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將自己從異化社會中解救出來

2015-02-25 16:10:07

  克裡斯托夫·安德烈

  首位將冥想融入心理治療的精神科醫師,就職於巴黎聖安娜醫院。

  我認為,改變的第一步在於照管好自己。之所以這麼說,因為我是精神科醫師,不是農夫也不是政客。照管好自己,並非以自我為中心或自私自利,而是保護和修複人之所以為人的核心 — 讓我們的内心,避免受到某種形式的現代性的威脅。

  也就是說,我們消費得越多 — 變成購買商品、追隨潮流、緊盯電視或電腦等屏幕的機器 — 人的本質就越少,對他人和整個地球的威脅就越大。我堅信如此。

  以上聽起來像是對現代生活的指責。然而,現代生活並非一無是處,舉個小小的例子,若沒有各種進步帶來的好處,這本書的作者們就無法聚到一起,也不能寫出這本書。

  因此,問題並不在於批判、否定或抛棄現代生活和社會進步(我們所生活的時代非常美妙且激動人心) ,而是反思怎樣才算好好地、審慎地、極高要求地利用現代生活條件。毫無疑問,社會亟待改變,比史上任何時候都更加緊迫地需要改變。 “我們必須學會像兄弟姐妹一樣相處,否則我們都會像白癡一樣死去。 ”馬丁·路德·金 ( Martin Luther King, Jr. ) 在遇刺前的最後一次演講中如是說道。

  我們人類命運和大自然所面臨的威脅不一而足,在此我想談談其中之一:物質主義對人的負面影響和我的一些相關研究。研究的對象是我曾治療過、接觸過的那些人、我的親友和自己。這些研究與我們每個人的日常舉動聯系緊密,因此可以馬上用於實踐,具體方法請參看書後附錄。

  照管好自己至關重要,並非以自我為中心或自私自利的意思,而是保護和修複人之所以為人的核心 — 我們的内心。

  物質主義的污染

  我們有理由質疑,科技的進步帶來的問題多過益處,這在人類歷史上可能是第一次。比如,我們今天已經認識到,一個社會越是盛行個人主義,人們就越不幸福。請註意, “物質主義”一詞在心理學範疇内的含義有別於哲學範疇:它指的是人傾向於物質價值,如金錢、社會地位和財物,而忽視非物質方面的價值,如分享、靈性、内在平衡等等。

  大量科學研究均表明,物質主義帶來的是痛苦,並非當前社會所鼓吹的“買到越多的東西就越幸福 ” 。因為,廣告之所以能吸引人購買,就在於它向我們兜售的是變得更加幸福的許諾,而不是沙發、豪車或衣服本身。然而,我們很清楚,由於享樂適應,購買這些東西其實只能帶來短暫的快樂。什麼叫享樂適應?某種帶來幸福感的事物一直穩定存在的話,人的幸福感就會逐漸消退。

  就像一個正常人認為雙腿行走是很平常的事情,忘了這是一種幸福和恩寵,直到某天他腳踝骨折才能意識到這點。美國心理學教授蒂姆·卡塞爾 ( Tim Kasser ) 發表了多篇關於物質主義如何沖擊當今社會的文章,馬蒂厄將在他撰寫的章節中進一步詳談。

  這一現象令人擔憂,物質主義思想正慢慢浸染著年輕一代。這並不是說我們老一輩人是“好” 的,年輕一輩“比我們差” 。相反,我們老一輩對下一代的成長環境和傳給他們的價值觀負有責任。他們的成長環境被物質主義所污染。近幾十年來,大學對每年入學的新生進行人格特徵問卷調查,發現自 1960 年以來,大學生當中的物質主義傾向越來越大,而大學生是明天的世界公民。我們可以認為這只是北美的一小部分人,僅僅是大學生而不是所有年輕人,等等。但極有可能的是,這種“物質主義的病 ”跟我們大家都有關系,而且世界各地都在逐步西化,這種病正在漸漸擴散至全球。

  問題已然很嚴重。文化和文明不能被簡化為其所產生的物品,它們還體現在其所倡導的價值觀之中,而價值觀是支撐社會運作的基礎。可是價值觀日益遭受極度物質主義思想的侵染,逐漸被社會地位、金錢、外貌、上位、績效、人的經濟價值和社會成本等物質主義觀念取代。一些根本的價值甚至已被這些社會學污染物破壞殆盡,如同含水層被化學物質污染。

