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格局:傳統人際網已被智能網絡取代

2013-09-01 11:06:20

  許多世紀以來,各地的移民孤註一擲來到美國,懷著堅定的信念,認為只要自己努力工作,就能過上比父輩更美好的生活。自美國誕生以來,每一代美國人普遍都能比上一代掙更多錢,接受更好的教育,享受更高的生活水平。期盼逐步過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已經成為美國夢的一部分。

  在過去的60多年裡,人才就業市場的運作方式就像一個自動扶梯。大學畢業後,你進入IBM、通用電氣公司或高盛投資公司的基層崗位工作,就像站在了扶梯最底端。之後,你會接受專業培訓,得到職業發展。隨著工作經驗的積累,你在公司的職位也很快攀升,為後來幾批雄心勃勃的年輕畢業生空出基層崗位來。只要表現不錯,你就會在職場扶梯上穩步上升,每升一級都會為你帶來更多的權力,更高的收入,以及更好的工作保障。最後,你在65歲左右走下扶梯,讓中級雇員來填補你騰出的高管職位。而你則拿著公司的養老金和政府資助的社保,邁入舒適安逸的退休生活。

  當然,人們並不指望這種職業軌迹能理所當然地自動實現。但是,人們存在這樣的共識,認為只要自己擁有足夠的能力,工作努力,而且運氣不差的話基本上都能一步步爬上高位。對大多數人來說,這種預期十分合理。

  然而,在現在的職場扶梯上,每層都擠滿了人。羅納德·佈朗斯坦(Ronald Brownstein)在《大西洋》(Atlantic)雜志中寫道,許多年輕人被困在了底層,即便是高才生也常常被大材小用,甚至會失業。與此同時,由於退休金難以兌現,政府保障網絡漏洞百出,導致六七十歲的老員工受延聘或返聘的不在少數。這麼一來,中年職員就陷入了晉升遙遙無期的境地。更糟糕的是,他們還可能會被經驗豐富的資深員工擠出職場。如今的局面是年輕人入職難,中年人升職難,老年人退休難。正如佈朗斯坦所說:“人們不是有序地齊步向前,而是踩在別人身上。”

  與傳統的職業軌迹一同消逝的還有老一代人享有的傳統職業技能發展。現如今,要想提高交際能力,擴大專業技術知識面,都不能再指望公司的培訓了。即便是年輕雇員,如今的職場預期也要求你一入職就能夠上手工作,或是很快熟悉工作流程,在幾週内跟上進度。不論你是想學習一門新技術,還是想進一步完善自己目前的工作技能,都得依靠自我培訓和自我投資。公司不願意對你進行投資,部分原因是考慮到你不大可能會在那裡幹很久——因為大多數人在一生的職業生涯裡會接觸很多不同的工作。過去,雇主和雇員之間會簽訂長期協議,用這種終身聘用的方式來換取雇員的終生忠誠。如今取而代之的是基於績效的短期合同,到期後雙方均可延續或終止。正如丹·平克(Dan Pink)所說的那樣,現如今的職業忠誠體現在“橫向”效忠於職業,而不是“縱向”忠於老闆。

  這些傳統的職業假想之所以瓦解,至少和兩個宏觀因素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全球化和科技。這些概念似乎已經盡人皆知。然而,它們擁有的長期效應卻少有人知。以前,很多工作技能需要人們努力學習才能掌握。現在隨著技術的革新,這些技能都已經實現了自動化,其中甚至包括像證券經紀人、助理律師和放射科醫生之類的高薪白領職位。科技發展也會創造新的職業,不過新崗位產生的速度大都滞後於舊崗位被取代的速度,而且與被替代的這些崗位相比,新的職位通常需要與衆不同的、更高級的技能。就算很多行業沒有因為技術發展而改變或對工作技能提出更高要求,技術進步也使得全世界的人都有機會相互競争同一個崗位,因為它使得公司很容易將工作推向海外——在這一過程中,你的薪水開始逐漸降低。貿易和技術並不是憑空出現的,也不會很快消失。我們共同工作的勞動市場已經發生了永久性的轉變。

  所以,把你過去對職場的認識全部丢開吧,因為如今規則已經發生了改變。如果說過去是一種“預備,瞄準,射擊”的模式,如今則變成了“瞄準,射擊,再瞄準,再射擊,再瞄準,再射擊”。與過去不同,人們不再等到失業了或是工作不開心時才開始另謀出路,而是隨時瞄準新的機會迅速抽身。傳統的人際網絡現在也已經被智能網絡替代了。

  職場兩類人群之間的差距正在不斷擴大。一類人已經認識並接受了新的職場規則,而且掌握了全球經濟發展所需的新技能;而另一類則死抓著舊的思維方式不放,職業技能都已經商品化了,而他們仍抱有僥幸的依賴心理。問題是,你屬於哪一類?

本文摘自《至關重要的關系》


  21世紀,信息產業的風雲變幻決定了個體的職業生涯也將出現新的變局。美國商界領袖裡德.霍夫曼先生是世界上最大社交網站的創始人,他深刻把握了至關重要的四大關系,從而精準判斷和預測商業社會的發展,並為讀者在當今充滿挑戰的新世界提供最有魄力的個人發展規劃。
  例如,如何處理個人與瞬息萬變的商業社會的關系:裡德提出每個人在信息時代都要像一家企業一樣,具備“永久測試之心。”裡德說,“大多數時候,世界上的變化都會突如其來,讓你防不勝防。”(好萊塢一位行政官曾在台上採訪裡德,問他打算制定五年計劃還是三年計劃,裡德說二者都不是:在矽谷,三年就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他們不可能那麼早就制定好計劃。要保持靈活變通,始終處於試驗階段。)
  本書深度把握關系給每個人帶來的改變,幫助讀者迎接信息時代的新挑戰!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