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們用一種無差別的方式思考時,就有陷入“二選一”思考模式的危險,覺得不是好的就是壞的。如果事情沒那麼好,那就是很糟糕。這當然是不符合實情的,我們都知道,事情有灰色地帶。用差異化的方式思考要好得多:“有時候狀況很差,有時候又好一些。”這種差異化的模式給了人們更多思考和行動的自由。
這種非黑即白的思考方式會很快讓員工認為,在問題沒有完全清除、事情沒有達到完美狀態之前,事情就還沒解決。可是,我們都明白,而且大部分是通過艱難的方式明白,(工作)生活中的完美只是一種幻象。試圖達到完美狀態是一定會失敗、讓人失望的行為。
解決方案的第六步就是幫助員工看到現實中真實的灰色(或者更準確地說——不同的顔色),最好地工作。實際上,這種灰色的範圍幾乎是無限的,我們的任務就是幫助員工用差異化的方式思考和做事,這樣,比起非黑即白的模式,就有了更多的可能。
通過詢問改變員工非黑即白的思考方式
我們有幾種方法幫助用非黑即白方式思考的人轉換成一個差異化或者更有色彩的思考者。
從最明顯的方式——常識——開始是不會錯的。你可以向對方指出他們在用非黑即白的方式思考:“哦,想想看,情況沒那麼糟糕,不可能什麼事情都像你告訴我的那麼壞。”如果這種方式成功了,很好。但是,還是有人會把這樣的對話理解為為什麼情況真的很糟糕。如果你遇到這種情況,你最好還是放棄繼續用這種方式勸說對方,因為我們之前學過的法則三:“如果你做的事情沒有效果,那就停下來,換其他的方式。”
接下來你可以嘗試提出構建解決方案的問題,讓對方意識到差異化。
* 有沒有什麼時候情況比現在要好一些?
* 那時候有什麼不同?
* 那時候你有什麼不一樣的做法?
* 你的同事做事與你有什麼不同?
* 你說,如果我問的是情況沒現在這麼糟的時候的事情,他們會告訴我什麼?
* 你記得有沒有什麼時候情況比現在好一些?你是如何處理的?你做了什麼讓情況變得好一些?
這類問題的答案一定會體現出一些差異,提供一些關於積極的差異的有效信息,這些東西會告訴你如何處理問題。
在構建解決方案的模式裡,有一種更優雅的範式能跳出差異化的舞步。你可以用一個10分的度量器來展現不同的“灰度”。這種技巧在商業環境中尤其有效,因為人們習慣和數字打交道,非常容易接受“度量”的方式。
本文摘自《不懂帶人,你就自己幹到死》
這本書為讀者提供了大量的管理新理念和新工具,旨在幫助讀者提升領導力和執教能力。作者以實戰經驗,用最常見的帶人案例,將企業管理中帶領隊伍的方法具體化、可視化,讓你像教練一樣,你只需照著做,就能將圍繞你身邊的平凡人,變成你得力的左膀右臂,讓你該做的事只剩下20%,讓你的團隊執行力提升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