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商店改變了生態系統

2014-10-21 15:34:28

  中國移動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移動通信服務合作夥伴,2008年8月北京奧運會期間,中國移動邀請了許多全球電信業的同行來參加奧運會的開幕式和觀看比賽,應邀前來的包括AT&T、沃達豐、軟銀等電信運營商的首席執行官。電信運營商們聚在一起,互相交流經營情況,在這個時候,談得最多的恐怕就是咄咄逼人的iPhone了。當時,蘋果剛剛在iPhone上推出應用商店,7月11日,蘋果應用商店正式上線,3天後,可供下載的應用就達800個,下載量達到1 000萬次,我們無不感到震驚。交談中,大家都有一種預感,這次蘋果推出的應用商店一定會對整個行業帶來很大的影響。軟銀董事長孫正義說,蘋果的應用商店所產生的影響甚至有可能會超過iPhone本身。

  應用商店是一個為第三方應用軟件開發者提供的軟件銷售平台。其運作方式很簡單,開發者向應用商店提供經過認證的應用軟件,消費者直接在應用商店購買。應用商店推動手機軟件業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的軌道。從行業生態鍊的角度看,應用商店使手機終端制造商直接參與了應用服務的經營。當一個用戶從蘋果應用商店購買軟件時,他直接向應用商店支付費用,在這個過程中,網絡運營商除了提供接入服務以外,完全沒有參與交易。蘋果公司掌握著應用商店平台的管理權和控制權。

  應用商店使開發者的成果有了應用的機會,激發了開發者的熱情和才智。一時間,各種各樣的應用軟件出現在應用商店。人們這才真正感覺到智能手機還會有這麼多用途。雪球越滾越大,連主流報紙、雜志和電視媒體都進入了應用商店。iPhone的使用者們見面,往往首先要談的就是最近又從應用商店下載了什麼新的應用。

  2013年1月蘋果宣佈,應用商店裡的應用下載量已突破了400億次,將近 200億次的下載量是在2012年產生的,而當年的12月份更是貢獻了超過20億次的下載量。目前應用商店已經有5億個註冊賬號,商店内的應用數量超過77.5萬個,應用開發者從中獲得的收入也超了70億美元。

  當然,就形式而言,應用商店平台是可以被複制的,而實際上也很快就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應用商店。

  互聯網運營商和操作系統提供商推出了應用商店。谷歌推出了一個名為安卓市場(Android Market)的平台,這是為安卓設備開發的在線應用程序商店。後來谷歌將安卓市場與谷歌音樂、谷歌圖書、谷歌電影集中在一起,並將其更名為谷歌商店(Google Play)。微軟則推出了名為Windows移動市場(Windows Marketplace for Mobile)的應用商店,後來又改名為Windows手機商店(Windows Phone Store)。

  手機生產廠商紛紛效仿蘋果,辦起了自己的應用商店。如諾基亞推出了Ovi,後來又取消了這個品牌,統一使用諾基亞品牌。三星推出了三星應用(Samsung Apps),黑莓推出了黑莓世界(BlackBerry World),聯想推出了聯想應用商店,酷派推出了酷商場(Coolmart),華為推出了華為應用市場。但是,從實際下載量來看,這些廠商的應用商店與蘋果應用商店相比差距甚大,而且廠商開設的應用商店所提供的應用多數是免費的。

  當然,還有一些專業的應用商店網站,這些應用商店的提供者既不是手機廠商,也不是互聯網運營商。國際上比較有名的GetJar就是這樣的一家應用商店。正因為GetJar沒有自己的手機產品,也不提供手機操作系統,所以GetJar的目標是為各種類型的手機提供應用軟件。GetJar的應用軟件總共覆蓋1 700多種手機,既包括智能手機,也包括功能手機。

  在2011年的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我參加了一場關於信息技術的專題論壇。論壇的主講人有三位,我是其中一個,另一位是臉譜網(Facebook)的早期投資人吉姆R26;佈雷耶(Jim Breyer),還有一位就是GetJar的創始人伊利亞R26;勞爾斯(Ilja Laurs)。論壇的讨論很熱烈,參加的全是互聯網行業人士或互聯網企業的投資者。讨論的主題就是移動互聯網、應用商店和社交網絡。

  有機會與勞爾斯先生攀談,探讨應用商店的前景,勞爾斯先生是立陶宛裔的創業者。GetJar的第一個特點是其開放式的應用市場,為各種應用開發商提供一個發佈他們產品的大平台,例如GetJar與騰訊結成合作夥伴,在GetJar全球範圍内的多個平台上發佈手機QQ浏覽器;第二個特點是面向各種類型的手機;第三個特點是免費,被稱為世界最大的免費應用商店。2011年GetJar的下載量就已經突破20億。

