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3年中國經濟面臨的形勢回顧與展望

2014-09-25 19:10:08

  (一)國際經濟形勢回顧與展望
  首先,美國經濟形勢向好。近年來,美國家庭負債率明顯下降,已回到正常水平,美國家庭“去槓桿化”任務基本完成,這有利於提振美國家庭消費。美國房地產從2012年初開始逐步回暖,新房、舊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以及房價都明顯上升,新房開工面積增長了13%—14%。美國20個大中城市標準普爾/CS房價指數同比增長率,2013年3月以來一直保持在10%以上,9月份為13.29%。11月,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制造業PMI高達57.3%,比1月上升4.2個百分點;10月,美國ISM非制造業PMI為55.4,2013年以來一直處在50%上方。11月,消費者信心指數為75.1,比年初上升1.3個百分點。11月失業率降到了7.3%,而且10月份新增失業人數只有1.7萬人,說明美國就業形勢有了好轉。2013年前3季度,美國經濟增長環比折年率分別為:2.8%、3.1%和6.2%。美聯儲計劃從2014年1月開始每月減少購買證券100億美元,逐漸退出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總之,美國經濟出現了明顯複蘇態勢。
  其次,歐債危機最艱難的深刻已經過去了。經過最近幾年的努力,在歐盟委員會、歐洲央行、IMF三架馬車的努力下,歐洲走出了困境。2013年以來,歐元區經濟出現複蘇迹象。現在歐元不僅不會崩潰,而且7月1日拉脫維亞正式加入歐盟,羅馬尼亞等幾個國家排隊等待加入歐盟,形勢已是今非昔比。歐盟利用主權債務危機形成的倒逼機制,加強了成員國之間的政策協調,在金融、財政、經濟、政治等四大聯盟建設方面都取得了很大進展。11月,歐盟經濟景氣指數達到102.7,比1月份增長了11個百分點,樂觀情緒創下了兩年來新高。一季度,歐元區按照不變價格計算的GDP同比增長-1.8%,到了第二季度同比增長-0.5%;一季度,歐盟按照不變價格計算的GDP同比增長-1.4%,到了第二季度同比增長-0.2%;出現了回升向好的趨勢。
  再次,日本經濟溫和複蘇。受非常規寬松貨幣政策、刺激性財政政策和日元匯率大幅貶值效應的影響,2013年日本經濟溫和複蘇,失業率下降,私人消費上升,工業生產溫和增長,出口回升。一季度日本經濟環比折年率增長了4.1%,二季度環比折年率增長了3.8%,但是三季度環比折年率僅增長1.1%。“安倍經濟學”的藥效出現遞減迹象。“安倍經濟學”:一是寬松貨幣政策,二是大規模財政刺激,三是包括放松管制和促進創新等在内的一攬子增長戰略,目的是激活日本經濟,徹底擺脫通縮式蕭條。“安倍經濟學”提升了國内經濟信心,政策效果有所顯現,但其可持續性有待觀察。
  最後,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速放緩。IMF預計,2013年俄羅斯經濟僅增長1.5%,同比下降1.9個百分點;2013年印度經濟增速為3.8%。2013年第三季度,巴西經濟環比減少0.5%,是2009年以來最大的一次季度下滑,2013年巴西經濟增長率為2.5%。主要原因是這些國家經常賬戶赤字、金融體系不健全,自身存在結構性矛盾,減緩了這些國家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在2013年年中的時候,在美聯儲釋放縮減量化寬松信號後,一些亞太地區國家金融市場發生了劇烈震蕩,貨幣大幅貶值,股市急劇下滑,債券收益率攀升,資本出現外逃。
  總的來講,2013年世界經濟出現溫和回升。發達經濟體向好,新興經濟體除了中國都比較差。展望2014年,IMF預計世界經濟將增長3.6%,將比2013年提高0.7個百分點。歐洲將走出衰退,美國穩固複蘇,發達國家經濟延續回升向好態勢。經合組織(OECD)綜合領先指標顯示,2013年10月該組織34個成員國整體領先指標為2011年6月以來最高水平,表明發達經濟體經濟前景改善。2014年,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速度也會有所加快,但主要新興經濟體經濟難以恢複到前幾年的較高增速,因此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經濟增速差距縮窄。
  (二)中國經濟形勢回顧與展望
