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規模優勢和密度優勢

2013-08-29 08:14:58

  人是高等動物,生物學特性決定了其很多社會學特性。1975年美國哈佛大學生物學教授愛德華·威爾遜出版《社會生物學——新的綜合》,揭示了生物的社會屬性。北京大學社會學教授鄭也夫認為:“生物科學,無疑將對社會學基礎理論的重建產生無與倫比的影響”,“生物學的深層的哲學觀將極大地改變我們的思想方法。”

  細胞生長分為潛伏期、指數增生期、停滞期。細胞潛伏期與細胞密度密切相關,細胞太少的時候生長速度會很慢,甚至全部死亡,這是因為細胞生長需要一些細胞自身產生的輔因子,若細胞太少,會導致這類因子不足。細胞增加到一定數量,細胞間形成縫隙連接,允許細胞之間的電耦合(比如通過電耦合,心髒的所有心肌細胞可同步動作)和化學通信,細胞功能很活躍,進入指數增生期,每個細胞的“占地面積”也有所縮小。指數增生期持續3~5天後,空間漸趨減少,能抑制細胞的運動,這種現象稱接觸抑制。當細胞密度進一步增大,培養液中營養成分減少,代謝產物增多,則發生密度抑制,進入停滞期。繼而培養液中營養漸趨耗盡,代謝產物積累、pH降低,細胞會中毒,重則死亡。將細胞消化下來,稀釋後種植在新培養瓶,細胞又快速增長。但是如果傳代過晚,因細胞已受損,傳代後細胞也生長不好。也就是說,要讓細胞保持完善的功能,需要較高的細胞密度,但又需要有足夠的“私人空間”;既有“社會性”,又有“獨立性”。

  人口和文明發展也存在類似的規律。當人口很少的時候,很難產生文明。有些邊遠地區的民族往往因為人口太少而文化落後,甚至人口滅絕。只有當有足夠人口數量的時候,有人口密度優勢和規模優勢才能產生文明。在人口增長到一定程度之後,由於人均耕地減少、土地兼並、吏治腐敗等,出現接觸抑制和密度抑制,假如不改善吏治、提高農業技術的話,會出現社會動蕩、饑荒、瘟疫、甚至戰争,人口很難再增加。戰後人口又快速增長。新的技術(如農業技術、建築技術)使得承載人口的空間增加,人口相對變稀了。

  100多年前,恩格斯說過,250萬人集中於倫敦,使每個人的力量增加了100倍。人口越多,大家可以共用很多公共的東西,土地、基礎設施(水、電、道路、通訊)的利用效率就越高,公共服務越便利,人均公共投資反而越小,同時有利於環境污染的處理。[薛小和:《城市化道路怎麼走?》,人民網(來源:經濟日報),2000年05月19日,http://www.people.com.cn/GB/channel7/36/20000519/70435.html]

  人口越多,微小的需求也能形成市場,刺激產業化,分工更細,智力資源越豐富,技術優勢也就越容易發揮並被所有人分享,產業間會形成產業鍊,於是就業增加、消費增多。比如說在甲地8個人應聘1個職位,乙地80個人應聘10個職位,比例都一樣。但對於求職者來說,在乙地多了10倍的應聘可能性;對於公司來說,甲地8個人可能沒有1個合格的,公司只好空著職位,乙地因為有80個應聘者,公司就算不能招到10個合格的,也可以招到六七個合格員工,相對來說乙地就業率更高(對公司和個人都有利),並且在乙地還可以增加1個服務行業人員。這就是為什麼加拿大人都願意往美國跑、小城市的人和企業都願意往大城市跑的原因。

  企業間相互競争,迫使企業加強管理、改進技術、提高質量、降低價格,使消費者和企業實現“雙贏”。由於人口集中,經濟主體間的交往多,資金流量大,也促進了金融市場的發展,銀行業、保險業、證券業,便可大顯身手。各大行業間的互動性,使城市的經濟總量像滾雪球般地增長。[王東京:《看準城市規模效應》,中國城市化網站, 2004-03-07,http://www.curb.com.cn/pageshow.asp?id_forum=001267]

  人口密度效應在交通運輸上體現得最充分。人口密度越大,人均交通成本就越低。在同等條件下,一個國家人口密度越大,在單位時間内,這個國家的人均單位貨物長距離遷移的距離越短。人口稠密的日本人均鐵路只是澳大利亞的1/10(人均建設成本也低),但日本鐵路運輸更便利,服務質量更好,並且發展起高速鐵路。小城市由於人口少,公共汽車的班次少,乘一次車要等很長的時間;大城市人口多,幾分鐘一趟車。