  這也不算新鮮事。 19 世紀時,美國詩人兼哲學家梭羅 ( Thoreau )在資本主義和現代社會誕生之際就曾揭露此類現象: “我認為,長期耳濡目染各種庸碌瑣事,會令人的精神不斷受到浸污,所思所想最終都會變得低俗。 ”他堅信,跟極度見利忘義的商業世界接觸得越多,人們受到的負面影響就越深,即使最初並不贊同那樣的價值觀。和這種圈子打交道而毫無防備,不懂得與之保持距離或者提出反對意見,你就已經踏入危險區。僅僅相信面對這些不良行徑時我們有能力守住自己的清白和自由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明白它們會滲透進我們的思想,就像有毒的空氣、水或者食物進入我們的身體一樣防不勝防 — 心理和社會污染所帶來的影響極為強大和持久。

  過度消費和物質過剩

  我們需要面對的首要問題是物質過剩。自人類出現以來,大部分人類社會經歷的困境是物資匮乏,主要表現在食物不夠。人類不是伸手就能得到吃的,必須費很大勁,因為即使有可以食用的東西,還得動手採摘。食品的象徵性價值由此保留至今。今天,西方國家染上的“物質主義病”正在擴散,逐漸扭曲全球人類對待食品的態度。新興國家的財富剛開始增加,居民們一擺脫缺乏症就患上了過剩病。在一些大城市,這兩類病同時並存。幾年前還營養不良,如今卻是肥胖症和Ⅱ型糖尿病高發地區。

  生活在食品過剩的社會是一大問題,而並非一種幸運。咖啡吧的老鼠實驗可以佐證這點。

  咖啡吧的老鼠實驗

  取具有相同基因特點、相同生存經歷的孿生老鼠做實驗,保證百分之百可比性。

  第一組老鼠獲得齧齒類動物常吃的食物 (谷粒、蔬菜等) ,不限量地隨意取食。研究發現它們的體型並沒改變。

  第二組老鼠被關在另一個籠子裡,可隨意取食“咖啡吧食品” ,即重糖、重鹽、添加色素的加工食品,就是廣告裡常見的那些。老鼠大吃特吃,遠遠超過身體需求量,因為它們的大腦天生對這類食物沒有抵抗力,很快就長得過於肥胖。

  結論:第一組老鼠的進食量等於需求量,它們聽從身體的反饋,饑餓感消失就停止進食。而咖啡吧的老鼠面對各種花色的垃圾食品沒辦法控制自己的進食,最後生病了。糖尿病專家覺得這個實驗模式很有意思,照搬到病患身上,最終證明糖尿病的多發在很大程度上跟這種飲食環境有關。

  另一個實驗也很能說明現代社會的物質過剩。 2010 年,有人對所有西方畫家以“耶稣最後的晚餐”為主題的油畫作品進行了研究,發現畫中的杯盤碗碟和食物量在 1000 年間增加了 70% ,原本簡樸的一餐變得越來越豐盛。這些畫恰好反映了濫飲濫食的傾向:

  餐盤和分量都越來越大。

  在這種環境下,怎樣抵禦濫飲濫食的沖動?也許我們首先應該註意自己在餐桌上的行為?在群體中,做到不想吃就不吃有點難,而吃東西其實是一種自發行為。這就是問題所在,也是為什麼說改變既容易 (可以拒絕) 又困難 (需要努力) 。

  過度接觸金錢就會使我們變得不那麼友愛互助,傾向於避開他人。

  過度接觸金錢

  另外有人對過度接觸金錢也做了一系列實驗,結果也很讓人困惑。在某項重要研究裡,志願者被分成兩組,一組接受促發實驗 ( Priming ) ,所謂促發,指圍繞某一特定主題激發被試者潛意識的方法,具體來說,讓被試者在電腦上做一系列小試題,試題内容無關緊要,但在試題之間會有短暫間斷,期間屏幕上會出現鈔票的圖像。第二組為控制組,被試者也做同一系列試題,但屏幕上出現的不是鈔票而是花、鞋子、桌子或其他中性圖像。另外一種試題是要求被試者依照紙張大小和紙上寫的數值大小來排列一組紙片。在這組試題中接受促發實驗的那一組得到的不是普通紙張而是鈔票。

