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的春天到來了嗎?

2014-11-07 15:13:14

  國企改革勁風再起,挾“混合所有制”的大潮而來,其勢洶湧!

  自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確立將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作為國企改革的新方向之後,在短短的幾個月時間裡,媒體關註,輿論熱議,氣氛可謂熱烈。不僅先後有多家央企宣佈啟動混合所有制試點,多個地方國資委亦紛紛出台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線圖……種種變化,都揭示著新一輪國企改革將加速推進。

  獲得更為公平的市場主體地位,一直是中國民營企業家們心中的夢想。20年前,得益於國有企業的產權改革,民營企業首次感受到作為市場主體的存在,但是,這種感覺稍縱即逝,在此之後,“玻璃門”、“彈簧門”一直阻礙著民營企業的進一步發展,而在20年後的今天,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撲面而來,再次開啟了民營企業的歷史性新機遇。

  正因此,當前中國民營企業家對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關註,不亞於作為改革主體的國有企業。與以往不同,新一輪國企改革以最大的熱情,向民營企業敞開了大門,其指向不在“國進民退”,也不在“國退民進”,而在於互利合作,共榮共贏。

  在過去的20年裡,民營企業伴隨著國企改革一路走來,雖歷盡艱辛,但也創造了發展的奇迹,同時為中國經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可以設想,下一個20年,在民營企業興退榮衰的歷史坐標上,民營企業家們將註定成為改革發展的弄潮兒,一主沉浮!

  1

  民營企業是改革的參與者,更是改革的重要推動力,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歷史性新機遇面前,民營企業的自我定位理應如此。

  中華民營企業聯合會會長保育鈞曾說,“民營企業要發聲,要講話,民營企業一定要通過自己的合法組織有序地參與政治,讓我們的生意穩定,推動改革,推動前進。”

  由於歷史和現實的諸多原因,許多民營企業家面對混合所有制改革,面對國有企業抛出的橄榄枝,都有一種複雜的情緒:山芋好吃,卻容易燙手,接不是,不接也不是。在這些民營企業家眼裡,和享受“超規格”待遇的國企相比,一些民企過去是被排擠的,今後也難保不是被動的。

  也許,現在是改一改這種觀念的時候了。在當前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民企和國企兩種角色,不應該存在主動和被動之分。

  首先,現在的民營企業正面臨著越來越好的發展環境,民營企業的發展空間越來也大,機會越來越多。2014年年初,娃哈哈董事長、民營企業的代表宗慶後在接受採訪時,談到民企的發展環境時說,“我認為民營經濟的第二個春天已經到來。現在社會倡導公開、公平、公正參與市場競争,民企同等受到法律保護。市場逐漸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這給我們民營經濟帶來了很多投資發展機會。”從近些年中國經濟環境的總體變化來看,宗慶後的話,無疑是客觀的。在越來越好的發展環境下,民營企業若甘於被動,只會坐失良機。

  其次,就混合所有制改革而言,改革就意味著要破除阻力,民營企業要抓住當前的機遇,就應該有所擔當。換句話說,改革是有風險的,面對風險,民企要謹慎,但更要有膽識和勇氣。有膽識的民企不應該僅是坐等政策,還要有闖勁,為改革沖出一條路來。雖然擺在面前的路還比較長,但惟其如此,民營企業解放思想,發揮主動性才顯得尤為重要。

  需要註意的是,在積極參與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同時,民營企業要堅持原則,做好自己。

  所謂做好自己,第一個意思是保護好自己。在改革中遇到現實問題的時候,例如權益被侵害,民營企業不要怕事,要迎難而上,維護自己的權益。這樣做,不僅是對自身的保護,從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本質上講,更是對改革的助益。

  做好自己的另一個意思,是管好自己。混合所有制改革實施的過程中,必然有一些模糊地帶暴露出來,這就為一些投機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民營企業要經得起利益誘惑,加強自律,守法經營,不貪圖不義之財,不法之財。歷史經驗告訴我們,那些抱有投機思想,存在僥幸心理的個別不法之徒,雖然一時可以利用改革的漏洞為自己謀利,但最終,都難逃法律的制裁。

