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勢:“中國模式”為何難以維持

2013-08-30 22:36:39

  然而,即使在中國經濟奇迹的光環下,對“中國模式”也從來不乏質疑的聲音。實際上,從以下三個方面的情況看,其運行機制難以維系的勢態十分明確。

   首先,依賴國際貿易從發達經濟體引進發展機會,依賴工業化、城市化大規模實現這種發展機會,由此導致的一個必然結果是,中國經濟增長主要依靠生產能力的超常規建設驅動。剩餘產能成為常規的動態現象。每一輪經濟熱潮所建設的生產能力都大於當時的市場需求,而後迅速增長的需求在時滞之後論證當時決策的正確性。其中的關鍵,在於國際市場對中國過剩生產能力的容納。

   與中國出口騰飛向相對應,美國貿易逆差從數十億美元的規模擴張到2007年時候的6000多億美元。也就是說,美國的過剩消費、過多負債與以中國的過多生產、過剩投資形成相互依賴、相互支持的關系。美國為其國際赤字融資的方式,是從東亞、石油輸出國組織大量借貸。如此,以美國貿易赤字為中介,大量美元流竄全球,成為事實上的全球貨幣。美國貿易赤字如同全球經濟的呼吸,伸縮之間,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全球信貸與投資之擴張收縮。

   但由此構建的動態關系,也推動美國對外貿易與資本市場陷入動態不穩定狀態。其中的最突出的體現是,美國資本市場在美元超額流行之際呈現出的泡沫狀態。10年來,美國銀行家們忙於為大量湧回美國的資金尋找出路,以次級債券為代表的金融創新,只不過是應運而生。美國房地產的超級泡沫由此誕生。

   2008年金融危機宣告上述不穩定關系的解除。危機後,美國等發達國家處於持續的“去槓桿化”過程,我們也很難再期待“美國消費、中國生產”的發展模式可以完整無缺地保存下來。

   2010年,中國出口取得了25%的增長,但即便如此,這也更多地體現為一種恢複性增長。從2008年到2010年,中國進出口平均增速降低到微不足道的4%;相應地,美國的外貿赤字從6000多億美元降低到不足4000億美元。按照筆者反饋演化模型的預測,2012年之後,中國出口增速可能降低到不足12%,遠低於從前;同時,美國貿易逆差可望繼續收窄。這些變化表明,“中國模式”的關鍵特徵之一必將出現變化。

   “中國模式”的第二個軟肋,是政府對經濟生活的強力介入,導致民衆福利受到侵蝕。且不論腐敗造成的社會成本,也暫不論壟斷型央企造成社會福利流失,單就環境惡化、分配不均、消費不足這三個特徵,其經濟意義就已經非常負面。

   環境惡化的制度性原因,除了民衆對環境破壞造成的損害沒有索賠權與知情權之外,從經濟原因上講,在於政府有意壓低資源價格。過低的資源價格鼓勵了投資與重工業化發展,放大了濫用資源的社會成本與政府成本之間的差距。在中國經濟奇迹誕生的同時,中國環境惡化速度也創出歷史之最。在使廣大民衆在承受它的惡果的同時,也造成了經濟發展不可維系的問題。失敗的2009年哥本哈根會議沒有達成任何有約束力的環境協議,這並不表示環境問題對中國自身不構成約束。依據各種數據,中國環境對經濟粗放式發展的承受力正在逼近極限,水資源、空氣質量、水土流失、城市病等等,都在發出類似的信號。

   分配不均的具體體現,是中國基尼系數已經大幅超越全球平均水平而居於最高水平之列。除了城鄉差別、東西部差別等客觀原因之外,歸因於人力資本不同的合理部分,遠不足以解釋這種程度的分配不均。制度性因素是主要的。由於政府對經濟生活的強大幹預,政府獲得了經濟成果中越來越多的份額以及資源動用權。在各類計劃、規劃籠罩之下,中國經濟體中充沛的利潤機會落在誰的頭上,在更大程度上取決於各利益體與政府權力的距離。

   如果創業成功的機會不取決於個人抱負、能力與運氣這些隨機的因素,如果財富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對經濟租金的占有與分配,如果制度性壟斷不能得到有效抑制,自然地,經濟發展的好處將不成比例地流入少數人手中。在幫助中國經濟快速騰飛的同時,低廉勞動力成本的另一面,是廣大勞工階層的相對貧窮。

   在這種環境中,消費不足成為必然。低收入階層具有很高的消費傾向,但收入有限;高收入階層——即使驕奢淫逸——也無法消費其收入的較大比例。其結果是中國消費率持續降低,而儲蓄率持續提高。按照相關統計,目前民間消費占GDP的比例已降低到33?7%,遠低於發展中國家平均水平;而儲蓄率則居於世界最高水平之列。

   中國高儲蓄率來自於三個方面:政府、企業與個人。個人的高儲蓄率,從經濟方面講,導源於分配不均;企業高儲蓄率,主要原因在於生產率提升速度高於工薪成本提升速度;政府高儲蓄率,則可歸因於政府對經濟生活的強大掌控力。

   高儲蓄率、低消費率都有利於中國強行軍般的經濟發展。但另?方面,這也代表著廣?民衆為經濟騰飛所付出的代價,並潛藏著社會不安的隐憂。

   中國模式的第三個軟肋,是產能泡沫與金融風險威脅著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縱觀全球其他取得經濟增速躍升卻未能持續的案例,最大威脅之一是宏觀經濟不穩定造成前功盡棄。而導致宏觀經濟不穩定最常見的導火索,是通貨膨脹失控、國際收支失衡或者金融危機,或者兼而有之。從表面上看,這大部分與社會經濟制度無關。但更加仔細地審視就揭露出,在宏觀經濟政策失當背後,幾乎都存在著經濟社會制度喪失公平性、缺乏持續性等原因。

  “中國模式”缺陷的前兩類表現,至少從表面上看,無損於中國經濟未來增速繼續保持在高位,但資產泡沫與金融風險有可能會對中國經濟造成巨大損壞。

  

本文摘自《中國經濟下一步》


   中國經濟走到今天,其賴以增長的結構基礎正在崩塌,而累積的風險正在逐漸發揮力量。未來數年内,經濟運行方式以及增長速度都將發生大幅變化。表面繁榮背後的大陷阱,中國是否能避過?   要回答這一問題,必須從三個方面解剖:   我們的經濟制度有什麼問題?   我們的經濟政策犯下什麼錯誤?   我們的外界環境出現了什麼變化?   本書正是從這三個方面來展開論述。   《中國經濟下一步:繁榮還是陷阱——觀察中國經濟未來的15個維度》各章環環緊扣,邏輯嚴密,作者開發的定量反饋模型獨一無二,對中國經濟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獨特的評判。   讀懂本書,你就讀懂了中國經濟!閱讀本書可以幫助非專業讀者對中國宏觀經濟面臨的所有問題有清晰的認識,助長讀者對經濟問題和現象的分析能力。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