  首先,經濟運行平穩。二季度築底,三季度回升向好。2013年中國經濟,不僅表現在第三季度同比增速由二季度的7.5%,提高到了7.8%,更重要的是環比前三季度分別為1.5%、1.7%和2.2%,如果將其折算成年率則分別達到了6%、6.8%和8.8%,經濟逐漸向好的趨勢已經非常明顯了。中國經濟實現了連續六到七個季度GDP同比增速保持在7.4%到7.9%之間,基本實現了經濟平穩運行。
  其次,經濟結構有所好轉。從供給結構看,2013年前三季度第二產業增速只增長了7.8%,而第三產業增速是8.4%,三個季度累計是三產高於二產0.6個百分點,初步顯現了從過去第二產業制造業為主的“單輪驅動”,轉變為現在制造業和服務業“雙輪驅動”的新的增長模式,第三產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開始上升。中國制造業裡面有一部分產能過剩,1—3季度增速還是達到了10.3%,制造業仍然快於第三產業,只不過其中採礦業和水電煤氣分別只有6.7%和6.8%,說明並非制造業萎縮導致三產比重上升。制造業通過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對服務業起到了拉動作用。
  從需求結構看。中國正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從過去以投資、出口拉動為主,轉向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要用消費取代投資和出口。在未來一段時間裡,不能因為強調發揮消費作用,而否定投資。關鍵是要優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效率。從2013年前三季度7.7%的GDP增長來看,貢獻率最大的仍然是投資。但是,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高達23.3%,占比從2012年以來逐月上升,現在民間投資占總的固定資產投資比重高達63.6%。民間投資比重呈現上升趨勢。
  在民間固定資產投資中,排在前三位都是服務業。第一位是交通運輸倉儲業,民間投資增速高達40.6%,其中,跟政府投資主要投高鐵、高速公路不同,民間投資更多投向電商、物流領域。第二位是衛生和公共服務產業,民間投資圍繞大健康產業,增速非常快。第三位是文化、體育、娛樂業,增長了39.4%。在服務業裡面,隨著居民消費結構升級,投資空間非常大。
  在房地產投資方面,投資金額增長了19.7%,同比略微加快了一點。但用面積來衡量,房地產投資實際並沒有加速,和去年基本持平。土地購置面積,2013年前9個月同2012年前9個月相比,還下降了3.3%。住宅竣工面積2013年前9個月僅增長了1.4%。實際竣工面積幾乎沒有增長,但是這兩年老百姓收入在提高。一線城市集中了更多公共資源,大量就業機會在一線城市。這就造成目前一線城市房價上漲,二三線城市房價滞漲,小戶型房子價格漲得快,說明人口勞動力向一線城市流動,而住宅供應滿足不了剛性需求。近年來,一線城市“地王”頻出,三四線城市房子賣不出去,積壓了很多商品房,甚至出現“空城”、“鬼城”現象。這種兩極分化現象還將持續。
  11月份,中國制造業PMI為51.4,比1月份上漲了1個百分點;進入下半年以來,PMI一直保持溫和上漲態勢。2013年4季度,中國經濟增速可能在7.6%左右,全年可能在7.6%。從物價來看,10月份CPI同比上漲3.2%,比年初上漲了1.2個百分點,全年CPI增長大概在2.8%。
  2014年中國經濟可能仍然保持在“七上八下”水平,估計在7.5%。隨著要素價格市場化改革深入,在成本推動下,2014年通貨膨脹壓力較大。出口形勢不容樂觀,隨著人民幣匯率升值和企業生產經營成本上升,外貿增速可能下滑。有利因素包括:政策穩定。前期一系列穩增長政策會慢慢發揮作用,改革開放紅利會逐漸釋放,城鎮化、工業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將產生新機遇。不利因素:部分產業產能過剩;成本上升,小微企業生存困難;外部環境存在不確定性,特別是美國退出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可能引起全球資本流動轉向,會對中國經濟造成負面影響。
  (本部分寫於2013年12月16日)
  (三)理性面對美聯儲QE政策退出