  促發實驗的目的是在第一階段暗中刺激部分志願者想到“錢” ,到了第二階段,兩組被試者集中到同一個實踐教室,給他們一些複雜的難題來處理,並被告知,有需要的話可以向其他被試者求助。那些受到金錢刺激的被試者相對來說求助較少,當別人向他們求助時,他們提供的建議相對較少,花的時間也較少。

  在測試結束後,測試人員坐在椅子上,對被試者說: “請坐到我的身邊來。把椅子拉近一點,我們來讨論一下。 ”那些受到金錢促發的被試者坐得離測試者較遠,而控制組相對坐得更近。

  由此可知,過度接觸金錢就會使我們變得不那麼友愛互助,傾向避開他人,至少在實驗後一段時間内是如此。這一研究結果之所以令人憂心,在於我們都很清楚,生活中金錢是如此無所不在,一部分人甚至把金錢當做生命的重心 (出於貪欲而大肆斂財,或者出於需求不想缺錢) 。

  屏幕和數碼的誘惑導致註意力分散

  食物過剩之外還有幹擾和誘惑過剩:手機鈴聲、短信、電郵、網站,所有這些數碼產品衍生物帶來的誘惑都是問題。關於幸福的研究表明,和在樹林或公園裡散步半小時相比,在城區走路半小時對健康的益處小得多,這可能跟空氣污染有些關系,但另一種假說指出,根本原因是註意力不能持續集中,我們的意識狀態不斷被噪音、紅綠燈、廣告牌所打斷,城市裡的各種刺激不斷捕捉我們的神經。

  我記得某個病患給我講的一個故事。一天晚上,她在看電視娛樂節目,偶然望見院子對面的那間公寓裡有亮光一閃一閃,像是夜總會裡的強力頻閃燈,其實是鄰居家電視機上一陣陣炫目顔色在變幻。她心想: “這人腦子有問題!他要是有癫痫,馬上得犯病……這種亂閃一氣的電視節目簡直瘋了! ”接著她繼續看電視。突然,她想起了什麼,瞧瞧鄰居家的電視,再瞧瞧自己的,發現兩人看的是同一個節目!她如此聚精會神地看節目,竟然沒意識到電視上頻頻切換的鏡頭閃得令人眼花。

  大量研究證明,人的幸福並不僅僅與其從事的活動有關,還與是否投入其中有關。

  如果拿1960年的電視和今天的電視相比,我們會發現,主要變化並不是色彩,而是節奏的加快。過去一個鏡頭長度為幾分鐘,現在的鏡頭幾乎很少超過三秒鐘。這些碎片化的圖像有助於觀衆傾聽發言者的論點嗎?顯然不。它們不過是把辯論變成了一場秀。

  而且,這種碎片化圖像在不知不覺中沖擊了人的大腦,阻礙人們動腦、傾聽、思考和深入判斷,使人僅僅對表象下結論。

  一部分人(若不是所有人) 因為重重誘惑而變得註意力不穩定。修習冥想的人都知道,剛開始冥想時,感覺不到甯靜、虛空,而是内心混亂紛擾,思緒不定無法集中。誠然,腦子裡總在想這想那是一種自然傾向,而我們目前的週遭環境不僅沒有助益,而且使這一傾向越來越嚴重,導致我們不再有持續性的思考,僅僅是對外來的刺激做出反應而已。一切都成了被插播廣告切斷的表演。

  大量研究表明,人的思維飄逸四散是種不可抗的自然傾向,但各種外來污染將這種傾向進一步加強。最近,有人做了一項研究,請數千人每天多次記錄自己在做什麼,感覺如何 (感覺較好還是較差) 以及他們的註意力是集中在眼下正在做的事情還是正在走神。被調查者為完成這項研究,在手機裡下載了一個軟件,在特定時間鬧鈴提醒回答問題。也就是說,要求這些人意識到自己是否全心投入到自己正在做的事情當中。研究證明,人的幸福並不僅僅與其從事的活動有關,還與是否投入其中有關,無論活動本身是什麼。

  相反,心神越是渙散,自我感覺就越差。比如,跟朋友們聚在一起卻心不在焉,這種狀態還不如全力以赴的工作狀態讓人感覺愉悅!當下的真實提醒我們,註意力穩定集中對幸福感來說非常重要。我們投入自己所從事的活動的方式和存在於世間的方式對於擁有幸福感多麼重要,能產生多麼重大和不可估量的影響啊!