  總之,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當前混合所有制改革還處於探索、破局、試點時期。改革的成功,離不開民營企業的争取和努力。民企應保持樂觀,破除思想禁锢,積極參與、嘗試,在借力改革的同時,也要助力改革,只有這樣,才能以最小的代價實現國企和民企的雙贏,達到改革的最終目的。

  2

  評價既往的國企改革,我們常常在欣喜中又不無憂慮。這些年來,國企的發展壯大是了不起的成就,但與此同時,從國企和民企兩者關系來看,不同時期和階段,“國進民退”和“國退民進”兩種改革走向也引來了不少争議,並的的確確帶來了一些嚴重的現實問題。十年來民營企業的生存境況和地位就是這些問題的一個生動註腳。

  2003年國資委的成立,是國企改革的大事,從此,國有企業出資人職責得到統一和落實。其後,國有企業在國資委的強力帶領之下,通過兼並、重組等手段,不斷做大。而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則是民營企業發展中坎坷不斷的遭遇。

  在2004年國家實行的宏觀調控中,民營企業與國有企業受到的不同待遇仍然讓人記憶猶新,當年,國有企業大批上馬鋼鐵項目,引入外資,民營資本卻在國家政策的禁令中連連折戟;2005年和2010年,國家宣佈支持非公經濟發展,先後兩次出台“非公36條”,一新一舊,皆無功而返,層出不窮的“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讓一些民營企業碰破了頭,傷透了心……

  民營企業近些年來被邊緣化的命運需要客觀對待,也值得我們同情。但從當下的現實出發,應該肯定,新一輪的國有企業改革,根本目的固然是為了挖除國企的弊病,但從另一面講,提出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也未嘗不是對民營企業的空前肯定。混合所有制最好的出路在於國企和民企的合作共贏,混合之後,國企民企一條船,如果民營企業不能施展活力,國有企業又談何發展。

  需要註意的是,抛開歷史不談,民營企業家對當前改革喜憂摻半的態度中,也的確還包含著現實的顧慮。這種顧慮,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2014年4月的博鳌亞洲論壇,“放松管制與民企機遇”讨論會是論壇的一個闆塊,讨論會現場的調查顯示,對於目前的改革和政策,有近七成企業家持“不確定”和“觀望”態度,而超九成的民營企業家都在擔心,進入壟斷行業後會不會沒有話語權,或開放行業的利潤會不會太低。

  對於參與壟斷行業的最佳時機是否已經到來,民營企業家們的看法也不樂觀,表態“暫不進入,等待制度明朗”的企業家占半數以上。這樣的看法,凸顯了他們在面對改革抛出的市場蛋糕的巨大誘惑時矛盾和複雜的心態。

  民營企業的這種心態,是有著充分合理性的。例如,在一些地方和部分企業早已積極推出混合所有制改革計劃的今天,對改革内容和進程意義重大的總腳本《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指導意見》卻遲遲不見落地,頂層設計懸而未決帶來的不確定性,讓本就心存芥蒂的民營企業家們又多了一分疑慮。

  頂層設計至關重要,意見和方案的形成涉及多個部門的協調統一,這個過程可能是非常曲折和複雜的,可能要經歷無數次的讨論和修改。但是在國家的最高意見出台之前,央企和地方的混合所有制改革進程或許難有實質性的推進。如果意見不能出台,或者出台的方案不夠合理,那麼,民營企業勢必會用腳投票,質疑改革。所以,從這個角度說,民營企業家的觀望不無道理。

  需要明確的是,民營企業對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冷對和觀望,並不是排斥改革本身,而是等待更多的能保障民企權益的政策落地,等待改革者們送上一顆定心丸,只有如此,民營企業家們才會確認,民營企業的春天的確已經到來。

  必須認識到,沒有哪個民營企業家願意錯失發展的機遇。一直以來,盡管中國民營企業的發展境況讓人憂心和同情,但我們還是能夠看到,一些優秀的民營企業家憑借自己的勤奮和智慧,不僅讓企業頑強地生存了下來,甚至能夠在行業中占有一席之地。而更多的民營企業家,還在並不理想的企業生存環境中堅持,不斷找尋生存和發展的希望,如果擺在面前的混合所有改革是一次機遇,哪位民營企業家願意錯過呢?

