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政府與市場的邊界,以新常態革除舊制度

2015-01-26 17:43:42

  過去十多年來,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們的老百姓最怕改革,因為房改了買不起房,醫改了看不起病,教改了上不起學。改革越改越糟!這是民生領域的改革結果,那麼經濟層面的改革呢?也是越改越糟的。

  過去十多年,政府每年幾乎都將“擴内需、調結構、保增長”作為經濟管理的主要任務。但結果卻是,在經濟運行過程中,將本應給市場放權讓利的改革,逆轉為形形色色的擴權争利。“調結構、擴内需”在事實上被“保增長”取代,使經濟結構更加畸形,經濟改革錯失了最佳時機。

  這種以技術層面的調控代替實質性改革的做法,在政府層面的具體表現就是,並沒有以“壯士斷臂”的魄力去推動像發改委等這樣的強勢部門向市場簡政放權。本來,中國的經濟改革由於起點較低,再加上人口、資源、環境等紅利,使得改革一開始就具有後發優勢。因此,無論是產業改革,還是區域經濟,只要政府向市場放權,只要中央向地方放權,經濟便會馬上出現活力。國企改革,沿海和江浙地區崛起以出口為導向的制造業,都是如此。但接下來由於路徑依賴,政府既不推動剩下的比較困難的改革,更不願意退出經濟領域,而是圍繞“保增長”的目標,揮舞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這兩根“大棒”,在經濟偏熱的時候馬上“踩刹車”,在經濟遇冷時立即“踩油門”,這種反複搖擺的非常態化管理方式,是對經濟週期的人為破壞,不僅造成市場紊亂,對中國這麼一個龐大的經濟體而言,更是一種災難。在權力運行不規範,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被政府“看得見的手”束縛的情況下,頻繁調控的結果就是財富快速向國有企業集中,權力再次向政府集中,社會貧富分化嚴重,龐大的既得利益集團迅速形成並固化,成為今天推行改革的最大阻力。這就是無視或者回避中國經濟真問題的結果。

  之所以出現這種糟糕的結果,原因就是政府不願意退出市場,用計劃經濟的思維去管理市場經濟,而且還發明一個口號,叫作“宏觀調控,微觀搞活”,這是一種非常懶惰的思維模式。我告訴各位,在一個土地、資本(金融)、資源能源和基礎設施等基本上由政府壟斷的市場,調控有意義嗎?結果只能是越調越亂,而且微觀也搞不活。即便在充分的市場經濟體制下,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等調控措施也不見得有多大作用。所以我說,政府是在用調控來代替真改革,其根本原因是不願意退出市場,其中的既得利益者不願意放棄權力尋租的機會。

  

本文摘自《中國經濟的舊制度與新常態》


   本書中,郎鹹平教授秉承了他一貫“看問題入木三分、直抵要害,分析問題一陣見血,依靠真實數據,並能給出合理、可操作的解決方案”的特點,從“重塑政府與市場的邊界,用新常態革除舊制度”這一本質問題入手,全新角度解讀了中國經濟的舊制度與新常態。同時,通過剖析反腐風暴、國企改革、金融改革、價格改革、樓市危機、對外戰略格局等諸多熱門話題,給讀者解毒未來十年的機會和風險。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