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台物業稅是個好辦法

2014-12-19 17:54:06

  出台物業稅是個好辦法

  有人說,物業稅10年内都不會開增。這句話說有道理,也有道理;說沒道理,也沒道理。

  如果房價得到平穩發展,理性回落,那麼,物業稅的出台就不會那麼急迫。中央政府會在統一各方利益的前提下,權衡物業稅出台的時間,甚至10年後才出台也不是不可能。可如今,房價又撒歡似的漲,在中央政府一系列政策措施失效的情況下,恐怕會不得不快速出台其它政策以抑制房價上漲。

  2009年5月25日,國務院通過並對外正式公佈《關於2009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工作的意見》,其中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負責深化房地產稅制改革,研究開徵物業稅。那麼,是誰逼著中央政府出台物業稅?我看是瘋狂上漲的房價以及又開始瘋狂的房地產商。

  很多年前,我在南非開普敦旅遊攝影時,看到桌山週圍海邊以及前往好望角的沿途有許多漂亮的英式別墅。我向導遊詢問:這些別墅都是什麼人在住?導遊說,原來別墅的主人早已退出,而現在的主人大都是世界各地的富翁和明星。我又問為什麼?導遊說因為南非政府為了吸引世界各地的人來南非旅遊,特別是名人們能在南非停留,就設計了徵收別墅特別物業稅。我這才明白,這是南非政府在通過徵收物業稅來騰籠換鳥,物業稅的厲害可見一斑。

  中國政府正考慮開徵物業稅,顯然,這是治理中國房地產泡沫頑症的一劑良藥。有利於抑制投資需求,增加持有成本,有利於實現房價的平穩發展。

  這幾年,中國的房價翻番上漲,高處不勝寒的房價讓普通老百姓望房興歎,房市出現大量泡沫,泡沫越來越多,一旦破裂,即使不會出現美國的次貸危機,但也會對中國經濟造成致命創傷。中國政府開始通過打出加息、提高二套首付比例等重型組合拳,抑制中國房價的快速上漲,以實現中國房價的理性回落。但2008年,金融危機肆虐,中國經濟也受牽連,如果此時再實施財政貨幣緊縮政策,中國經濟有可能陷入衰退的困境。由此,中國政府陷入兩難境地,如果繼續開降溫藥,傷經濟;若開“加溫藥”,傷民。

  魚和熊掌不能兼得,從大局出發,政府不得不實施寬松的貨幣政策。雖然本意不是為給房地產商撐保護傘,但不反對其實就是支持,何況很多政策如降息、刺激消費等政策,還是無意中為房地產提供了活下來甚至繼續保持高房價的空間。事實上,中央政府無奈地被地方政府和房地產商綁架了,在中央政府的陽光政策下,房價又開始燦爛起來。

  之前,中央政府的宏觀調控政策就沒有擠幹房市裡的泡沫。2008年,房價雖然有所下降,但多是不溫不火,與蟄伏無異,如今借著政府的調控東風,又有了擡頭的迹象,沒被擠幹的泡沫又開始迅速膨脹。可是,此時政府不能下猛藥,下狠了,其他經濟領域也受波及,恐怕中國經濟恢複的嫩芽還來不及變綠,就變黃了,是得不償失。

  於是,開徵物業稅,是針對性較強的調控政策,是只對房產的“過熱症”開的藥方,不會對其他經濟領域產生太大影響。開徵物業稅將會增加囤房捂盤者的持房成本,炒房者不得不通過降價售房。同時,開徵物業稅,也會促使開放商開放更多中小戶型,這符合普通購買者的購買力,有利於平衡市場供求關系。而且,不管物業稅最後以何種形式、什麼樣的條文出台,“基本自住需求者不徵稅,超過居住標準才課稅”已是共識,老百姓不會受到影響。

  如此看來,物業稅只能利民生,而不會傷民生。現在開徵物業稅,雖然不是必然中的必然,實施的條件也不夠成熟。不過,從長遠看,開徵物業稅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但是如果房價持續虛高,中央政府近期快速推出物業稅也不是不可能。

