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制中不存在魔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引發了關於何種政治體制更能促進經濟增長的激烈讨論。但起作用的不是政治體制,而是體制的穩定性,更重要的是該政治體制的領導人是否理解經濟改革的基本要素。任何政治體制——民主、獨裁抑或其他類型——對一個國家能否脫穎而出產生積極影響的機會都是一半對一半。
我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對此深信不疑,但出於寫作本書的目的,我決定考察一下取得高速發展的國家——增速超過5%的新興市場國家——在過去30年中的表現。根據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分類方法,我的團隊把各個國家分成民主和集權(包括君主政體和軍政府)兩類。我們發現在20世紀80年代有32個國家的發展速度超過5%,這當中有59%的國家是民主政體; 90年代,39個高速發展的國家中有59%是民主政體;在21世紀的首個10年,53個國家中有43%是民主政體。縱觀30年,124個國家當中有64個國家(占52%)是民主政體,跟我的預期基本吻合。
然而很多人仍然相信政治體制關乎經濟成功。美國的政治家們認為民主和資本主義不僅是優秀的體制,而且相輔相成。但很多經濟學家持相反觀點,認為管理良好的集權體制更有可能產生快速的經濟增長,尤其是在發展的早期階段。這種觀點源自很多成功的發展案例,比如韓國和新加坡,都是集權國家,至少在它們的早期如此,現在中國也是這樣一種情況。
然而,近距離觀察自2000年之後取得經濟高速增長的國家,可以看到處於從集權向民主過渡的各個階段的國家(或是從民主向集權過渡)。即便是既落後又集權的緬甸和哈薩克斯坦也在過去10年中取得了每年超過10%的增長,這表明在這活躍的10年中,不用怎麼費勁兒就可以讓一個基數很小的經濟體獲得發展。在芝加哥大學和紐約大學任職的亞當R26;普沃斯基指出了戰後存在的類似證據:1950~1990年,在取得4倍經濟增長的8個國家和地區當中,兩個(中國台灣和新加坡)一直是集權制,一個(韓國)多數時間是集權制,兩個(日本和馬耳他)一直是民主制,三個(泰國、葡萄牙和希臘)在民主和集權之間搖擺。集權並不一定是一種優勢,越南在各方面都學習中國,我們將在本書後面的章節中看到,在越南,這種控制型經濟並不奏效。
消失的消費者
由於確信中國將從出口導向型轉向消費導向型,市場對於中國繁榮的信心得以維持。這不僅將會調整中國經濟,也會重新平衡世界經濟,增長緩慢的西方經濟體現在有更多的機會向中國消費者出售產品。但是這種希望建立在一種錯覺之上,認為到目前為止中國通過迫使人們儲蓄,為投資新的出口工廠建立了巨大的資金池,有意地避免了消費經濟的出現。
實際上,中國消費並未受到壓制。在過去的30年中,中國消費支出以每年平均9%的速度增加,在不引發通貨膨脹失控的前提下,這是中國大陸所能達到的最快速度了。這比繁榮時期日本的平均速度還要高出整整1個百分點,與中國台灣基本相同。認為北京在某種程度上抑制了消費的觀點,漠視了被廣泛接受且廣為人知的有關消費繁榮的證據。中國不斷地取代歐洲或美國,成為一個個大型跨國公司的主要市場。較近的例子是勞斯萊斯, 2010年,這家公司在中國售出的汽車數量首次超過了英國。某些估計認為中國已經擁有世界奢侈品市場25%的份額。這種擴張的規模談不上非同尋常,也不局限於奢侈品,它正在多方位地改變中國社會。盡管人們對中國已經擁有太多酒店而存在廣泛的擔憂,開發商們仍計劃另外建造7 500座酒店,成本預計為600億美元,要把中國更多的地區向國外遊客開放,同時滿足中國人不斷增長的、希望飽覽祖國山河的渴望。
在過去10年中,中國開始加大内陸開發力度,零售商也相繼跟進。除北京和上海這些主要城市之外,路易威登還在其他城市開設了17家門店,包括南京、沈陽和天津。中國的男人們也已開始用一種全新的、更加時尚的角度看待自身,歐萊雅稱男性護膚品的銷售在2011年上半年增加了40%—— 比女性護膚品的銷售增長快了5倍。總之,關於一場持續進行的消費革命的證據已廣為人知,很難想象北京可以通過解除中國人的消費束縛來維持經濟增長:這樣的束縛很早以前就不複存在了。
對此,那些對中國持樂觀態度的人反駁說,國内消費在中國國内生產總值中的比例正在下降,現在僅有40%,遠低於韓國和日本在經濟繁榮時期的55%~60%。這個統計是準確的,但卻有誤導性。如同我們在上面所看到的,中國人的消費在快速增加,之所以在國内生產總值當中的比例下降,是因為投資增長更快。在過去10年中,投資每年的增長幅度為15%,之前的兩個10年則是12%。如果投資增長不得不放緩——中國領導人已經宣佈放緩——而且消費不可能增長得更快,結論是不言而喻的:中國經濟的整體增速將會放緩。
如果經濟增長放緩來得?烈而迅速,將無人從中獲益。考慮到繁榮的規模以及相關的信貸過度,尤其是在房地產領域,一些悲觀論者認為這將不可避免。某位評論家把中國經濟增速有可能降低到官方8%的增長目標之下,比作好萊塢的驚悚片《生死時速》,片中一輛公交車上有一枚炸彈,被設定為當汽車的時速低於50英裡時就會爆炸。在中國,這枚炸彈會由於新增就業崗位的減少而被觸發,以勞動者動亂的方式引爆。
本文摘自《探尋下一個經濟奇迹》
這是一本對新興國家的成長動力進行精彩絕倫的分析,並大膽預測了決定國家未來成敗的趨勢與因素的權威著作。對於中國讀者而言,這本書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大量從事制造業和國際貿易的生意人的投資戰略指導,另一方面本書是指導政府決策機構應該如何規避國家戰略的風險,以及各級地方政府如何引導企業拉動當地經濟的必讀的決策參考。
21世紀的頭10年,各個新興國家幾乎同時經歷著普通繁榮時期,但在下一個10年,它們的發展將會千差萬別。作者全景式地展現了新興市場繁榮發展、衰退的局面,包括中國、俄羅斯、巴西、印度、東南亞以及歐洲國家的經濟增長模式和發展軌迹,並深入探讨了各國的政體、地方保護主義、家族繼承制企業等相互作用力與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之間的和諧與不平衡關系。
作者對全球經濟發展趨勢以及未來投資新熱點和走向的揭露性觀察,能夠幫助我們在這次金融蕭條中找到變革的思路。而且本書語言通俗易懂,從溫州小商品市場的老闆到政府高層,都沒有任何閱讀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