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3月,沃爾克坐在大通銀行的辦公室裡,眼看著投機商大肆攻擊美元這一國際金融的基石。他在1960年10月經歷過此情此景。只不過早前那次攻擊來得雖急,去得也快,但這一次卻使整個體系幾乎陷於癱瘓。
1968年年初,美國財政部的黃金儲備價值120億美元,但能用於償付外債的黃金只有10億美元。[51]美國黃金儲備的主體部分仍以“黃金準備金”的形式封存,用於支撐美聯儲發行紙幣,即美國人日常使用的10美元、20美元鈔票。隨著經濟的增長,流通中的貨幣也不斷增加,使黃金準備金數量不斷增多。
在1968年年初,外國央行持有的美元官方儲備超過150億美元。根據《佈雷頓森林協定》,他們可以要求美國財政部按照1盎司黃金等於35美元的固定價格將美元兌換成黃金。[52]此外,在歐洲商業銀行的賬面上還趴著超過250億美元的存款。[53]任何一個自尊心強的瑞士學童都清楚,就憑外國人持有的這些美元,瑞士的投機商一眨眼就足以榨幹美國財政部可自由動用的10億美元黃金儲備。《華爾街日報》生怕美國人考慮不到這一點,故對此有詳細報道:“紙幣發行……占用了越來越多的黃金……使得黃金不夠用於對外償債。”[54]
約翰遜總統在1968年1月的國情咨文講話中,請求國會取消尚保留的部分黃金準備金要求。[55]這樣,美國就可以動用其全部黃金儲備來維持其美元兌換黃金的承諾了。來自金融界的諸路人士紛紛到國會作證,支持總統的提議,這中間就包括貨幣主義的領軍人物、芝加哥大學教授米爾頓R26;弗裡德曼,備受尊敬的凱恩斯主義者、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查爾斯R26;金德爾伯格,以及百萬富豪中的典範、大通曼哈頓銀行的大衛R26;洛克菲勒。[56]但是,美國衆議院仍對此將信將疑,好不容易才以199票贊成、190票反對的微弱多數通過了政府提案。參議院則準備在3月上旬表決提案。
在1968年3月前兩週,由於給市場的信號不太清楚,投機商從世界各國央行那裡兌付了前所未有的數量的黃金。美國流失了差不多900噸黃金,價值相當於10億美元,幾乎平了1967年(非常差的一年)全年流失黃金12億美元的紀錄。[57]倫敦黃金市場的日成交量經常觸及100噸大關,是正常情況下的10~20倍。[58]一位黃金交易員說:“這是不可能持續下去的,一定會出亂子。”[59]
一般民衆也加入炒金熱潮中。當然不會在美國,因為美國人仍被禁止投資黃金。1968年3月4日,位於加拿大多倫多的豐業銀行,一位32歲的機械工程師買了50盎司黃金,還解釋說:“我這可不是投機啊,是保值。我會等上一年,如果什麼都沒發生,我就再把黃金賣掉。”[60]臨近下班時,參與投機的心情郁悶的買家仍在銀行地下室的櫃台前排隊,一些人手裡攥著塞滿美元的信封。
參議院對黃金準備金提案反複考量,進展得並不順利。關於取消黃金準備金要求的法案,使一向對央行持有懷疑態度的中西部地區參議員大為不滿。[61]來自科羅拉多州的共和黨資深參議員戈登R26;埃洛特指責道:“這部法案竟然要把最後殘存的約束貨幣發行的限制取消。如是,貨幣擴張決策將交由聯儲理事會一家任意處置,而聯儲理事會對誰都沒負過責。”埃洛特對央行的懷疑論體現了十足的安德魯R26;傑克遜(美國第7任總統,1829~1837年在任——譯者註)式的美國腔調。但這位埃洛特參議員的頑固程度還比不上“老山胡桃”解散美國第二銀行那麼厲害(安德魯R26;傑克遜總統的綽號是“老山胡桃”,他奉行“以農立國”理念,認為中央銀行犧牲了農民工人的利益,有利於工商業和富人,在任期間撤銷了具有央行雛形的美利堅第二銀行的聯邦特許牌照——譯者註)。埃洛特只是希望國會繼續以警察總署的身份履職:“我並非建議國會介入現金發行和貨幣供給的日常管理環節,但是我們肯定不應當讓警報系統短路失效。”
來自威斯康星州的參議員威廉R26;普羅克斯邁爾,比參議院中任何其他人都懂銀行和金融事務。他試圖勸服埃洛特,說他反對法案的願望是好的,但執行起來卻是不利的。“埃洛特參議員忽視了一點……貨幣供應量的主要組成部分不是紙幣現金,而是活期存款……尊貴的科羅拉多州埃洛特參議員引述的那位經濟學家米爾頓R26;弗裡德曼博士……甚至連他都會毫不遲疑地主張,不能指望通過限制紙幣發行來約束貨幣供給。”
埃洛特參議員承認普羅克斯邁爾的專業解釋。“普羅克斯邁爾參議員……是完全正確的——現金只是貨幣供應量的一個部分。”他還直接援引了一句美國中西部的俏皮隐喻來支撐他的觀點,“但是,尾巴是狗身上唯一能抓住的部分。所以我會一直抓著它,努力不讓它搖擺,直到把它趕出棒球場。”
1968年3月14日,參議院以39票贊成、37票反對通過了議案,取消了針對現金發行設定的25%的黃金準備金要求,也取消了黃金對國内貨幣供給的最後約束。[62]這一僅以微弱多數票勝出的投票結果顯示,美國立法體系中湧動著一股對央行不信任的暗流。難怪即使這一有利的投票結果,也未能平撫全世界投機商的擔憂。
投機商擔心的是,即便把美國財政部的所有黃金儲備都用上,恐怕也難以將每盎司35美元的金價維持太久。美國人在海外花費甚劇,把太多的美元留在了外國人手中。約翰遜總統在其國情咨文演講中的聲調幾近絕望,他懇求美國同胞盡量不要出國旅行,要把美元留在美國。[63]然而,即使紐約客不去地中海城市,只到大峽谷遊玩,也無法解決美國的國際收支赤字問題。削減越戰開支來抑制通脹興許能起點作用,但那不在總統計劃範圍之内。
