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投資人具有利息效應,早一分耕耘,不是早一分收獲,而是多出十幾分收獲。投資的機會不是倍數增長,而是指數增長,有點像利滾利,對,就是利滾利的增長。
提前做好轉身做投資人的規劃對企業家非常有利,現在應該看到中國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國,也是創業者數量大國,卻不是真正的企業家大國。為什麼?根據人口基數,我們是投資人人均數量最少的國家,正因為這樣才更應該去做投資人。很多企業家,拼搏出來的企業卻沒有資本可以融入,沒有投資人可以借力,顯然不能適合市場發展需求,企業家只有數量顯然是沒用的,而且沒有資本支持的創業者、企業家會造成社會負擔——比如信用卡套現、高利貸、挪用公款等非法融資渠道。怎麼扭轉?
準備好,做出做投資人的規劃,成功的企業家聯合起來一起做投資人,會對這種情況起一定的扭轉作用,因為投資人多了的確可以優化融資環境、促進經濟穩定,更重要的是這種狀況也是——投資人最好的獲利機會。
現在僅讓自己的企業獲得發展,即把企業的產品變成有用的現金流,這個當然是重要的,但很不充分。如何使得更多的企業,尤其是創業企業家,都能夠發展起來,又能夠通過他們的發展進而產生社會價值,這才是成功的企業家應該做的事情——轉身做投資人。
企業家轉身做投資人的現實價值,可以簡單地歸納為四句話:維持企業的生存,發揮團隊的才能,有利於更多企業的長期發展,進一步做到促進其價值實現。這個“價值”不是市場認可,不是利潤增加、現金流穩定、當成功的企業家就行了,而是要根據企業的發展和需求在競争中通過投資人的努力來實現,充分重視更多企業家的發展前景價值,讓其在成長中公平競争,努力實現整體價值。
企業實現價值的途徑是多元的,同一行業的企業不同的企業家有不同的思路。如,有的企業家堅持低價滲透,他們堅持認為賺小錢才能獲得生存基礎,才能獲得廣泛的支持;但是更多企業家堅持利潤最大化,他們堅信在市場嚴酷競争的今天,只有堅持利潤最大化才能穩定生存。但是在企業家裡也有其他思路,如培訓、教育、咨詢、顧問類企業的企業家,他們通過協助別人取得成功來實現自身價值,他們的收益來自於客戶取得的價值部分,這與投資人的性質有點接近了,只是比投資人更直接一些。
現在很多企業家習慣於守業的思維、習慣於吃老本,市場份額降低了就靠促銷,靠促銷不一定有用,就利用社會關系網絡強銷,也利用政府關系,通過人脈進入政府圈,像一般推銷一樣去做,拿不到業務就行賄。而大部分這樣做的企業家得到業務後就把這種經驗作為法寶,彷佛自己變成超級業務員,欺負供應商和別的沒有關系的小企業,等到失敗的時候只怨歎大環境不景氣,殊不知其實是自己從一開始就走錯了路。
當然,更多的企業家主要通過正當途徑獲得成功,似乎這樣的企業家及其企業的生命力更強一些;但,“似乎”就是“似乎”,規律不可逆轉,任何一個產品,任何一個行業,總是有
起有落,和人一樣,行業、產品的生命都是有限的,不思變,就停滞,直至死亡,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當企業業績持續增長,達到一定界限的時候,會進入臨界點狀態——不再增進,逐步下滑,如同懸崖勒馬,怎麼都勒不住。這時候,是轉型繼續做企業,還是轉身做投資人,各有利弊,但無論做哪一種選擇,都比抱定主意不改變的好。也就是說,企業家到了臨界點不改變,是惰性,這種惰性必須要克服。
其實,最好的扭轉方法,就是轉身做投資人,利用資本和豐富的企業經驗,去幫助更多的企業家。
本文摘自《轉身投資人》
做投資人不僅可以救人,還可以自救。企業家創造了財富,投資人創造了企業家。要想活下去,要麼果斷轉型,要麼投資新的事業;而投資新的事業,就是事實上的轉型。顯然,在面臨生命期限時,投資是唯一出路。投資人是在耕耘社會基礎,是價值背後的巨人,全力推動企業家創造前端的價值。讓企業成功的不僅僅是戰略、管理、營銷,更是源源不斷的現金流和投資人思維。《轉身投資人》講述一個企業家或中小型企業主如何轉變成投資人,以及成為投資人需要具備什麼樣的素質,融會了資深投資人傾情分享的純幹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