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0年的全數字化大會上,史蒂夫在講話中透露了一些關於蘋果公司内部運作的事宜:
你知道蘋果有多少個委員會嗎?零。我們的組織架構就像剛起步的創業公司一樣,但我們是這個星球上最大的創業公司。
史蒂夫是如此追求“簡潔”,他無法容忍複雜的制度。他從骨子裡相信,自己能領導一個全球性企業脫離“複雜”的魔爪,走向成功。更具體地說,他相信只有堅守老蘋果公司遵循的價值觀,新蘋果公司才能取得成功。正如他所說:
我不明白為什麼企業在規模壯大後就得改變。
這聽起來似乎不切實際。畢竟,一家公司怎麼才能做到在規模從幾千人壯大到數萬人後仍然一成不變呢?但史蒂夫不相信世上有辦不到的事,因此,他只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其中就包括控制團隊規模。史蒂夫是個理想主義者,早早就認定了事情應該怎麼做,這甚至促使他向傳統企業的做法叫闆。
1985年,當時蘋果的首席執行官約翰·斯卡利讓史蒂夫離開公司。2010年,他在接受採訪時解釋了史蒂夫的組織原則:
史蒂夫定了個規則,那就是Mac團隊不得超過100人。所以,如果要往裡添人,就必須有人退出。這種思維是典型的史蒂夫式思維:“我最多只能記住100個名字,而且只希望跟我了解的人一起工作。因此,如果團隊超過100人,就會迫使我們改變組織架構。我無法用那種方式工作,我必須了解團隊裡的所有事。”
我在蘋果工作時,史蒂夫就是這麼管理自己的部門的。
從蘋果推出麥金塔電腦開始,到史蒂夫任職的最後幾天為止,這種工作方式幾乎沒有改變過。史蒂夫把許多事情制度化了,包括被稱為“百強會議”的蘋果公司全球高管年度會議。史蒂夫認為其中一些人比較了解蘋果的遠景,會在匯報工作時提及這方面内容。在“百強會議”上,史蒂夫和高管團隊會展示未來幾年蘋果的戰略,展望蘋果的發展前景。史蒂夫知道每一個參加“百強會議”的人叫什麼。
當年蘋果電腦剛誕生時,喬佈斯、沃茲尼亞克和合夥人構成了最小的“精英小團隊”。蘋果“更小、更精簡”的企業性質讓史蒂夫成為了“簡潔”的信徒。令人震驚的是,“簡潔”不僅僅讓蘋果變大變強,還讓蘋果成為了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也可能是市值第二的公司,這取決於蘋果與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的每日股價差異。)
本文摘自《瘋狂的簡潔》
在《瘋狂的簡潔》裡,我將分享的故事都是關於市場營銷嗎?是的。如果你正在做買賣,這本書會對你有幫助嗎?是的,肯定會。如果你不是做市場營銷這一行的,你能從書裡獲得至關重要的洞悉嗎?是的,可以。
《瘋狂的簡潔》關註的是創意和流程。它不僅關註如何創造最好的作品,如何為它争得發展空間,也關註如何高效運作、獲得更圓滿的結果。這些原則適用於很多商業領域,不光局限於市場營銷領域。
無論你的工作是處理用戶關系、管理團隊、保證工期,還是協調團隊解決棘手的問題,無論你做的是什麼樣的生意,《瘋狂的簡潔》都將激發你思維的火花,讓你的事業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