1968年3月15日星期五,應美國總統林登R26;約翰遜的緊急請求,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關閉了英國的黃金市場。[64]蘇黎世的一位銀行家對黃金投機狂潮的結果給予了總結評價:“難道這些買入黃金的人沒有意識到,他們正在摧毀整個世界的貨幣體系嗎?”[65]
1968年3月16日是一個星期六,“黃金池”成員國的代表聚在華盛頓的美聯儲理事會,讨論下步策略。[66]這些國家的央行一直通過買賣黃金來維護每盎司35美元的金價。當市場上的買家(包括珠寶生產商和阿拉伯酋長)太多時,央行會賣出黃金;而當賣家(通常是俄羅斯、南非等黃金生產國)太多時,央行將買入黃金。“黃金池”這邊一直按照供需規律操作,但投機商的需求卻遠遠超過供給。
這些央行行長經過兩天的詳細謀劃,發佈了一份公報,提出了新的規則:“美國政府將繼續與其他貨幣當局在現有每盎司35美元的價位上買賣黃金……但是將不會再向倫敦黃金市場或任何其他黃金市場供應黃金。”[67]這份正式的聲明對美國立法取消黃金準備金要求的舉措表示贊賞,但也提出,美國仍需實施新的政策,以保護好全世界的貨幣黃金儲備。
央行行長們聯手立起了一道他們自己版本的“柏林牆”,把官方貨幣黃金市場與私人部門的黃金市場隔絕開來。他們挑出屬於自己的部分,繼續在圈内開展交易,將圈内的金價控制在35美元的水平上。對外部人而言,無論是投機商還是普羅大衆,他們願意怎麼交易就怎麼交易,愛用什麼價格就用什麼價格。這樣就形成了兩個層次的黃金市場:一個是央行之間的固定金價市場,另一個是其他參與者之間隨行就市的市場。
對多數美國人而言,黃金市場新規則對大家的影響之大,堪比在拉斯維加斯賭城修改21點遊戲的A牌分牌規則(也許這都沒那麼大的影響)。但一些人,比如在曼哈頓西43街建築工地工作的約瑟夫R26;羅科維奇卻非常樂觀:“我覺得國家的領導知道他們在幹什麼,希望如此。”[68]還有一些人則表示了不解。像約翰R26;萊特,一位在位於時代廣場的紐約儲蓄銀行工作的安保人員,他說:“我並不擔心……但如果這樣持續下去,美元也許就不名一文了。”[69]
約翰R26;萊特擔心的應該是美元的價值。並非是因為兩級黃金市場,而是因為美國國會取消了貨幣發行的黃金準備金要求,使埃洛特參議員的報警系統短路了。美聯儲主席威廉R26;麥克切斯尼R26;馬丁已經幫忙說服了議員,如果不取消黃金準備金要求,經濟增長就要停滞:“流通中的聯儲券(必須)逐年隨著經濟的增長而增長。”米爾頓R26;弗裡德曼在支持取消黃金準備金時採用的則是誠信說:“此前已有兩次,一旦黃金準備金要求對貨幣發行構成限制,就去放松規則……可見,黃金準備金的法定要求……已成虛幻……為維護誠信起見……還不如幹脆取消掉算了。”[70]美聯儲主席馬丁表示同意,並強調黃金準備金這一“紀律”並沒有控制住貨幣供應量,反而束縛了美聯儲控制貨幣供應的決策部署。[71]
國會有充足的理由相信美聯儲主席馬丁對穩定貨幣的承諾。當馬丁還是財政部的助理部長時,他就因以原則性極強的立場支持提高美聯儲的獨立性而引起了其上司、財政部長約翰R26;施耐德的不滿。他曾經為那個著名的“協定”
(又稱“1951年協定”,是美國財政部與美聯儲之間達成的避免財政赤字貨幣化、恢複美聯儲獨立性的協議——譯者註)談判斡旋,得以讓美聯儲確定以反通脹為政策目標。[72]後來,馬丁成為美聯儲的主席,實施了價格穩定政策,並持續了差不多一代人的時間(馬丁於1951~1970年間擔任美聯儲主席長達20年之久——譯者註)。但並非每一任美聯儲主席都能遵循他的榜樣。
本文摘自《保羅-沃爾克和他改變的金融世界》
保羅-沃爾克是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美聯儲主席,對美國和世界經濟影響最大的金融泰鬥之一。
這位“溫柔的金融巨人”身高逾兩米。比身高更突出的,是他輝煌傳奇的職業生涯:20世紀70年代,應對佈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和美元危機;70至80年代中,在美聯儲主席任上,成功制服惡性通貨膨脹;2009年,應奧巴馬之請再度出山,應對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機。自1963年以來,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裡,他被六位總統委以重任。
尤其在上世紀80年代,沃爾克成功馴服高達兩位數的通脹怪獸,創造了“沃爾克奇迹”,為美國此後的經濟繁榮增長奠定了穩固基礎,被譽為“過去20年裡美國經濟活力之父”。
更為寶貴的是,他剛正耿直,堅毅執著,忠於公共利益,不迎合任命他的總統。沃爾克罕見地不謀求聚斂個人財富,他放棄投資銀行提供的高薪,長期過著算得上是清貧的生活,其高貴、正直和獨立的品格倍受世人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