  娛樂產業也不例外。相同成本拍攝的電視、電影因為觀衆增加,賺的錢也多。賺的錢多,競争也就激烈,結果是導演和演員的素質提高,可以花費更多的錢進行娛樂投資。老百姓花費很少的錢就可以看高檔次的表演。美國在電影業方面的壟斷地位就與其人口數量很有關系。

  旅遊業也一樣。一個旅遊景點要是有大量的遊客,就有資金進行景點建設,提高服務質量,遊客人均擔負的費用就越低。要是遊客太少,很多有潛力的旅遊景點就無法開辟。

  美國之所以是發達國家中最強大的國家,原因之一是美國是發達國家中,人口最多的國家,在發達國家中具有最大的人口規模效益。現在中國和印度(可能還應包括巴西)在崛起,也是因為有人口規模和密度優勢。

  城市化就是盡量利用人口優勢。每個國家的都市圈大都是該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一個城市人口達到25萬,才能顯示出規模效應。而我國兩千多個縣級城市只有不到20%達到了應有的規模。人口流動就是實力的流動,茅於轼註意到人口流入的地方都是欣欣向榮,而人口流出的地方都是破落敗壞。[茅於轼:《大國空巢》序,易富賢:《大國空巢》,香港:大風出版社,2007年。]隨著人口大量遷往沿海和大城市,内地將成為老弱病殘的基地。今後内地的地級市都難以形成規模效應,更不用說縣城了。現已出現民工荒,今後到哪裡去找勞動力發展内地經濟?

  當然,城市規模過度膨脹,也會帶來額外的代價,如交通擁擠,生態惡化等。其實目前這些“城市病”並非不可救藥,也不是必然要發生的,而且這些負作用根本無法抵消大城市對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人類近兩百多年的工業化過程就是不斷解決“城市病”的過程,城市也越來越大。比如從人力車、馬車到汽車,再到輕軌、地鐵,交通大為改觀。從柴到煤炭,再到液化氣和電,城市的環境承載力也提高了。

  其實現代最嚴重的“城市病”不是交通擁擠和環境污染,而是超低生育率。由於城市規劃的不合理,城市容積率高,人均室内空間和戶外空間小,出現了現代意義的接觸抑制和密度抑制,房價高,民生壓力大,民不聊“生”,日本、新加坡、韓國、香港、台灣地區生育率只有0.9-1.2。

  而美國生育率能夠穩定在世代更替水平2.1附近,與城市規劃、合理的房價有關。美國人均住房面積是日本的二、三倍,中位房價只是人均GDP的5倍,戶外空間也大,每個社區都有公園。即便芝加哥(生育率為1.9左右)這樣高密度的大都市,人口密度也只有4000人/平方公裡。而美國德州生育率能夠穩定在2.3左右,與其住房寬敞而價廉也有關。

  中國正處於城市化加速階段,但由於嚴格限制城市土地供應,是以每平方公裡超過1萬人這種高密度進行城市規劃的,北京、上海超過1.5萬人/平方公裡,其實正在走日本、韓國、台灣那種民不聊“生”的城市化老路,光“利用人口”,不“生產人口”。目前上海、北京即便沒有計劃生育,也養不起兩個孩子了。

  並且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住房的要求也提高,比如中國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由1978年的6.7平方米增加到2010年的31.6平米;30平米房子的家庭在1978年能夠養2個孩子,現在卻不行了。美國1950年人均住房面積只有26.6平米,現在超過70平米了。中國現在城市是獨生子女家庭為主,但是今後需要主流家庭生育3個孩子,住房面積和設計會與現在大不一樣。中國城市今後將面臨根本性的改建,但是今後老年化嚴重,勞動力成本將非常高,城市改建的成本將非常高(如日本和歐洲國家那樣),那麼今後中國也會像日本、韓國、台灣那樣陷入超低生育率的泥坑中。

  因此,中國西部欠發達地區,應該重點建設中心城市,形成人口規模效應和密度效應,增強輻射能力。而東部發達省市,應該借助發達的交通,引導人口向郊區分流(倫敦人口在1939年達到頂峰後開始減少),降低城市的容積率,防止低生育率這一“城市病”,讓城市既能生產物質財富,也能生產人口財富。

本文摘自《大國空巢》


  大陸版的《大國空巢:反思中國計劃生育政策》持論更溫和,内容更精簡,數據更紮實,觀點更明確,如作者在《大國空巢:反思中國計劃生育政策》自序中所言:“從文字來看,香港版去除了一些‘酒糟’,只濃縮為《大國空巢:反思中國計劃生育政策》20%的内容,新增了80%内容……香港版裡主要用的是自制的‘鳥铳’……這一版添置了一些‘槍炮’(複習了大學和研究生時學過的人口統計學,並向一些人口學者請教,使得方法更符合規範)。”可以說,這是作者的一本心血力作!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