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我們來回答兩個問題:
第一,在什麼樣的競争環境下,領先企業總能保持長盛不衰?
第二,在什麼樣的競争環境下,領先企業總是輸給新興企業?
在持續性技術競争環境中,領先企業無人能敵。在破壞性創新競争環境中,領先企業總是落敗。
大公司的邏輯就是持續性技術,而小公司的機會或者大公司的盲區就是破壞性創新。也就是說,大公司的邏輯自洽體系是持續性技術,而大公司下面的黑洞是破壞性創新。
這種邏輯關系可以用一個矩陣來體現,即把成熟的產品、成熟的技術賣給主流客戶,這是第一象限;把新產品、新技術賣給一個新興市場,這是第四象限。第一象限是持續性技術的主場,第四象限是破壞性創新的寶地。
第一象限屬於大公司,第四象限屬於小公司。第一象限是大公司的邏輯自洽體系,而第四象限則是大公司邊界之外的地方,是上帝恩賜給小公司的唯一機會。
持續性技術與破壞性創新
2010年,週鴻?在微博上說,一只大鳄魚,你要打敗它,在水裡抱著打,肯定打不過。但是,你把鳄魚引到樹上,猴子就能把它收拾了。互聯網時代,小公司打敗大公司,改良沒有出路,只能靠颠覆。改良是持續性技術,在第一象限;颠覆是破壞性創新,在第四象限。
週鴻?曾經給大家推薦過一本書——《柔道戰略》,講的是找對方最薄弱環節,以小博大。
大公司的持續性技術就好像是相撲,相撲是要比分量的,所以小個子無法跟大個子比,這是大個子的主場;而小公司的破壞性創新就好像是柔道,我雖然個子小,但是我不跟你正面打。 這是兩個思路。
所以在互聯網時代,小公司打敗大公司,改良沒有出路,只能靠颠覆。大公司做什麼,你就做什麼,你認為你比大公司更有效率、更有執行力、更勤奮,這裡的改良就是持續性技術,是在第一象限;第四象限叫颠覆,就是破壞性創新,做跟大公司不一樣的事情,去颠覆它。
本文摘自《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生存法則》
短短三年間諾基亞隕落,
摩托羅拉區區29億美元出售給聯想,
芯片業霸主英特爾在移動芯片領域份額幾乎為零,
風光無限的巨頭轉眼成為被颠覆的恐龍,
默默無聞的小公司一戰成名迅速崛起,
令人瞠目結舌的現象幾乎都被“颠覆式創新”法則所解釋。
颠覆式創新教你在新的商業競争中“換操作系統”而不是“打補丁”,
小公司用破壞性思維可以“以小博大”占領新興市場。
大公司進行自我攻擊,才是唯一活下去的機會,
今天,全人類都面臨一個在新“價值網”中生存的大懸難,
本書從哲學、物理、思維、管理多個維度,探索已知世界的邊界,
透過費解的現象,揭示商業社會中令人驚悚的真相。
不確定的世界裡,探索比結論重要,
移動互聯網時代,見識比知識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