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商標註冊行業
對於商標註冊這一新興職業的出現,多數大企業都表示,這是在提醒企業要保護自有知識產權,尤其是保護商標,給那些疏於保護知識產權的企業一點教訓,也算是花錢買教訓了。一些中小企業持歡迎態度,他們認為,註冊一個新商標時間長,從註標人手中買得,可以將時間從一年半縮短至兩三個月。同時,新生企業可以通過購買商標走打造品牌的捷徑。並且購買特殊有價值的商標,雖然花些錢,但相對於企業打造一個品牌所花費的費用,還是合算得多。
多數商標投資者認為,無論是搶註與非搶註,自己用還是轉讓給他人,商標都是經腦力勞動獲得的知識產權,應該得到回報。當然也有人擔心,如果廣告行業對此現象不進行規範,有關部門沒有將此列入規範管理的範疇,那麼所有名人名字的諧音都有被利用的可能:比如治心髒病的藥叫“心棄疾”,治療痔瘡的藥叫“犯痔易”,豬飼料叫“豬食茂”或“催永圓”,嬰兒紙尿佈叫“不濕”,藿香正氣水就直接改名叫“霍去病”。如此“蹭名”,放眼古今中外,有多少名人可供“利用”啊!
這種搶註其實也是有技巧的。但實際上真的賺錢的商標,更多是那些無心插柳柳成蔭註冊成功的。比如說溫州有個做運動服、運動器械的商人,他的女兒叫做李娜。幾年前,他就把他的女兒名字李娜註冊了。誰想到數年以後,李娜在法網拿到冠軍了,那麼他這個商標就非常值錢。這真是上帝親吻了他的額頭,想不賺錢都不行。
還有些人是有意識地在做這類事情。很多人特意關註美國五百強企業,看美國最新註冊的商標有哪些,然後把這個產品的名字在中國註冊。該產品一旦要進入中國市場,那麼他就必須要通過這個公司來買走商標。比如說蘇州有一個公司,數年前,該公司把NBA裡面跟華人有關的所有球員的商標全部註冊,包括易建聯、林書豪,當然姚明是註冊不下了,因為他的知名度太高了。當時林書豪還是個替補,知名度也不高,但是現在就不同了。這就像是域名内的“圈地運動”。
近年來,上海商標註冊十分活躍。據媒體報道,“週莊”“同裡”“喀納斯”“長江黃河”等家喻戶曉的知名景點,都已經被搶註成商標,而“牛頓”“販冰冰”“帳子怡”“秦俑”等大衆名人,大多以諧音的方式尴尬地成為商標,待價而沽。根據2011年11月的媒體報道,上海市共註冊商標3.1萬餘件,其中疑似商標炒家所註冊的商標占到相當大的比例。而業内人士透露,在這些商標中,高達九成是沒有轉讓出去的。
其實在這個搶註行業,搶註分兩種。一種搶註就是有風險的搶註,主要靠模仿,侵犯他人在先權利的搶註。另外一種是博創意的搶註,博創意就得花心思去想,這個牌子可能將來會被用到,但是在先肯定沒這個東西。
搶註商標的幾種獲利模式:模式一,多數搶註的商標並未大規模地用於生產,而是將其雪藏,留待以後提起侵權訴訟後索要高額賠償;模式二,將商標註冊地放到境外,而持有者自身並不進行實業生產,而是將商標授權給廠家使用,每年收取不菲的使用費;模式三,一些商標代理機構的經營者,他們深谙相關法律,如果看到自認為有升值潛力的商標,會自己搶註。
但是,搶註商標也有風險。商標註冊成功率偏低,如果企業異議成功或引起企業集體申訴,那麼幾十萬元的註冊費用就會付之東流。商標的本意是指把商標做成一個烙印印在商品上,用來在市場上交易。如果公司都不生產商品,那麼註冊這個商標幹什麼呢?所以我們國家實際上有“三年不使用可以撤銷”的這種制度。註冊商標三年未用就會被註銷,也就是說,三年之後如果商標賣不出去,可能會徒留一堆廢紙。
葉檀觀察..............................................................
蘋果公司與深圳唯冠iPad商標權之争,讓許多商家深刻意識到了知識產權的重要性,同時也催發了“商標註冊”這一新興職業的出現。企業要學會保護自有知識產權,尤其要重視“商標”的保護和維護。一個好的商標,就是企業的一筆巨型財富。
本文摘自《中國經濟站在了十字路口?》
本書是葉檀關於當前中國經濟觀察與分析、未來經濟預測與前瞻的傾力之作。它濃縮了全球資本市場的智慧精華,與讀者共同分享看懂經濟趨勢的全新視角,傳授了理性投資的基本思維及操作技巧。其中包含了作者對國際國内市場的分析與預測,對股市、樓市、金市、期貨等領域的投資指導,對電商、傳媒、能源、航空等各行各業的經濟分析,對百姓如何正確理財的建議等。可以說,這是一本個人投資理財、政府官員經濟決策、企業高層資本運營、金融機構業務培訓必讀的財經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