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樣的趨勢會越來越明顯。新市場的誕生,數億人對於手機、空調、淨水器的需求,對於肉類、水果和蔬菜的多樣化需求,以及對於其他種種蜂擁而至的新事物的需求,將會在世界範圍内對各級市場造成巨大沖擊。事實上,我們已經在很多領域感受到了這種沖擊。
在這本書裡,我將著重探讨這些市場曾經在哪裡、現在在哪裡,又將去往何方。這就需要我們客觀全面地看待這個世界。這是個幅員遼闊的星球,盡管我已經遊歷過很多地方,但仍有很多土地與海洋我不曾駐足,仍有太多的地方我沒有寫在這本書裡。畢竟這本書不是全球市場指南,它只是一個充滿好奇的投資者對於世界的小小見解罷了。
世界始終在變,2007年我初次來到迪拜,那時我看到的是一個新興的都市。高樓大廈在各個地方拔地而起,高速公路上全都是卡車,空中擠滿了起重機。後來我才知道,當時世界上2/3的起重機都在迪拜。我在世界其他新興都市見識過的喧鬧與信心,迪拜一樣都不缺少。
2009年10月,我第二次來到迪拜時,那裡的經濟泡沫已經破裂,一切都發生了變化。起重機還在那裡,但已停止工作。衆多建築工地還在那裡,但大多沒有了動靜。整個城市一片死寂。疏浚阿拉伯灣(那裡的阿拉伯人從未承認過波斯灣這個名稱)建造起來的第三個棕榈島在風吹浪打中日漸破敗。
這正是經濟的一部分。就在你覺得自己在某地有所感悟時,有些事情發生了,迫使你重新思考你的認識。
但更加普遍的觀點永遠不會改變。非西方世界的國家正在追趕上來。那是不可阻擋的市場潮流,它會不斷往前沖擊21世紀的海岸。(迪拜的經濟正在複蘇,雖然速度不快,但確實在複蘇。迪拜不會消失。我們將在第7章裡進一步探讨。)
證據隨處可見,正如你即將在這本書中所看到的一樣。每天我在翻閱《華爾街日報》和《金融時報》時都能發現新的片段。當我旅行、與人結識、研究新的投資思路時,這種不斷縮小的差距總會不期而至。這些經歷是我創作本書的靈感來源。
關鍵要明確一點:工業革命使得“西方世界”和“世界其他地區”拉開了差距。但這一差距已經開始縮小並將繼續縮小。面對這一改變我們無需恐懼,這種變化實乃回歸正常。過去200年的情況才是反常的。中國在幾百年前曾是全球最大的經濟體,其經濟規模到了1970年卻還不如比利時,這顯然是不正常的。
而現在,中國可能又重新登上了頂峰。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的高層人員阿文德R26;薩勃拉曼尼亞(Arvind Subramanian)認為,中國在2010年已超過了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他寫道:“由此可見,美國人的人均財富只是中國的4倍,而不是常說的11倍。”
我們似乎無法就一個經濟體的確切規模達成一致——你可能會覺得這很好笑。但是,經濟規模並不是靜止不動的,它不是停在那兒好讓你去數個清楚的,它還包含著數十億筆交易往來,想要估算其規模絕非易事。雖然所有這些只能靠估算得出,但中國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卻是實實在在、毋庸置疑的。我們將在第5章重點關註中國。
我會避免使用GDP這類抽象的統計概念。GDP,或者說國内生產總值,它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它有什麼含義?為什麼我們需要在意這樣一個數字?坦白講,這類數字有太多猜測的成分在裡面,並且不切實際。哪怕對GDP數字沒有任何了解,你依然能做一名成功的投資者,享受富裕的生活。
在書中,我會盡量避開類似的古怪說法,呈現腳踏實地的觀點和親身經歷的體驗。這是一本格外實用的書,旨在用更切實的方法來關註當下、解讀當下。
舉例來說,我們可以就中國的經濟規模有多大展開辯論(事實上的確有不少人花了大量的時間在争論這個問題),但我們不能質疑中國經濟的影響力。表1-1展示了中國的發展對大宗商品市場帶去的切實沖擊。
所以,若是要投資鐵礦石、煤炭或者小麥,你不可能不考慮中國的情況。
總之,我認為當今世界正向著歷史的常態靠攏,這是重新回歸正常的世界。
本文摘自《環球投資旅行:穿越六大洲的投資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