  在2013年度的最後一次貨幣政策會議上,美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決定從2014年1月開始,將每月國債購買規模由目前的450億美元,削減50億美元至400億美元,同時將每月抵押貸款證券購買規模由目前的400億美元,削減50億美元至350億美元。這標志著美聯儲正式拉開了逐漸退出量化寬松(QE)政策的帷幕,也標志著全球經濟恢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作為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的暫時性政策,美聯儲QE政策退出是遲早之事。此時決定退出,主要是基於最近一個時期美國經濟總體表現回升向好。2013年三季度,美國國内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4.1%。11月份,雖然CPI只有1.2%,但是最近幾個月美國核心膨脹率一直徘徊在1.7%左右,已接近政策目標2%;失業率徘徊在7%左右,也接近於政策目標6.5%。而且,居民消費、企業投資和房地產市場都出現了明顯回暖迹象。這些經濟指標都為QE政策退出創造了條件。
  前一段時間,美聯儲就QE退出政策已經與市場做了較長時間的溝通,市場幾乎也做好了準備。這次美聯儲會議聲明還承諾,在今後一個時期,如果出現通脹率超過2%政策目標的0.5個百分點之内,美聯儲仍然會將聯邦基金利率保持在0~0.25%的水平,表明短期内美聯儲不會加息,這將有利於鞏固經濟恢複的基礎。而且,在美聯儲主席新老交替之際做出決定,還可以顯示美國貨幣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將有利於穩定市場預期,防止對全球金融市場造成大的擾動。
  2013年10月31日,美聯儲與歐洲央行、加拿大央行、英國央行、日本央行和瑞士央行達成長期貨幣互換協議,發達經濟體六大央行形成一個“貨幣同盟”,現在看來這似乎是他們“合謀”準備退出QE之舉,這將有利於減少QE政策退出對全球金融穩定產生大的負面影響,當然也有利於鞏固以美元為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
  毫無疑問,美國QE退出將會引發國際資本從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流出、回流美國,不久前某些新興經濟體已經出現這種資本外撤苗頭。就中國而言,不會引起大量資本外逃,這是因為中國經濟運行穩定,加之中國全面深化改革將會釋放巨大紅利,今後一個時期中國仍然會受到國際資本青睞。但是,這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國際資本流入中國規模,這有利於減輕人民幣升值壓力,有利於促進中國外貿出口,也會增強中國人民銀行實施貨幣政策主動性。由於全球流動性寬松程度減輕,石油、黃金和鐵礦石等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可能走低,這有利於降低中國某些進口商品成本。
  近期裡,國際資本流動和匯率波動將加劇。中國央行應該審時度勢,密切關註國際短期資本流動,增強貨幣政策針對性和靈活性,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保持國内貨幣市場流動性穩定及合理充裕,為實體經濟平穩運行創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國家外匯管理部門要加強對國際熱錢監管,應適時推出金融交易稅,即“托賓稅”,從而有效抑制外匯投機行為。
  與此同時,國際社會也要對亞太地區(如印尼等國)金融市場可能出現異常波動保持高度警惕,必要時應該及時伸出援助之手。隨著美元流出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人民幣可以彌補美元流出產生的空缺,中國應加快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積極為全球流動性的再平衡做出貢獻。
  (本部分寫於2013年12月19日)

本文摘自《變革的時代》


   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中國經濟與全球經濟經歷了巨大變化。後危機時代,中國自身經濟如何加快推進改革轉型;中美經濟、中歐經濟、中國與東盟10+3、TPP、TTIP、人民幣國際化、國際金融改革、中歐鐵路、海上絲綢之路等等,這一系列的關鍵詞背後蘊含著哪些經濟戰略;面對新一輪的全球經濟秩序調整,中國如何協調、影響並參與制定新全球經濟秩序與規則,如此等等,這些都是今天迫切需要思考與解決的問題。本書是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長徐洪才博士最近兩年跟蹤研究經濟問題的理論成果,書中一些成果曾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内參》上發表,其觀點對國家經濟政策制定產生了一定積極影響。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