  要民生還是要GDP

  《中國企業家》刊登了一篇名為《出租車司機的“房價論》”的文章,其中的故事值得我們反思:

  “房價肯定是降不下來的。地價這麼高,房價能降下來嗎?為什麼地價這麼高?是因為地王啊。為什麼有地王?是因為政府希望多賣些錢啊。”他說。

  “你覺得地王合理嗎?”我問。

  “存在就是合理的嘛。政府跟開發商穿一條褲子。要發展經濟,得靠房地產。為什麼必須得靠房地產?是因為我們的產業結構不合理,除了房地產再找不到像樣的產業了。”

  “樓市會崩盤嗎?”

  “不會。等這陣風過去了,樓價還會漲。這會政府打壓,等一放開,又會供不應求。不一直都是這樣的嗎?再說,政府敢讓開發商破產嗎?不敢。為什麼?因為房地產綁架了銀行,開發商的錢都是跟銀行借的。開發商要是破產,銀行就完了。”

  可見,房產是多熱的話題,連一名普通的出租車司機,也能說出個八九不離十。每個人都是經濟學家,每個人似乎都能一竿子看到底。這個複雜而又與民生息息相關的社會,總會培養出一些理念和情緒。比如,對房產高價頭頭是道的分析,對當前狀況的不滿與厭惡,以及對“調了又高,高了又調,調了還高”的失望。

  期待是一種力量,一旦沒有期待,人們可能會以負面的形式表現他們的不滿,這就是心理學上的羅森塔爾效應。

  中國的GDP主義,已經成為較為嚴重並流行的官場學問。作為國際通用的衡量經濟發展水平的指標,GDP的增長,固然能給我們種種實惠——國民經濟增長水平提高,政府稅收增加,社會保障水平提高,人民的生活更加富足。

  但是,如果過分偏重GDP,就有可能過猶不及。我國目前的體制仍然是競技制的,力争趕超英美,GDP成為地方政府面臨的第一道也最重要的考核壓力。GDP越高,就說明他們越有政績,他們越有面子,則很有可能在仕途上一帆風順。如果GDP垂頭喪氣,他們可能會很自然地被貼上“能力差”的標簽,他們可能就會在仕途上止步不前。

  同時,由於官員任職具有暫時性和流動性,對官員考核也是非延續性的,官員到哪個山頭唱什麼歌,考核政策也緊緊跟隨,至於官員在調任之前的業績,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使得不少地方官員產生了“火一把就走”的想法。因而,安居樂業這個歷史久遠的長期工程相比,他們更在乎他們任時GDP數字是否更好看。

  除了單純的GDP考核,不少官員對“面子工程”相當關註。面子工程,顧名思義就是在面上的,能夠讓官員長臉的工程。現在的面子工程不在乎集中於拔地而起的建築物,哪個地方的樓高,廣場大,商業區裝修得“金碧輝煌”,官員的面子工程就越漂亮。

  無論是增加GDP,還是興建“面子工程”,都需要錢,而且短期内大量需要。哪裡才是地方財政的錢袋子呢?中國“富中央,窮地方”的格局,決定了向中央要錢不現實。大力發展制造業和第三產業?不行,地方政府的財務進賬要“只争朝夕”,不管是制造業還是第三產業,都見效太慢。緊趕慢趕把攤子鋪下了,效益剛露尖尖角,就要調任了,為下屆作嫁衣裳了。

  與制造業和第三產業相比,房地產有著得天獨厚的“短,平,快”優勢。買一塊地,就有幾個億、十幾億甚至幾十億的收入。除了土地出讓金,還有一大筆房地產稅收。多徵幾塊地,多蓋幾座樓,輕輕松松,就能改變GDP晴雨表,其他產業有再大的能量恐怕也沒有房地產這樣的大手筆。

  如果中央動真格的,房地產商沒有活路,政府的土地收入“水落船低”,GDP增長的如來神筆沒了,“面子工程”也不敢大張旗鼓地做了,當地政府當然一萬個不樂意。

  從長遠看,當地政府“一葉障目式”的GDP主義,同樣會損害當地經濟。高房價固然可以催生當地的土地換成更多的真金白銀,但是,對房地產的過度依賴,導致房地產“一業獨大”,破壞了當地的可持續發展力。一旦有一天政府無地可賣了,又該給老百姓一個怎樣的經濟局面?

