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場或者外匯市場更容易實現我的交易思想。到處都是交易股票的人,我並不認為再成立一家對沖基金交易股票是一件振奮人心的事情。同樣的,我不願意交易股票的另一個原因是有關股票的故事對我來說毫無意義。那些股票交易者常常不知所雲。我認為賺錢的原因與股票交易者的原因完全不同。我這一輩子,我個人就買過一次股票。
出於好奇,因為只有一次,你買的是什麼呢?
1999年我買入伯克希爾公司的股票。
那是因為?
由於巴菲特拒絕卷入互聯網泡沫,公司股價跌了一半。我覺得那是我聽過的最愚蠢地能讓股價腰斬的原因。納斯達克已經到頂了。沃倫R26;巴菲特說,投資的神話之一,我不清楚互聯網這個東西;我就不會去投資。他的公司股價受到打壓,因為他看起來就像新體系中出現的一只恐龍。我覺得那真白癡。
巴菲特相對於其他對科技泡沫持有長期看多的管理者而言表現不佳,並因此受到“懲罰”。這是普通投資者的通病——獲得高收益的管理者往往是由於他們承擔了更多的風險才獲得高額的收益,而不是因為這些管理者們傑出的選股技能。巴菲特的股票,你持有了多長時間呢?
到我開始做自己的對沖基金。我相信自己更甚過於相信巴菲特。
讓我們再回到你剛進入花旗銀行開始工作的那個星期,英國被迫退出了歐洲匯率機制。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做交易的?
我第一筆交易是在那之後的一年。他們給新手們比較小的限額讓新手進行交易。我記得我當時對英國經濟的基本面分析相當出色,認為由市場定價的利率不會上漲。事實證明我的預測很準。三個月後,市場依然沒有加息,但短期英鎊(英國短期利率)比我想交易的點位猛增了100個基點。最後,我還是賠錢了。
你的預測既然是準確的,又怎麼會賠錢呢?
這很簡單。實施的時候和假設不一致。假設的時間長度是1~3個月。所以,我交易的時間長度是1~3個月。我那個時候做了些什麼呢?我不停地進進出出,因為我怕賠錢。理性的交易假設是美好的。實施起來卻是情緒化的、愚蠢的。我意識到你應當接受不確定性和風險。當交易的時間長度達到三個月的時候,你所應當關註的是趨勢。
我猜你學到的是,如果你不願意承擔風險,你是不會從市場上賺錢的。
你要考慮到實施交易之後會發生什麼,這意味著你的止損幅度不能太窄。
所以即使連續三個月你對趨勢的看法是正確的,你依然會賠錢,因為你在不停地止損。
是的,因為我讀過一些有關交易的書。我花了一些時間才意識到看那些書結果適得其反,因為講的規則太寬泛了,不夠具體。絕大多數交易書籍所介紹的規則其實是為了那些經常會盲目樂觀並且情緒上不願意接受損失的人而設計的。交易書籍介紹的規則是為了保護那些像賭徒一般的交易者。喜歡交易的人因為他們喜歡賭博所以總會栽在這事上。對於這些人,交易書籍可以簡化成這樣:“不要交易。你實在不擅此道。所以,別做了。”而我卻沒有賭徒的思維習慣。我會犯各式各樣的情緒性錯誤。所以,我完全不適用交易書籍所介紹的規則。
這也是為什麼你的書會這麼受人尊崇。你所寫的每一個交易員都有一個適合於他個人的交易方法。你可以從你週圍的人身上學習,但是你要明白你在做什麼,即使對於別人來說這些東西是荒謬的。
所以你不止損嗎?
不是,我會止損。但我會將止損範圍設置得寬泛一些。在早些時候,我設置止損的標準與交易背後的想法沒有什麼聯系;我把止損設置在我承受範圍之内,但是市場不會關心你能承受多大的損失。我從那些過失中吸取教訓。當由於我做錯了而平倉的時候,我是這麼想的:“嗯,不該這樣。價格和我的設想不一致。我做錯了。我需要離開市場,好好想一下。”我的第一筆交易中,價格從來就沒偏離過我的設想。
你還學到了其他的教訓嗎?
我沒有什麼讓我損失了一大筆錢的例子,因為在市場下跌過程中我的風險管理是很嚴格的。在賠錢的時候平倉是很簡單的。我從來沒有犯過那種錯誤。我得說我犯得大部分較大的錯誤其實是機會錯誤。我有時候會非常相信某種理念以至於限制了我能賺錢的機會。比如,在2010年年底,我相信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會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這就讓我不願意進入被感性和流動性主導的牛市中。我錯過了那年最大的宏觀主題。從9月開始,股市上漲了很多,商品也漲了很多。我應該抓住那次巨大的機會,但是我沒抓住。我忘了關鍵的一點,沒人關註;只要沒人關註,就沒有什麼危機。同樣的原因讓我沒能在納斯達克泡沫的時候賺到錢。我想,“我不該買Pets.com。”
本文摘自《對沖基金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