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篇很有趣的文章叫作《鉛筆的家世:講給倫納德E.裡德先生的故事》,2它以寓言的形式生動地說明了自願交換如何使成千上萬的人相互協作。“鉛筆——所有能夠讀寫的大人小孩都熟悉的普通木制鉛筆”,裡德先生用鉛筆的口吻講述了這個小故事。他以“沒有哪個人……知道我是怎樣制作出來的”這樣奇特的語句開始他的講述,隨後他詳盡地介紹了制作鉛筆所要涉及的方方面面的工作。首先,必須得到所需的木料,“一棵生長在北加利福尼亞和俄勒岡的紋理筆直的雪松”,把它砍倒,將原木運到鐵路貨站需要“鋸子、卡車、繩子……以及無數的其他工具”。制造這些工具需要許許多多的人和各式各樣的技藝:“要有人開採鐵礦、煉鐵煉鋼,然後制成鋸子、斧子、發動機;要有人種麻,然後通過各種工序將其制成結實的繩索;要有伐木場,伐木場裡有工人的床鋪和髒亂的食堂……伐木場的工人喝的每一杯咖啡裡,不知道又包含了多少人的勞動!”
之後裡德先生又講到將這些原木運往木材加工廠之後的故事。要將原木加工成木闆,再把這些木闆從西部的加利福尼亞運到東部的威爾克斯巴瑞,也就是故事中的鉛筆的制作地點。但到目前為止我們僅僅有了鉛筆外面的木制筆桿。鉛筆中的“鉛芯”實際上根本就不是鉛,而是斯裡蘭卡產的石墨。經過許多道複雜的工序,石墨才最終變成鉛筆中的鉛芯。
還需要一點金屬,即鉛筆頂端的金屬圈,那其實是黃銅。“想想要多少人吧!”裡德先生寫道,“他們開採鋅礦銅礦,用自己的技藝把這些天然物煉成明光可鑒的黃銅。”
我們稱作橡皮擦的那個東西在鉛筆生意裡叫作“插頭”,一般認為那是橡膠做的,但裡德先生告訴我們,橡膠僅僅是用來起黏合作用的,真正起擦除作用的是“硫化油膠”,它是用硫氯化物和荷屬東印度群島(即現在的印度尼西亞)產的菜籽油通過化學反應制成的。
在叙述完所有這些過程之後,“鉛筆”說道:“現在還有誰敢否認我前面的話呢?在這個地球上沒有哪個人知道我是怎樣制作出來的!”
成千上萬的人之所以參與到制作鉛筆的過程當中來,沒有一個是因為他自己想要鉛筆。他們當中有的根本就沒有見過鉛筆,也不知道鉛筆是用來幹什麼的。他們只是把自己的工作當成用來得到他們想要的商品和勞務的手段而已,我們則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鉛筆而生產了那些商品和勞務。我們每次去商店裡買鉛筆,便是用自己的一點點勞動來交換那些為制作鉛筆出過力的千百萬人的每一份極少量的勞動。
更加讓人感到驚奇的是,鉛筆居然被制作出來了!沒有人坐在指揮中心裡對那些成千上萬的人發號施令,也沒有軍警來執行這些從未發出的命令。那些人生活在世界各地,講著不同的語言,信仰不同的宗教,甚至還相互敵視,但是這些都沒有妨礙他們協作起來生產鉛筆。這究竟是為什麼呢?亞當·斯密在200年前就給出了答案。
本文摘自《自由選擇(珍藏版)》
擺在讀者面前的這本書,其思想淵源有二:一是我們早些時候,也就是1962年出版的《資本主義與自由》一書;二是與本書同名的電視系列片《自由選擇》。同名電視系列片所讨論的問題與本書完全相同(最後一章除外)……但是,由於節目時間所限,書中探讨的許多内容在電視節目中只能删掉或點到為止。因此,書中的内容系統性更強,也更加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