  時間壓力帶來的危險

  當今的生活方式帶來巨大的時間壓力,這可能是一個更令人煩心的話題。週末、假期、閑暇時間都有各種計劃,要做的事情太多,幾乎讓人透不過氣來。

  有時候,我在週日早晨醒來便琢磨: “就一天時間,怎麼可能見完所有想見的人,打完所有要打的電話,幹完所有該幹的雜活兒? ”今天星期天,一切都好,可是有時候感覺壓力真大。真荒唐!

  有個很早期的試驗性研究證明,一個小細節 — 比如時間緊迫的感覺 — 就能打破我們的價值觀並且改變我們的行為。這項結論來自於對神學院學生的研究。這些學生背景情況相同,研究人員要求他們準備用《仁慈的撒瑪利亞人》 ( Le Bon Samaritain ) 寓言來講道。這則寓言選自《新約》 ,說的是一個旅行者在穿越某個危險地帶時被匪徒襲擊打傷,財物遭劫,被抛在路邊奄奄一息。一個又一個旅行者路過,都沒有停下來救他,可能是因為害怕。

  對學生們的要求是: “你仔細研讀這段文字,準備講道,然後去附近街區的錄影棚錄影。 ”學生讀完寓言,體會了利他主義和幫助陌生人的精神之後,被派到附近的一間錄影棚拍攝講道内容。

  一半人被告知: “時間充裕,別在路上磨蹭,不用著急……”而另一半人被告知: “趕快動身,要遲到了,趕緊過去,不然錯過約定時間就錄不成了! ”在他們必經的路上有人故意躺在路邊呻吟,就像寓言故事裡那個被匪徒襲擊的旅人。研究人員想知道這些學生的性格、個性和他們所研讀的寓言故事的性質對幫助他人有沒有影響。結果發現,時間壓力是影響最大的因素。沒有受到時間壓力的學生中, 2/3 的人停下腳步救助路邊的“傷者” ,餘下 1/3 沒有停下來 (大概是因為要錄影所以感覺緊張) 。相反,另一半被告知時間緊迫的學生中,僅有 1/10 的人停下來!只有 1/10 !這些神學院學生可是剛剛研習過關於利他主義的寓言呢!

  《 仁慈的撒瑪利亞人 》寓言

  馬丁·路德·金在遇刺前的最後一次演講中提到這則寓言,解釋說: “你們知道嗎,教士和利未人可能都看見了路邊躺著的那個人,心裡想著匪徒是不是還埋伏在附近。也許他們以為那人在假裝,裝成被搶劫後受傷倒下,其實是設計騙他們,等他們靠近就輕而易舉地進行突然襲擊。利未人問的第一句話是: ‘假如我停下來幫這個人,我會發生什麼事情? ’而當仁慈的撒瑪利亞人經過時,他問的第一句話是反過來的: ‘假如我不停下來幫這個人,他會發生什麼事情? ’ ”馬丁·路德·金很聰明地指出,那兩個沒有停下來的人可能有著相同的原因:恐懼。第三個路過的撒瑪利亞人停下了,救了受傷的旅人,把他帶到一家旅店,給旅店老闆錢請他照顧傷者。

  這個結果應該讓我們更謙遜一些。我們的善心和價值觀居然被虛假的緊迫感輕易地毀掉,讓人既困惑又惱火,既羞愧又郁悶,但這是真的!我們的天性和價值觀總是受到此類小事的阻礙,必須不懈努力,不讓時間壓力和一大堆要做的事毀掉我們做好人的能力。

  我們究竟能給社會帶來什麼?

