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夢想11

2013-08-29 17:24:04

  我目睹印度發生的最深刻變化,不是它的工廠在生產什麼或者它的軟件工程師在編寫什麼程序,而是在心裡、在人們如何看待自己的發展方向上:印度人現在似乎知道他們不一定要像我父親那樣,只有離開印度才能改變個人的命運。低種姓的孩子們正通過不斷地拿文憑來提升自己,婦女通過小額貸款和分散生產能夠自食其力,年輕人正從自己的手機裡找尋私人空間和自我認同。夫妻離婚時不在乎“社會”如何看待,然後又找到了新愛。世代為仆的人們不想再讓自己的女兒做仆人,送她們去上私立英文學校。素食主義者正接受肉食,而吃肉的人則正轉變為素食主義者,用口味和潮流來定義自己,而不是種姓和信仰。
簡而言之,曾經最讓我痛苦的東西,也就是人們平靜地接受命運的安排,聽之任之,這似乎正在漸漸消失。
報刊和書籍作家們幾乎跟不上“新印度”變化的速度和程度。這個精彩故事講述的是一個擺脫了束縛的國家,一頭驚醒的大象,一個改變全球的民主模式,多元化和發展。事實情況要微妙得多。印度的經濟發展並非全速增長,貧困率只是稍有改善,程度遠遠不夠。印度與世界上其他國家重新通商,但是只發揮了它潛力的一部分。印度在軍事和外交上彰顯實力,但卻無計劃、無目的,根本不知道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強國。但有一件事情是毋庸置疑的:印度的夢想迸發了。
這種夢想是擁有一台微波爐、電冰箱或摩托車,是擁有自己的房子,是打破種姓限制,是每個印度人擁有一部手機並且有朋友可以打電話聯系,是買斷對自己施行過殖民統治的英國的企業,是為愛結婚而不去考慮複雜的家庭因素,是變成有錢人,是通過革命推翻有錢人的統治。
這些夢想在某些情況下顯得壯麗輝煌,在某些情況下則只是妄想;有時高瞻遠矚,有時遙不可及;有時切合實際,有時則不切實際;有時慷慨,有時自私;有時恪守原則操守,有時則憤世嫉俗;有時目標鮮明,有時模糊含混;有時激情澎湃,有時則遊移不定。它們互相抵消、互相緩和,而且一直受到傳統力量的頑固抵制。有些在明顯地改變印度,有些從一開始就沒有機會。但這絕不是真正的關鍵所在。正是這些明目張膽、毫無愧疚的夢想,以及它們在印度遍地開花的趨勢,才這麼堅決地將印度的過去和現在分開——將父母離開的印度和我現在返回的印度分開。
印度的革命是在内心爆發的。這是一場私人生活的革命,一場情感傾向和人際關系的革命。印度社會的組織結構——身為妻子或丈夫、工廠主或雇員、婆婆或兒媳、學生或老師的意義——正在這些夢想的力量下緩慢地、悄悄地解開,並以新的方式重新編織。

在這些夢想的驅使下,人們登上普斯帕克列車(Pushpak Express),只要花6 美元坐上三等座,就能從貧困的印度北部腹地來到富裕的海濱城市孟買。
我回到印度4 年以後,曾經乘列車進行了一次長達24 小時的旅行,某些方面與先前的一次旅行有相似之處。我來自條件優越的美國,而週圍的人們正準備進入孟買脆弱的下層社會:做出租車司機、擦鞋工人或小店的外賣員。但是他們對孟買的希望,他們的離情和迷惘,他們的興奮和恐懼,讓我想起自己2003 年剛到孟買時的樣子,那個我已經被吞沒在這個城市可怕而誘人的深淵中,而這些人也即將如此。
在省府勒克瑙(Lucknow )的火車站台上,搖搖晃晃的機器為旅客提供稱重的服務,每次1 盧比,相當於2 美分。裝滿谷物的麻袋堆在地上,由平原上枯瘦的農民送到城裡大腹便便的買主那裡。小販出售玩具、雞蛋、腰帶。一個赤腳的女人用手指撥弄著手機。人們蹲著,靜靜地等待著列車進站,身穿紅色夾克的苦力們在站台上來回穿梭,保證一定能給你弄到座位。我知道很可能要站上24 個小時,所以立刻給了他們50 盧比的費用。

本文摘自《亞洲崛起與壯大的見證》


   本書作者和奈保爾相似,是移民海外的印度後裔,作者受到印度文化和美國西方價值觀的雙重影響。他是印度經濟、社會變革的親歷者。他以一個局内人的外界觀察家身份,對審視印度發展現狀以及未來前景做出了客觀的全新思考。每一個他筆下的印度故事的觀察和評論都非常透徹、精辟。 作為新興市場之一,印度的高速發展令世人矚目。本書從從夢想、抱負、自豪、自由等六個層面講述印度社會發展的變化和人們生活、思想境界的變遷,講述了印度這片古老的土地極度渴望激情、民主、熱烈的思想註入,打破它的階層束縛,迅速融入全球化的浪潮。作者採訪了諸多當事人,以獨特而深刻的筆觸,向您呈現了一個所有東西方媒介眼中不曾看到過的印度。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