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4

2013-09-01 11:46:09

  商品的暴利在持續時令人愉悅,但也埋下了自我毀滅的種子。對巴西咖啡、鋼鐵和鐵礦石的強勁需求推高了雷亞爾的價值,讓巴西所有其他出口產品也變得更加昂貴。這讓巴西的工廠再也不能為其日益昂貴的出口產品找到客戶。制造業占國内生產總值的比重從2004年高峰時期的16.5%,下降到2010年底的13.5%。隨著追逐商品和高利率的熱錢流入巴西,走強的雷亞爾讓巴西消費者擁有了更強的購買力:進口總額比出口總額增加得更快,從2007年的貿易盈餘變成2010年500億美元的赤字。這跟中國恰恰相反,中國貨幣的價值增幅很小,而整體貿易盈餘則在急劇增長。

  巴西對商品出口的依賴性越來越大。隨著近些年大型油田的發現,巴西現在估計擁有世界排名第十的石油儲備,有專家稱之為“下一個沙特”。10年前巴西每天產油100萬桶, 2011年大概每天生產石油200萬桶,而全球預測專家則預計巴西到2015年能夠每天生產400萬桶,到2020年每天生產600萬桶,屆時巴西將成為中東和非洲不穩定的石油供應重要的平衡者。這對世界來說是一件好事情,對巴西也是如此,只要它學會把這筆意外財富用於提高生產力。而沙特在很多年裡都沒有這麼做,它現在的人均收入跟30年前持平。

  無法解決的三難困局

  現在巴西為經濟學中一個比較流行的課題提供了絕好的例子,這就是如何解決“三難困局”,即領導人在試圖管理和穩定匯率、利率和外國資金的流動時所面臨的問題。尋找解決方案的過程好像一場“打鼹鼠”的遊戲,當錘子落在一只鼹鼠頭上時,另一只又從其他洞裡冒出來。如果當局想要穩定通脹,就要提高利率,但這將吸引外國資本並推升匯率。如果當局希望讓貨幣更有競争力,就要把利率保持在低水平,卻存在釋放通脹的風險。在一個擁有巨額國際資金流動的全球化世界中,這場遊戲可以無限期地玩下去。

  巴西的問題尤其難以解決,因為通脹發生在一個非常低的經濟增速上。為了對抗通脹,政府會在一輪繁榮中迅速提高利率,這將推高貨幣價值卻限制了潛在的經濟發展速度。中國則面臨相反的問題:生產能力很高,而政府希望保持貨幣廉價,讓這些工廠具有全球競争力並實現充分就業,但當通脹威脅開始出現時政府很難提高利率,就像2011年那樣。盡管已經有很多工廠無法滿負荷運行,中國仍需抑制投資熱潮並讓人民幣升值。巴西需要更多的投資、更低的利率和更便宜的貨幣,但是這三個目標很難同時實現。外國資本的流入讓巴西和中國無法在實現各自目標的同時不在其他方面對自己造成傷害。它們都陷入了三難困局——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商品進口國和出口國——盡管這兩者擁有完全相反的問題。

  在這些複雜的情況下,中國和巴西很難理解對方就不足為奇了。巴西最大銀行的一位高管最近給我講了一個故事來說明這個問題。中國投資者看好巴西,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中國人花了很多錢購買巴西的咖啡和鐵礦石,所以他們認為這會是一個不錯的投資。但這並不一定正確,當中國某位大投資家來到巴西銀行,抱怨在巴西港口拖延時間過長時,他就已經明白了這一點。這位中國投資者問:“你們為什麼不能把基礎設施建設得更好一些?”巴西銀行家解釋說:“我們必須關註贏利能力,而高利率讓這裡的資本成本過於高昂,任何設施都很難快速地建起來。”中國投資者茫然地望著他:贏利能力?利率?

  在中國,由於國家資本大量湧入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當政府決定修建港口或鐵路時,贏利能力從來都不是問題。政府關心的不是利潤,而是要讓鐵路建成通車。同時由於中國政府把實際利率保持在接近於零的水平,資本成本也從來不是問題。世界上利率最高的國家的銀行家,跟資金幾乎免費的國家的投資者根本無法溝通。

  “CNBC文化”在這裡是一種稱贊

  這種對話有助於解釋這兩個國家之間另一項天壤之別:過去10年中巴西股市一直是新興世界中最熱門的股市之一,而中國股市則是最冷清的股市之一。雖然中國已經走上市場經濟之路,但他們仍未擁抱以贏利為底線的原則。上海股市的上市公司主要是大型國有企業,對利潤率毫不關心;而巴西借貸(以及其他所有的一切)的高昂成本迫使上市公司必須非常克制,因此它們是高度贏利的。這就是為什麼雖然巴西的經濟增長速度比中國慢,而巴西股市總市值在2000~2010年間以美元計價上升了300%,比中國股市總市值增幅的3倍還要多的一個重大原因。

  至少在這方面,巴西代表了新興市場中的積極變化。在經濟增長時,股市應該上漲,但最近10年在新興世界中這兩者並沒有經常發生這樣的聯動。一個典型的例子是韓國,作為基準的韓國綜合股價指數在1989年達到高峰,而經濟則以6%的速度持續增長,直至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股市被企業視為可以撈取快錢的地方,而不是對公司長期價值的基本評估。新興市場的公司側重於做大——更多?員工、更高的銷售額、更大的市場份額——對收入是否產生實際利潤並沒有給予太多關註,而企業的利潤是股市投資者最關心的指標。近年除了中國等少數幾個明顯的例外,情況已經開始改變:隨著巴西、韓國等地的企業開始重新關註利潤,股市開始隨著新興經濟體的經濟形勢同步漲跌。

  

本文摘自《探尋下一個經濟奇迹》


   這是一本對新興國家的成長動力進行精彩絕倫的分析,並大膽預測了決定國家未來成敗的趨勢與因素的權威著作。對於中國讀者而言,這本書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大量從事制造業和國際貿易的生意人的投資戰略指導,另一方面本書是指導政府決策機構應該如何規避國家戰略的風險,以及各級地方政府如何引導企業拉動當地經濟的必讀的決策參考。 21世紀的頭10年,各個新興國家幾乎同時經歷著普通繁榮時期,但在下一個10年,它們的發展將會千差萬別。作者全景式地展現了新興市場繁榮發展、衰退的局面,包括中國、俄羅斯、巴西、印度、東南亞以及歐洲國家的經濟增長模式和發展軌迹,並深入探讨了各國的政體、地方保護主義、家族繼承制企業等相互作用力與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之間的和諧與不平衡關系。 作者對全球經濟發展趨勢以及未來投資新熱點和走向的揭露性觀察,能夠幫助我們在這次金融蕭條中找到變革的思路。而且本書語言通俗易懂,從溫州小商品市場的老闆到政府高層,都沒有任何閱讀障礙。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