  與勞爾斯先生在達沃斯見面後,我就特別關註GetJar的狀況,從運營商的角度出發,我比較看好這一類不是為某一操作系統的手機提供服務,而是面向所有手機的應用商店平台。中國移動還與GetJar商談過在應用商店上開展合作的問題,由於雙方在經營模式方面有較大的差距,所以,最終沒有達成合作協議。不過,我還是很關註GetJar。

  2014年2月,我看到媒體報道,中國的久邦數碼公司正式宣佈收購GetJar,收購交易額約千萬美元,包括530萬美元的現金和價值約 500 萬美元的股票。久邦數碼是“3G門戶網”的提供者,在久邦數碼收購GetJar時,GetJar可提供約

  57 000個應用程序,每月下載量約為6 000萬次。

  在國内已經有一批獨立應用商店,大多數都是基於Android操作系統的。據易觀智庫發佈的《2013年第3季度中國第三方移動應用商店市場監測報告》顯示,2013年第3季度中國安卓平台的第三方移動應用商店客戶端市場活躍用戶數為5億,360手機助手、豌豆莢、安卓市場(HiMarket)的份額位居前三,占比分別為30.4%、14.8%、12.8%。這些獨立應用商店也都是按照互聯網企業的經營模式,免費向用戶提供應用軟件。

  毫無疑問,我最關心的是運營商的應用商店。2008年,在蘋果推出應用商店不久,中國移動就開始積極籌備建立自己的應用商店。

  運營商要不要有自己的應用商店?當蘋果應用商店大行其道的時候,我經常與國内外的同行們讨論這個問題。

  運營商建立自己的應用商店有衆多的理由。其一是運營商最了解客戶,了解客戶的構成,了解客戶的需求,了解客戶的流向和流量,可以為客戶提供他們最需要的應用軟件;其二是運營商有一套健全的支付系統,利用這個系統可以方便地建立應用商店的經營模式;其三是當其他應用商店只集中於開發適合特定手機或特定操作系統的應用軟件時,運營商有責任為所有的用戶提供應用軟件。

  2009年8月18 日,中國移動在北京召開發佈會,正式推出中國移動應用商場,又稱MM(Mobile Market,中國移動應用商場)。MM是一個面向各類内容及服務提供商、終端廠商、手機軟件開發商和個人開發者,為億萬客戶提供的基於手機各類應用和數字商品的平台。這是全球第一個由運營商主導的應用軟件商店。我記得那次發佈會的主題是:“激情點燃新夢想,G3引領新生活。”

  MM不斷發展,聚合了各類開發者開發的各種應用和數字内容,滿足跨平台、跨終端客戶實時體驗、下載、訂購的需求。同時,MM也匯聚了中國移動九大業務基地豐富的數字内容資源,有音樂基地提供的超過160萬首歌曲;有遊戲基地提供的2 100多款精品單機遊戲;有閱讀基地提供的22萬冊正版優質書籍;有視頻基地提供的150萬條視頻節目。這些都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廣闊的選擇空間。

  運營商做應用商店,是在新的生態環境下的有益嘗試。

  應用商店這個名字很通俗,但是含義很深,應用商店翻開了現代商業史上新的一頁。說它是商店,它沒有任何店面,也不知道它在什麼地方,而且不需要物流運送;說它不是商店,它實實在在地在出售各種商品。當然,這是特定的商品,我們稱之為數字產品。

  數字產品指信息内容基於數字格式的交換物,如果說普通的有形產品的交換是原子的交換的話,數字產品的交換就是比特的交換。數字產品可分為五類。第一類是信息和娛樂,如電子書、電子刊物、音樂、視頻、遊戲、棋牌、照相處理等產品。第二類是服務,如股票交易、理財、導航、旅館預訂等產品;第三類是教育,如遠程教育、外語學習等。第四類是電子票證,如電影票,演唱會票、飛機票、火車票等。第五類是工具,如浏覽器、文字處理軟件等。

  這些數字產品大部分都可以在應用商店交易。應用商店與網上購物有許多相似之處,也有很大的不同,網購有一個產品運送的過程,而數字商品是無形的商品,不需要運輸,所有的交易全部可以在網絡上完成。

  應用商店是信息時代數字商品交換的平台,應用商店既適應了數字商品的銷售特點,也保持了傳統商業的基本特性。當然應用商店又有其自身的特點,涉及知識產權保護,電子票證管理等許多領域,需要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完善。

  

本文摘自《移動時代生存》


   移動時代,手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手機也正在成為人們的生活本身,很少有人能脫離手機生活。今天,全球移動電話總數已經超過70億部,手機更新換代的速度也越來越快,人們正在期待移動通信新的發展與可能。 《移動時代生存》以作者親身經歷與體會為基礎,結合嚴肅的思考,講述中國移動通信發展的歷史,中國電信行業發展的台前幕後,描繪手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變化,給企業和個人帶來的機會,思考在手機時代人們應該如何調整自己,並展望未來的信息產業發展藍圖。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