  毫無疑問,這正是民營企業家們對改革抱有熱切期待的原因所在。

  3

  2014年3月22日,在中國高層發展論壇上,著名經濟學家、被譽為“中國經濟學界的良心” 的吳敬琏老先生表示,要通過混合所有制推動國企改革,首先必須要做的,是重樹民營企業家信心。吳敬琏老先生的話,可謂一語戳中了民營企業家們最難解的心結,也戳中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尴尬之處。

  在改革的機遇面前,民企業家們應該主動轉變心態,提振精神,向改革要信心。

  向改革要信心,首先的要求是,在對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認識上,民營企業家們應該抛除歷史成見,少一些感性和情緒,多一些理性和客觀。

  關於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十八屆三種全會《決定》的表述是,“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經濟,是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允許更多國有經濟和其他所有制經濟發展成為混合所有制經濟。國有資本投資項目允許非國有資本參股。允許混合所有制經濟實行企業員工持股,形成資本所有者和勞動者利益共同體。”對此,2014年年初,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又做了更為詳細、具體的論述。

  著名經濟學家厲以甯評價說,“混合所有制是我們今後長時間的基本經濟制度,這在大政方針有明確的規定,信心首先來自對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的信心。”從國企發展的現實和必然規律來看,混合所有制是深化國企改革的必然選擇和唯一出路,只能前進,不能回頭。十八屆三中全會做出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決定,是政策制定者對改革形勢深化認識、順勢而為的結果。這應該是民營企業家對改革信心的根本來源。

  現在輿論中對改革存在一些憂慮甚至質疑,這些聲音,情緒化的不少,有理有據的也有,民營企業家要區別看待,甯可多做些研究,不要盲目跟風,人雲亦雲,被輿論所裹挾。這樣做,一方面,對自己提高認識、明辨是非會有切實的幫助;另一方面,也是為改革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其次,向改革要信心,要求民企業多一點耐心,給改革一點時間。

  國有企業的新一輪改革,有一個大背景,那就是中國的全面深化改革,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國有企業的改革,不能脫離這個背景。這就意味,當前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牽涉面廣,系統性強,改革的深度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需要穩步推進。

  例如,“四項改革”試點方案出台後,有些人發現中石油、中石化等壟斷企業不在試點範圍之内,就迫不及待地說,改革沒有誠意。其實,只要稍加思考,就不難理解,改革才剛剛起步,做出這種斷言,顯然為時尚早。另外,先易後難是改革的常理,壟斷企業規模龐大,相比競争性國有企業,也缺乏改革經驗,貿然推進,可能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

  民營企業期待改革加快步伐的急切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我們同樣不能忘記,我國的國企改革因為操之過急,是走過彎路的。當前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方向是正確的,但還需要在實施細節上深入把握,如何把制度和政策安排週密,讓改革的形式合理,方法得當,在考驗政策制定者智慧的同時,也需要時間來保證。

  重樹對改革的信心,有利於民企把握改革的機遇。目前混合所有制改革還處在起步階段,民營企業家需要做的,是理性分析當前形勢,看到改革的進步,並且拿出一些耐心,給改革一點時間,等待更多保障性的政策和制度落地。

2014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給曹德旺等30位福建企業家的回信,引發了企業界和社會的強烈反響。在寫給習近平總書記的信中,企業家們就企業改革提出了建言和倡議,習近平則在回信中鼓勵企業家們繼續發揚“敢為天下先、愛拼才會贏”的闖勁。

  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釋放了推動改革、支持民企發展的強烈信號,也極大地激發了民營企業家們把企業發展壯大的熱情和動力。

  就當下而言,民營企業面對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新機遇,正需要拿出“敢為天下先、愛拼才會贏”的闖勁。

本文摘自《混合所有制的邏輯》


   經濟新常態下,混合所有制改革動了誰的“奶酪 ”?國企改革20年未竟之路將走向何方?民營企業因 何歡喜又擔憂?國有企業如何重新激發活力?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以來,關註 和議論不少,深入和全面的研究卻不多。宋文閣、劉 福東編著的這本《混合所有制的邏輯(新常態下的國 企改革和民企機遇)》在回顧國企改革艱辛歷程、總 結國内外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全面深刻解讀混合所有 制的内涵特徵和實踐路徑,在當前的歷史性機遇下, 從操作層面給出國企與民企借勢升級的指導意見,為 中國經濟全面深化改革貢獻智慧與力量。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