  該怎麼做?行動起來,聽起來似乎微不足道,但一切始於足下。首先,理解現實,明白現實對我們有影響,意識到我們的精神、心靈和價值觀確實受到了污染,我們被污染包圍,其影響不可小觑也不可忽視。面對種種影響因素,我們的態度必須是積極的,警覺的,嚴格要求自我。

  顯然,要想改變什麼,就必須付出努力。無論如何,不能輕視對手。讀到上文中引述的那些研究結果後,我確信這樣一點:我們自以為很聰明,其實沒那麼聰明。我們錯誤地以為自己面對壞的影響時擁有強大的力量,不受其控制。恰恰相反,我們很容易被影響,往往估計不到影響究竟有多大多深。心理學和神經營銷學大量深入研究如何影響和操控人,很多企業在這方面花費極大的人力物力,充分利用已有的科研數據,重點就在於令我們不去思考,不動腦子,忽視我們的内心生活。

  前一段時間,電視上出現了對心理治療和服裝進行比價的廣告。與苦苦反思自己相比,不經腦子大筆花錢顯然是更容易讓人精神振奮。這個廣告在我看來很有代表性,代表了這個時代的各種危險。此類廣告很多,都打同一種牌:不用去看心理醫生,花錢買開心就好。看似很有趣,實則會產生很壞的社會影響,因為它們拿兩種完全不相幹、性質根本不同的排解方式來做對比。而這種錯誤想法如今越來越普遍。

  上個世紀初,斯蒂芬·茨威格 ( Stefan Zweig ) 寫道: “在我們今天這樣的時代,新的生活方式扼殺了人的各種内在的專心致志,就像一場森林大火把動物驅趕出自己最隐蔽的窩一樣。 ”

  這種狀況一直存在,但越來越嚴重,變化得越來越快,當今社會所具有的非人化力量通過各種全新的方式出現。對策還是有的,比如與自然環境保持緊密聯系。正念的價值觀與皮埃爾·哈比所維護的生態保護價值觀有很多相通之處。兩者是互補的。都是一種情感的聯系,激發人類對自然的敬畏之情,意識到我們對自然的依賴。

  多項研究指出,生態保護價值觀與正念價值觀不僅相通,甚至可以絕對並行不悖。這些研究極為重要,因為在現在這個時代,人們總是說: “我明白你的意思,可是生態保護意識有太多限制,這不行那不可以,責任太大,讓人覺得很煩,還會降低人們的生活品質,所以不太想參與其中。 ”採用冥想的方式可以令我們更加敏銳地感覺到自己細微的情緒。當面對一幅廣告畫,畫中的餐盤裡堆滿了食物,修習冥想的人心裡會出現這樣的聲音: “不要,這樣不對,有問題。 ”這種敏感可以將我們從過度消費的物質主義污染中拯救出來。

  我們有幸活在一個極為豐富多彩和激動人心的時代,但這個時代比過去任何時代都需要我們 (即使沒有參照和價值觀) 至少擁有冥想修習所謂之 “意念”(Intention)

  最後,還有一種對策:不要把生活品質過多地建立在物質主義元素之上,重視當下的存在感,利他的存在感,感受自己的情緒,這種價值觀會帶給我們幸福感,跟生態保護毫無沖突。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美妙無比。我們有幸活在一個極為豐富多彩和激動人心的時代,但這個時代比過去任何時代都需要我們 (即使沒有參照和價值觀) 至少擁有冥想修習所謂之“意念 ”( Intention ) :知道自己身處何處,想要去何處以及我們希望努力達到何種目標。

  改變自己,改變世界?

  這兩者相輔相成,不可分割。因為我們無法或者說無法僅憑一時沖動改變世界,我們需要持久堅持。因為改變不是或者說不僅僅是破壞不對的東西,還需要創造你想看到的好的東西。因此,如果我們自己不具備我們希望世間出現的美德,如果我們不盡力體現這些美德,我們不可能“傳染”給他人,也不能克服困難,攻克對手。

  近幾十年來取得的進步讓我們有理由心存希望。我們總算明白了,盡管擁有聰明才智,人仍然是脆弱的、需要互相依賴和依賴大自然的。對自身的脆弱及其相關危險的意識很可能令我們獲救。

  給我啟迪的人

  蒙田( Montaigne 1553~1592 )每次重溫米歇爾·德·蒙田的作品,總會讓人記起平凡生活的滋味。看他如何巧妙地回答假象對話者的提問: “今天什麼事也沒做。 ” “怎麼?你難道沒活著?生活不僅是最基本的,也是人最重要的事之一啊……”蒙田提醒我們,有時候我們什麼也沒做,但我們一直在生活啊!

