥舒翰獻關投敵。再後來,京都失守,唐皇帝逃到四川,一代盛唐從此沒落。

    想那高仙芝高人也,他用生命的代價教給我們一個道理:“將能而君不禦者勝!”過去的將軍,今天的主管,有本事很重要。但再有本事,也要老闆喜歡,不喜歡不行。否則,將能君也禦。你以為你是專家,而老闆不僅不信你的能力,還懷疑你的忠心。結果,在領導的指揮下做事多半沒結果,因為“將能而君不禦者勝”,你們做反了。最後,得了埋怨,冤不冤?所以,奉勸不得意的部屬們,再遇到這樣有才的昏君,你就讓人家顯才吧。既然人家是專家,你就旁邊省省心多學習。省心、學習,又按時領工資,天大的好事!

本文摘自《孫子兵法說什麼——回歸中的商業反思》


   本書是《孫子兵法》領域乃至中國經典著述中的一次重大創新。這裡沒有一句文言翻譯,而是徹底的白話講解,從《始計》至《用間》,是一本人人能懂的《孫子兵法》;這裡不效仿兵法原則的簡單提煉,而是一切強調體系,從邏輯體系出發,讓每段、每篇融入整體,將《孫子兵法》的全貌一一展現給讀者;這裡沒有人雲亦雲,而是對公認的兵法成果進行了重新定義,提出了“實力論”、“人情世故”、“美德傳承”等新觀點、新主張。
  本書在文字風格上進行了徹底革新,繼承後現代風格,案例表述大膽出位,從“PK平衡記分卡”、“巨人前傳”、“哈利波特的奇迹”,到“偉大的路易斯安那並購案”、“偉大的CEO精神”,從兵法到商業,由物及人,引領了一場中國式的商業反思!
  尤為重要的是,本書處處強調人的作用,提煉人性的價值,第一次將幾千年來《孫子兵法》中隐秘的人性精神錘煉提升。誠如作者所說,“還原一位真孫武,寫一本人人能懂的《孫子兵法》”。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