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則”中的很多守則與成功交易所必備的品質不謀而合。比如,下面的忠告是取自“原則”中關於責任感重要性的部分,這和成功交易的準則完美契合:
那些怨天尤人的人,他們的行為和現實是有一定差距的,並且對他們的發展也極其不利。
我在戴利奧的橋水辦公室裡採訪了他,那間辦公室垂懸於索格塔克河畔之上,滿目蔥郁,工作環境彌漫著田園氣息。戴利奧傾向於用一種互聯的而不是直線的方式思考,以至於他的回答有些不著邊際,就像他欣然承認的“我以複雜的方式看待事物,因此我在和別人交流我看問題的方式時是有障礙的”。當預定的採訪時間快結束時,戴利奧很突兀地說道:“太好了,我們該結束了。”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對沖基金,你做得很成功。我很想知道在您還是一個年輕人的時候有什麼目標呢?
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就在市場中投資了,那時我才12歲。這就像是個遊戲,我非常喜歡它。雖然這個遊戲可以賺錢,但這不是激勵我的動力。我從來沒有諸如具體賺多少錢或者是管理多少錢這樣的目標。
我採訪了很多成功的交易員,神奇的是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是在年輕的時候就開始在市場中投資,有的是在青少年時期甚至是更小。
這在我看來是完全合乎情理的,因為人們的思考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會受到他們早期生活的影響。潛移默化的學習過程在我們小的時候是很容易的,這也是為什麼在小的時候學習一項運動或者學好一門語言會比較容易。在市場中成功必不可少的思考方式和在學校讀書時成功所要求的思考方式是完全不同的。我相信我在很小的時候參與市場的行為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的思考方式。
為什麼會這樣?
大部分學校教育都是類似這樣的指導——死記硬背,重複;但你得到正確的答案了嗎?它教導你犯錯是不好的,而不是讓你意識到從錯誤中汲取教訓的重要性。它不教你如何應對未知事物。投身這個市場的人都知道,你永遠不可能有十足的把握。永遠沒有一筆交易,你能確定它是對的。如果你以這種方式來對待交易,你就會不斷地查找是不是哪裡會出錯。你就不會盲目自信。你會審慎地對待你所不知道的事物。相對其他行業而言,要在從事交易時形成某個觀點需要更高的標準。我是如此擔心哪裡會出錯,以至於我非常積極地將自己的觀點放在別人面前,讓他們來否定我的想法並指出我的錯誤。這一過程幫助我保持正確。你一定要既果斷又虛心。市場教會你成為一個獨立思考者。然而只要你是一個獨立思考者,就一定有犯錯的時候。
當你還是個孩子時,你如何使自己跻身股票市場的?
在20世紀60年代,我還是個孩子,那時人們比任何時候都愛讨論股票市場,甚至包括在科技泡沫期間。記得有一次我去理發的時候還和我的理發師讨論股票。當球童讓我賺了點兒錢:每個袋子6美元,我每次都拿兩個袋子。我用那些錢開了一個股票賬戶。我父親將我介紹給他的散戶經紀人。他幾乎從不買股票,但那個時候每個人都有一個散戶經紀人。
你還記得你的第一筆交易嗎?
記得,我買的東北航空,航線往返於紐約和佛羅裡達。
你為什麼選那只股票呢?
那是唯一一只我聽過,而且股價又在5美元以下的股票。所以我可以買很多股。這就是我整個分析。完全沒有道理,但我很幸運。公司就要破產了,但是它被收購了,我就賺了兩倍。所以我覺得這很簡單。我在小的時候買的股票,基本上都沒什麼印象了。但我記得在自己18歲的時候,我第一次經歷了熊市,並且學會了做空。然後在我讀大學的時候,我參與了商品交易。
大宗商品哪裡吸引你?
我可以用很低的保證金交易。我發現用保證金交易,我可以賺到更多的錢。
在早期的交易中,有什麼特別的嗎?
本文摘自《對沖基金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