  他還教給我們智慧和思想開放,比如:週遊歐洲時,他曾後悔沒有把廚子帶在身邊。是因為不喜歡當地食物,想要自家廚子做幾盤法國西南部的名菜來打打牙祭?才不是呢!恰恰相反,他想讓廚子學會幾道異國菜肴,回家之後招待好友品嘗。開放的思想和智慧有時見於日常小細節。不,不是“有時” ,應該說“總是” 。

  真正的智者並非以言論見著,而是凸顯在他的生活方式之中。這就是為什麼蒙田是我喜愛的大師之一,為什麼他給我以啟迪。

  亨利·戴維·梭羅( Henry David Thoreau 1817~1862 )梭羅被稱為“美國的第歐根尼 ” 。在《論公民的不服從 》中,他首次提出了非暴力的公民行動,啟發了甘地和馬丁·路德·金,並且證明,一個人堅定而具有榜樣性的行動能夠帶動其他人。在《無原則的生活 》 ( Life Without Principle ) 中,他批評了對行動的“癡迷 ” : “我認為這種無休止的行動什麼都不是,甚至比罪行還不如,有悖於詩意、哲學,甚至有悖於生命本身。 ”在代表作《瓦爾登湖》裡,梭羅贊頌了孤獨自處但對世界和生活保持開放心態的人生。

  梭羅是現代生態保護者的先驅之一。他的作品,尤其是《梭羅日記》 ,貫穿其中的是如下信念:只有與自然保持共處,人才能體驗富足完滿,保有健康並增長才智。若是遠離自然,則身處險境。

  我對如何投入生活的三大建議

  1.清除數碼的毒害

  怎樣才能更好地投入生活,活在當下?比如,擺脫對數碼產品的依賴?

  改掉早晨起床第一個動作就是打開電腦,查郵件、查微博更新的習慣,第一件事變成 — 坐好,呼吸,冥想。

  下定決心,一天之中少接幾次電話,少回幾封郵件,集中精神做好手頭的工作或是陪伴親友。在想改變世界之前,甚至在想改變自己之前,最好以回到自己的内心為始,觀察内心的動靜,選擇打理好内心的問題,然後開始回到生活的軌道,清楚認真地思考我們要做的選擇。

  改變從這裡開始。獨自做出更加努力投入生活的決定,也會讓身邊的人感覺到我們更多的陪伴和關註,這樣做很快會帶動其他人。

  2.正念飲食

  面對一道菜或一份食物時,我們有沒有能力聽從自己身體的需要,問自己這樣的問題: “我真的想吃嗎?我是不是真的需要吃下眼前的東西?我要勉強我的朋友或孩子吃完他們盤子裡的食物嗎? ”

  此外還有很多可以做的:每次盡量點最小份的食物。勸人不要過量飲食,阻止這種不健康的傾向。孤軍奮鬥很難,所以要聯合大家一起來接力,勸阻浪費和暴飲暴食。

  3.培養感恩之心和寬容

  生命中的每一天都要牢記,我們的全部幸福都來自於週遭的一切:要感恩!所以,每天:為另一個人做件事 (微笑、安慰、贈予、幫助、祈禱) ;為地球做件事 (欣賞、感謝、保護) ;別忘了為我們自己做件事 (讓自己享受片刻、安靜片刻、正念片刻) ;熱愛一切,生活很美好!多一些給予,分享的時候生活更美好!

本文摘自《我願意改變》


   觀念危機,經濟危機,生態危機,健康危機,我們的世界怎麼了?這個世界會好嗎?我們感覺很無力。四位大名鼎鼎的智者同時也是四位暢銷書作者為每個人面臨的困局,為時代的病痛給出良方。沒有人能夠置身世外,改變自己就改變了世界的一部分!
幾位作者首次合作的這本《我願意改變》中,結合各自的經驗和才華,揭示了找到和諧生活的新方法,並且提供了如何踐行的實際步驟。字裡行間傳遞給讀者:未來掌握在自己手中,每個人需要做的就是點燃自己手中的蠟燭,如此,方能照亮我們存在的世界。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