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刀出鞘
盧麒元
(著名財經評論員 深圳市金宗信投資有限公司董事)
我在深圳見過牛刀,印象深刻。
那一晚,菜都已經上桌了,他卻不讓我舉杯,非讓我先看他的書稿,直到我確認了他的觀點,才肯舉杯暢飲。
牛刀是典型的江西漢子,敏感、尖銳、直白、激烈。我想,如果早出生一個世紀,他會成為一名優秀的革命者。牛刀的文章和書,一如他的性格。我一直想囑咐兩句,卻總也說不出口。文章如湯,炖和吃都急不得。
老實說,將“黃金”和“崩潰”這兩個詞放在一起,是非常牽強的。黃金可以熔化,但永遠不會崩潰。可能崩潰的,只能是貨幣發行體系。
不過,我能理解牛刀的意思。牛刀所說的“黃金崩潰”,是指黃金貨幣功能的衰微。其實透過字面的意思,牛刀是想說,隨著美元重新強大,強大到足以替代黃金的避險功能,黃金的這一輪瘋狂炒作就會結束。
想要證明這個結論,並非易事。第一,要證明美國經濟已經邁入複蘇通道;第二,要證明美元幣值未來會保持長期穩定;第三,要證明美元將來會成為準世界元的可能性。牛刀意圖用一本書來完成上述證明,顯然是吃力不讨好的。
我仔細閱讀了牛刀這本書的初稿。令我感到驚訝的是,雖然牛刀整本書的論述過程有很多地方值得商榷,但關於經濟與金融的歷史分析與趨勢判斷,他所想的和伯南克所想的似乎是一致的。至少,牛刀想要證明的,恰好就是“伯南克們”夢寐以求的。牛刀用常識感悟到了一些東西,牛刀也用常識叙述了他的認識。
我有些感動。如果我們建立完整的邏輯體系,建立均衡的數學模型,並完成全部的數據採集和分析,最終得以證明牛刀的結論,那麼,牛刀所做的工作,需要數十名經濟學家付出整年的繁重工作。可是,牛刀竟然敢於單刀赴會,一個人就將結論呈現於讀者面前。並且,牛刀的部分結論很有可能是正確的。令我感動的是,我國有一批像牛刀這樣優秀的民間學者,他們犧牲了自己的事業、投資機會、生活享樂甚至健康,義無反顧地做起了經濟研究的義工,他們試圖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向大衆普及常識。是的,牛刀沒有給出完整的邏輯推演過程和均衡的數學模型,他根本就沒有完成如此宏大工程的資本和團隊,他甚至無法在一台大型計算機上完成最初步的模擬過程。其實,他本沒有必要去努力做這樣的事。
被牛刀感動的同時,我也有些傷感。畢竟我國有數以千計的專業經濟與金融研究機構,有數以十萬計的專業財經學者和財經專家,他們每年耗費數以百億計的納稅人的血汗錢,他們在忙什麼呢?最低限度,他們應該有能力證明牛刀是錯誤的。因為,牛刀的正確意味著我們將面臨比想象中要艱難很多的經濟難題。
牛刀書中多是些常識。所不同的是,牛刀有勇氣大聲說出常識,並將這些常識之言立木為信,留待並不久遠的驗證。
我對我國經濟形勢的判斷比牛刀樂觀一些,但十分有限。美國經濟是否邁入複蘇通道仍有待觀察,明顯的是,美國經濟已經處於懸崖的底部;而中國經濟是否陷入衰退通道仍有待觀察。與之相對應,美元匯率處於歷史性的底部,人民幣匯率則處於歷史性的頂部。同時,人民幣的第一次國際化與美元的再次國際化迎面相撞,很快就會有一個階段性的結論。我必須補充一點,2008年對所有國家而言都是一次歷史性的調整機遇。美國在無情地壓縮資產泡沫,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經濟結構調整;就未來的經濟發展趨勢而言,美國遠遠好於中國。我的擔心不在於2013年,真正的風險在後面。伯南克將於2014年初退出歷史舞台,那一刻才是美元的歷史性的時刻!
推薦牛刀這本書,我的初衷與探讨投資或學術争論無關,而是出於對我國經濟形勢的極度焦慮。牛刀更像是一個非專業的經濟形勢預報員,他提前預示了我國的金融風險。在我國沒有獨立金融預警機制的情況下,牛刀的工作是非常有價值的。牛刀是一個問題提出者,他在為國家争取解決問題的時間。
當然,僅僅預警是不夠的。在我國官方經濟研究系統之外,確實需要一批民間擔任經濟研究工作的義工,他們要自覺地為國家未雨綢缪,做好萬全的準備。必須的!
牛刀的書對黃金的看法看似很悲觀,但是,牛刀本人卻給我帶來了樂觀。我看到一批憂心忡忡的民間學者在努力,我覺得我們國家充滿希望。
至少,牛刀出鞘了。
本文摘自《黃金崩潰》
黃金真的是“避險之王”?為什麼歷史上出現那麼多黃金危機?近在眼前的,2013年4月的黃金斷崖式跌停,又如何解釋? 在現代貨幣體系中,黃金已經成為國際資本絞殺黃金多頭的工具。 對中國人來說,黃金已經不是黃金,只有透徹理解黃金本質,我們才能把握財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