  要民生,還是要GDP?這是一場事關政治、利益的博弈。畢竟,樓市的事,只有錢說了還不算,調控到底還是有幾把刷子的。

  情形看起來很麻煩,似乎無論怎麼做,都不會出現多贏的局面,房價問題已從經濟問題轉變為各方利益盤根錯節的政治問題。

  房價高的根源不外乎供求不平衡與地價高。單方面控制供方過熱與壓制需方的購買意願,治標不治本,政府宜在供給上下功夫。政府主導的保障房建設即是證明。不過這幾年,保障房的勢頭又有減弱的趨勢,令人堪憂保障房到底能走多遠?

  市場中引入的競争因素,小產權房。只要相應的法律制度措施完善,物美價廉的小產權房會在房地產市場引起鲶魚效應,既能增加住房供給,又能增加農民收入,何樂而不為?

  此外,土地財政以及引起政府瘋狂追求土地財政的GDP主義也需改弦更張。

  年輕人一定要買房嗎?

  對於有購房能力的年輕人,買房無可厚非,我們鼓勵他們買房,一來“安居才能樂業”,為創造和諧穩定的生活打下良好的物質基礎;二來可以刺激房產經濟的發展,促進房地產業的繁榮。

  對於沒有購房能力的年輕人,則建議不要買房。沒有購房能力,卻“打腫臉充胖子”,霸王硬上弓,會帶來很多負面效應:

  首先,沒有購房能力的年輕人購房,是一人購房多人“受刑”。沒有那個金剛鑽,還想攬瓷器活,自然要借助外力。為了湊房款,他們四處“搜刮民脂民膏”,不但父母的存款被系數“搶”走,其他親朋好友也被擾得雞犬不甯,原本和諧穩定的正常生活完全被打亂了。

  其次,購房使購房者背上沉重的債務負擔。還來不及享受家的溫馨,就頂著房奴的帽子,卷入無休無止的“锱铢必較”的省錢大運動中。然而,即使節衣縮食、一分錢分成兩半花、發揚愚公精神,也難移債務大山。

  最後,房子成為購房者生活和事業的雙重絆腳石。一旦購房,購房者的生活重心發生戰略轉移,從享受生活、提升自我轉移到首付、按揭,一切以“首付、按揭”為中心。大部分工資都用來支付債務,購房者既沒有更多的財力、物力提高生活品味、拓展生活空間,也沒有足夠的魄力和勇氣改變當前的工作現狀,如跳槽、創業等。這是因為,每月的按揭需要購房者有一個穩定的收入曲線,倘若收入曲線出現斷裂或者陡然下降,他們的按揭還款就打水漂了。

  根據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人的需要是呈階梯性的,從低到高依次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類,只有低層次的需要得到滿足,才有可能滿足更高層次的需求。“住”作為人的生理需求,屬於最基本的需求,所以,住房是實現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實現等更高層次需要的重要資本,這與我們前面所講的“安居才能樂業”異曲同工。但是,很多年輕人出現認知誤區,把住房片面理解為買房,沒有購買能力也要硬著頭皮買,最終導致種種不良後果的出現。而事實上,租房一樣可以滿足“住”這一生理需求,並解放了房奴,使他們可以放開手腳向更高的需求層次邁進。

  

本文摘自《中國如何切割危機》


   “大變局,中國怎麼辦?”無論哪個話題都是宏大叙事,如果從經濟學、金融學、政治學、國際關系學等角度,恐怕幾本書都難窮盡,一本書又如何能面面俱到? 不妨換個角度,這些深奧、複雜甚至在平常人看來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只不過是手段,我們利用這些手段獲得緣由、結果,至於如何解決危機,如果站在危機管理的角度,反而能迎刃而解。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